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配置|被动工具为基,主动配置破局:2025年投资策略

财富   财经   2024-11-14 08:08   北京  

刘方 刘笑天 赵文荣 顾晟曦 杨洋 车宇璇

展望2025年,中国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提升;而在地缘政治、政策力度等因素综合考量下,黄金等多资产的价值仍存。应对指数化投资开启的配置新纪元,我们构建了基于ETF的主动系统化解决方案(BEAS)。结合2025年的配置环境,重点关注以相对收益为目标的“红利+科技”ETF配置策略、行业主题ETF轮动配置策略;及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多资产ETF配置策略、“固收+红利”配置策略。


配置环境展望:中国权益资产的配置价值提升,黄金等多资产价值仍存。


2024年前10月,全球股票整体表现出色,债券市场波动较大,商品和另类有所分化;红利资产、海外股票、长债、黄金在2024年以来获得了超越长期中枢的收益。展望后续,国内A股、港股在震荡下行后强势反弹,目前正站在年度级别马拉松行情的起跑线上,随着国内政策、外部环境、价格三大信号的明朗,配置性价比高于海外股票;随特朗普再度赢得美国总统选举,明年巴以冲突、朝韩争端、贸易保护等地缘摩擦仍有加剧可能,全球央行增持黄金步伐持续,黄金在长期的对冲效果仍存。



配置工具展望:指数化投资开启配置新纪元。


主动管理的产品长期收益开始向市场指数靠拢,指数产品因高效率、低成本、高透明度受到青睐。国内ETF市场近五年获蓬勃发展,截至2024Q3全市场指数基金规模合计4.78万亿元,指数基金的持股市值已超越主动基金,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等为代表的宽基指增受热捧。海外ETF市场同样持续成熟,截至2023年末,美国ETF市场规模已逾8.1万亿美元,ETF交易量占比达到30%。机构投资者的指数边界不断拓宽,养老金、主权基金、保险资金等大型机构均是指数化趋势的重要参与者。以ETF作为主要底层资产、提供定制化配置方案的Model Portfolio业务正在突破发展。



针对不同投资目标和风险偏好的投资者,我们构建了基于ETF的主动系统化解决方案(BEAS)。结合2025年的配置环境,建议重点关注以相对收益为目标的“红利+科技”ETF配置策略、行业主题ETF轮动配置策略;及以绝对收益为目标的多资产ETF配置策略、“固收+红利”配置策略:


配置方案一:红利为盾,科技为矛。红利资产具备较好防御属性,是穿越牛熊的“盾”;科技板块收益弹性好、成长潜力高,是牛市时最锋利的“矛”。我们构建的“红利+科技”战术配置策略,自2019年1月至2024年10月该策略能够获得19.19%的年化收益,相较基准等权组合的年化超额为6.52%,超额最大回撤-8.28%,样本期每年均能获得超额收益,今年以来收益为23.91%、超额为9.71%。


配置方案二:行业主题轮动,顺势而为、激流而退。我们采用趋势跟踪的方法优选行业主题ETF,并基于流动性、波动性、成分股收益分布、融资融券等指标进行预警,最终落地为行业主题ETF配置策略。2023年12月至2024年10月,行业主题ETF配置策略相较中证800的累计超额为5.16%,其中底层资产超额贡献-3.66%,趋势配置超额贡献-0.42%,行业预警超额贡献9.24%。


配置方案三:股、债、黄金的多资产全天候。多资产全天候配置方案以股票ETF、国债ETF、另类ETF等作为底层资产,结合全天候思想与风险平价理念进行动态配置,包括黄金版(股、债、黄金)和商品版(股、债、商品)。2014年至2024年10月,黄金版方案的年化收益为6.67%,夏普比率为1.70,最大回撤-5.28%;商品版方案的年化收益率为6.20%,夏普比率为1.67,最大回撤为-4.70%。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10.91%、8.41%。


配置方案四:回撤控制、收益增厚目标下的“固收+红利”策略。利用固收、红利资产的低相关性形成风险分散,构建“固收+红利”绝对收益策略、“固收+红利”战术配置策略,分别旨在满足投资者的回撤控制、收益增厚目标。2014年至2024年10月,绝对收益策略的年化收益率为6.27%,夏普比率2.34,最大回撤-3.19%,滚动持有一年的正收益概率超98%;战术配置策略的年化收益率为8.14%,夏普比率2.41,最大回撤-4.64%。今年以来收益分别为6.81%、8.92%。



风险因素:


基于历史数据测算,不代表未来收益;模型存在失效风险;ETF存在跟踪误差。






本文节选自中信证券研究部已于2024年*月*日发布的《2025年组合配置投资策略—被动工具为基,主动配置破局 》报告,具体分析内容(包括相关风险提示等)请详见报告。若因对报告的摘编而产生歧义,应以报告发布当日的完整内容为准。


本资料所载的证券市场研究信息是由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证券”)的研究部编写。中信证券研究部定位为面向专业机构投资者的卖方研究团队。通过微信形式制作的本资料仅面向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请勿对本资料进行任何形式的转发行为。中信证券不因任何订阅本公众号的行为而将订阅人视为中信证券的客户。若您并非中信证券客户中的金融机构专业投资者,为保证服务质量、控制投资风险,应首先联系中信证券机构销售服务部门或经纪业务系统的客户经理,完成投资者适当性匹配,并充分了解该项服务的性质、特点、使用的注意事项以及若不当使用可能会带来的风险或损失,在此之前,请勿订阅、接收或使用本订阅号中的信息。本资料难以设置访问权限,若给您造成不便,还请见谅!感谢您给予的理解和配合。若有任何疑问,敬请发送邮件至信箱kehu@citics.com。

重要声明:


本资料定位为“投资信息参考服务”,而非具体的“投资决策服务”,并不涉及对具体证券或金融工具在具体价位、具体时点、具体市场表现的判断。需特别关注的是(1)本资料的接收者应当仔细阅读所附的各项声明、信息披露事项及风险提示,关注相关的分析、预测能够成立的关键假设条件,关注投资评级和证券目标价格的预测时间周期,并准确理解投资评级的含义。(2)本资料所载的信息来源被认为是可靠的,但是中信证券不保证其准确性或完整,同时其相关的分析意见及推测可能会根据中信证券研究部后续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在不发出通知的情形下做出更改,也可能会因为使用不同的假设和标准、采用不同观点和分析方法而与中信证券其它业务部门、单位或附属机构在制作类似的其他材料时所给出的意见不同或者相反。(3)投资者在进行具体投资决策前,还须结合自身风险偏好、资金特点等具体情况并配合包括“选股”、“择时”分析在内的各种其它辅助分析手段形成自主决策。为避免对本资料所涉及的研究方法、投资评级、目标价格等内容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进而造成投资损失,在必要时应寻求专业投资顾问的指导。(4)上述列示的风险事项并未囊括不当使用本资料所涉及的全部风险。投资者不应单纯依靠所接收的相关信息而取代自身的独立判断,须充分了解各类投资风险,自主作出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


本订阅号中的所有资料版权均属中信证券。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发送或复制本订阅号中的内容。除经中信证券认可的情况外,其他一切转载行为均属违法。版权所有,违者必究。


中信证券研究
中信证券研究官方公众号,“一号在手,投资无忧!”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