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主要措施之一,但由于患者疾病认知水平等差异,对胰岛素一知半解,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很多误区,甚至影响血糖控制。本文盘点了胰岛素使用的7大误区,医护人员快来看看在临床中遇到过吗?
首先,胰岛素是人体自身分泌,而且是必不可少的物质,没有它血糖会居高不下1。其次,随着病程的进展,胰岛功能以每年约5%的速度减退,即使严格遵照医嘱进行口服降糖药治疗,大部分患者最终还是需要胰岛素治疗,因此使用外源性胰岛素补充或替代治疗是糖尿病进展的必然结果。最后,胰岛素治疗是保护和恢复β细胞功能的高效措施,可快速减轻β细胞负担,得到更好的休息,使血糖保持在满意控制水平2。因此,胰岛素并不是糖尿病治疗的最后选择,选择最合适的治疗方案,这样才能使病情得到更好的控制。
有些特殊的病情不适合继续使用口服降糖药物,如生活方式和单纯口服降糖药治疗血糖控制仍不达标时、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较高者等,都需要尽早使用胰岛素3。早期使用胰岛素还有诸多益处,例如:无肝肾副作用,保护胰岛β细胞,有助于减少口服药物用量及不良反应等。而且使用胰岛素的方式、时间和疗程都是极其灵活的。
因此,使用胰岛素的同时仍需要进行控制饮食和合理运动,有助于控制体重。
使用胰岛素,特别是在使用早期,为了找到合适的剂量,会需要较高的血糖监测频率。医护人员应教会患者选择监测血糖时机的技巧,如刚出院或调整药物剂量之初,感冒或腹泻后,饮食不规律,血糖控制不佳或不稳定的情况下,可适当增加监测的次数。当血糖控制稳定后,建议患者在不同的时间点抽查血糖,增加异常血糖时间点的血糖监测,同时调整胰岛素及饮食运动量,达标后可适当减少监测的次数。
糖尿病患者在使用胰岛素治疗期间仍需要坚持饮食控制,应该向患者强调饮食控制的重要性。此外,医生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饮食和药物剂量等方面的建议;可根据糖尿病饮食热卡计算每日热量,定时定量进餐,在饮食固定的基础上进行胰岛素剂量的调整,以平稳控制好血糖。
在进行糖尿病的治疗时,无论是口服药物还是胰岛素治疗,都需要定期随诊,调整药物剂量,使用胰岛素并不会增加这种频率。医生会根据患者需要,制定相对灵活、合适的胰岛素治疗方案,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患者日常生活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和注射胰岛素的调整,定期监测血糖水平,可以有效预防低血糖的发生3。同时,随身携带一些含糖食物,如糖果、巧克力等,以便在出现低血糖症状时及时补充糖分。如果患者经常出现低血糖症状,应该及时就医并调整治疗方案,例如:选择低血糖发生风险较小的第3代胰岛素类似物3,4。
参考文献
1. 梁晓春,等. 北京出版社,2015.
2. 金世鑫,等. 实用糖尿病杂志,2005,1(3):8-11.
3.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2021,13(4)315-409.
4. 李光伟.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7(11):715-717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知识产权归属诺和诺德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CN2401805
选择题:(多选题)下列关于使用胰岛素说法正确的是?
B.使用胰岛素治疗期间仍需要坚持饮食控制、规律运动
C.使用胰岛素不会让生活安排变得相对没有弹性
点击查看答案
这,就是您的专属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