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时为人豪爽的李大爷经常大口喝酒、大块吃肉,在几年前就出现视力下降的症状,但没有重视,又多次出现眼底出血,视力持续下降,这才在子女的催促下去看了眼睛,但是为时已晚,近期还是不幸地失明了,这在他的亲朋好友圈中引起了讨论。
原来在很早之前的体检中李大爷就检查出患有糖尿病,虽进行了治疗,但他没有遵医嘱,没有做好自我管理,最终被医生诊断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造成永久性失明。
起病隐匿,很容易被忽视
DR指一系列由糖尿病导致视网膜微血管损害引起的病变,主要分为非增生型DR(NPDR)和增生型DR(PDR),两期都可发生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是工作年龄人群主要的不可逆性致盲性疾病之一2,3。研究表明,大约每3名糖尿病患者中就有1名DR患者2。
DR的早期可能视力正常无明显症状,极易被忽视3。DR症状主要表现为视力下降、闪光感、眼底出血、黄斑水肿等。严重时眼前出现大片黑影、视力丧失,眼底玻璃体出血、牵拉性视网膜脱落等4。因此,糖尿病患者的眼科筛查至关重要。
应进行一次眼底筛查
和随访时间(点击查看大图)
表2 糖尿病患者的筛查频率(点击查看大图)
三、3招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1.科学控制血糖
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控制好血糖是最根本的手段4。
血糖的波动以及低血糖会加重眼底改变,推荐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科学降糖,同时重视降糖的速度与幅度。目前认为,各类降糖药物均可通过血糖控制来防治DR,但在有糖尿病黄斑水肿的患者中应避免应用噻唑烷二酮类药物3。
2.控制血压、血脂
高血压是DR的主要危险因素,血压长期持续性升高,可引起视网膜的一些病理改变,从而导致DR的发生。糖尿病患者多伴有血脂代谢异常,血脂代谢异常可促使DR的发生、发展。纠正高血压、血脂紊乱可改善DR状态,因此,预防DR要控制血压、血脂水平1。
3.坚持健康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这些都有助于减少视网膜病变的风险。合理饮食要富含食物纤维和高蛋白的饮食,低脂低盐,适当补充微量元素。运动时要注意避免剧烈对抗性运动,以免引起眼底出血加重视网膜病变和视网膜脱离4。
总结
科学控制血糖、控制血压血脂,及坚持健康生活方式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2.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等.中华眼底病杂志,2023,39(2):99-124.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视网膜病变学组.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1):1026-1042.
4.梁立立.糖尿病新世界,2010(11):30-31.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选择题:(多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能无明显症状
B.糖尿病患者每年应进行一次眼底筛查
C.轻度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应每年检查一次
D.个体化的血糖控制目标科学降糖可预防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点击查看答案
这,就是您的专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