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包括患者自我血糖监测(SMBG)及在院内进行的即时检测(POCT)两种模式,它能反映实时血糖水平,评估生活事件(饮食、运动、情绪及应激等)以及疾病、药物对血糖的影响,有助于提高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1。随着科技的发展,毛细血管血糖监测仍是糖尿病患者日常管理最基础和最有效的手段,本文整理了以下三大因素影响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值。
一、血糖仪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会影响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值
血糖仪属于POCT设备,POCT方法只能用于对糖尿病患者日常的血糖监测,不能用于诊断,但并非所有血糖仪都能满足院内血糖监测的需求1。
由于院内患者的情况相对比较复杂,患者的血样类型、采血部位、血样红细胞压积及各种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对血糖检测值均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对于院内血糖仪的精准度有更严格的要求(见表1)2。需根据患者病情和治疗的实际需求制定相应的个体化血糖监测方案,当患者的血糖仪结果与临床情况不符或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可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或制造商进行校准检测。
二、毛细血管血糖监测还受氧
气或其他糖类物质等因素干扰
常见干扰物还有:乙酰氨基酚、维生素C、水杨酸、尿酸、胆红素、甘油三酯等内源性和外源性物质。当血液中存在大量干扰物时,血糖值会有一定的偏差。此外,要让血糖仪和试纸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对环境的温度、湿度和海拔都有要求。
三、导致毛细血管血糖与静
脉血糖差异的因素是什么?
若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空腹时血糖值较静脉血糖低12%左右,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血糖值与静脉血糖较接近。
总结
血糖仪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会影响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值,当患者的血糖仪结果与临床情况不符或怀疑血糖仪不准确时,可及时联系医护人员或制造商进行校准检测。
毛细血管血糖监测时,保证血糖仪和试纸在适宜的温度、湿度和海拔,尽量避免干扰物的影响。
采用血浆校准的血糖仪监测的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血糖会略高于静脉血糖,空腹血糖值与静脉血糖相近;采用全血校准的血糖仪,空腹血糖值较静脉血糖低12%左右,餐后或服糖后毛细血管血糖较静脉血糖相近。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血糖监测临床应用指南(2021年版)[J].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10):936-948.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WS/T 781‑2021便携式血糖仪临床操作和质量管理指南[S]. 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知识产权归属诺和诺德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选择题:(多选题)下列关于毛细血管血糖监测结果描述正确的是?
A:血糖仪的准确度和精密度会影响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值,应按需进行校准
B:血糖仪产品要在适宜的操作温度范围内进行测量
C:维生素C和糖类物质会影响血糖监测值,因此在血糖监测前需将手洗干净
D:因毛细血管血糖监测干扰因素众多,所以只可作日常的血糖监测,不能用于诊断
点击查看答案
这,就是您的专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