在日常血透查房时,患者经常问的一个问题“医生,我经常腿抽筋是怎么回事啊?”
腿抽筋,即是肌肉痉挛,常发生在透析过程中。往往会给透析患者极强痛苦感,明确原因及针对治疗尤其重要。
病因
1、单次透析超滤过多或过快:单次透析剂量太大导致血容量变化巨大,血压下降,人体自我保护机制启动会导致下肢肌肉强烈收缩压迫血管促使血液回流维持血压稳定,导致腿抽筋。
2、长期体重低于干体重水平:长期多量的超水导致患者体重始终低于干体重,也就是长期处于“干”的缺水状态,容易导致肌肉缺血状态引起腿抽筋。
3、毒素清除过多:透析效率过高,血液中毒素清除过快,血浆渗透压下降,大量水分从血管内流到血管外,血容量减少,血压下降,肌肉缺血,引起腿抽筋。常伴有透析失衡综合征其他体征。
4、低钙、低钠透析:钠是维持血浆渗透压重要组成成分,血钠水平降低将导致血管内的水流向血管外,血容量减少,肌肉缺血引起腿抽筋;钙在肌肉收缩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当血液中钙离子浓度太低时,肌肉兴奋性增加而痉挛。
治疗
1、超水量力而行:单次透析最适宜脱水量是4小时内超滤体重的3%,最多不超过体重5%,因为人的血容量就是占体重5%,若单次血透超滤量超体重5%,等于4小时内将血换了一遍,血流动力学改变太大容易低血压导致腿抽搐。
2、充分评估干体重:干体重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患者不同阶段动态调整。
3、适度的透析方案:不能一味追求高的KT/V,要个性化制定每个透析患者透析方案,比如透析器膜面积不是越大越好,血流量不是调的越大越好,一个80Kg病人和50Kg透析病人的透析方案当然不一样。大剂量高效率的透析方案对低体重患者而言容易导致透析失衡引起相关并发症。
4、重视慢病管理:临床上使用低钠、低钙透析,往往是患者血压高或是血钙高才调整,注意患者饮食宣教,慢病管理非常重要,保持内环境稳定是基础,避免低钠、低钙透析。
5、透中紧急处理:透析过程中患者出现腿抽筋最常见处理方案:停超滤入水200ml高糖40ml葡萄糖酸钙1g。
配合物理肌肉拉伸:
用手用力抓紧抽筋这条腿的脚掌,使劲抻,这样才能够缓解抽筋的疼痛。一次不行,就重复多次,肌肉就会慢慢松弛而恢复原状。疼过去了以后,我们最好再按摩按摩小腿的肌肉,以避免再次抽筋。
如果手够不着脚尖的时候可以用脚掌顶住病床尾部,腿部用力伸直,也可以缓解抽筋的疼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