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的“坑”,你踩过几个?

文摘   2024-07-25 08:01   山东  

编者按

整天都在往外求,整天都在造作自己的本性,整天都在想怎样修行才能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让别人投以羡慕的眼光,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孟子·公孙丑上》

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揠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病矣!予助苗长矣!”

其子趋而往视之,苗则槁矣!

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有一个宋国人,整天觉得种在田里面的苗长得特别慢,天天发愁。终于,他想到了一个好办法:“我把它拔高一点,不就长快一点了吗?” “闵”就是哀愁。“揠”就是把它拔高,不是整根拔起来。


他一整天都在田里面忙,心想,我好聪明啊,每个人经过我的田,都可以看到,田里面的苗高起来了!这是多么神气的一件事情啊!


“芒芒然”就是无知的样子。回到家里,他跟家人说,我今天好累啊!我帮助所有田里面的苗长高了一寸!


他的儿子听了很高兴,赶快跑到田里去看,结果,苗全死了。“槁”就是枯掉了,叶子垂下来、软下来了、快死了。



如果不顺着苗天然的性去种田,猴急地想要吃速食,要用最快的速度得到成果,不管本性到底是怎样的,就会劳而无功,甚至反受其害。


放眼天下,不用造作的方式去修持、不哗众取宠的人,实在太少了!意思是,天下没智慧的人实在太多了,顺乎本性的人实在是太少了。


这就道出了现代很多修行人的病。


有一种病是“助之长者”,就是违逆他的性、造作他的性,用人为的方式,试图比别人更快,就像是揠苗一样,必受其害。


整天都在往外求,整天都在造作自己的本性,整天都在想怎样修行才能与众不同、出类拔萃,让别人投以羡慕的眼光,结果往往适得其反。



另外一种病就是“不耘苗者”,他们认为没用就不种了。


他们以为养浩然之气是无益的,修心就好了,不必养气、不必行义、不必吃苦。


或者是以为心不能够有念头,心情不能够有起伏,就把它舍了、平抚了、转移了。那就等于没有面对心情、超越心情,也就没有收获。


他忘了应该要做些什么;忘了还有什么事,是应该要去面对的;也忘了心的本质、性的本质是什么。


这是一个大误会。


1

END

1


 ■本文选自《张庆祥讲孟子》。


 ■ 黄庭书院原创出品,欢迎转发朋友圈。如需转载,请于后台回复“转载”获得授权



欢迎加入黄庭心学粉丝团,

一起开启人生幸福的开关!

「黃」本居中戊己土,

「庭」栽道苗德不孤。

「書」伴木床米飯香,

「院」培君子成棟梁。

 直指人心·清淨本性






温馨提示

由于微信推送机制的改变,

想在第一时间看到书院出品,

请您点个「在看」或「赞」,

和我们建立链接~

微信就会优先给您推送我们的文章!


👇

点击“阅读原文”,进入线上学堂。

黄庭心学
揭示从古至今人类一直在寻觅的内心奥秘,带领人们从受内心涌动的控制里轻松走出来。体验在情绪与欲念涌动的当下,同时拥有人人本自具有的安宁与自在。颠覆一般人对禅学神秘、遥不可及的印象。让深邃的禅学生活化,带领众生解脱烦恼挂碍,踏上返璞归真的正路。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