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实用GLP-1RA应用宝典,你get了么?

教育   2025-01-12 07:01   北京  

开篇提问: 


胰高血糖素样肽-1受体激动剂(GLP-1RA)与钠-葡萄糖协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SGLT2i)的异同你了解多少?



GLP-1RA和SGLT2i都是指南推荐的具有心血管获益的降糖药物1



GLP-1RA适用哪些人群?


GLP-1RA的作用机制和循证证据有哪些?


GLP-1RA临床上怎么应用?


答案就在GLP-1RA的应用宝典中,一起get!


宝典一:“对症下药”,GLP-1RA

   适应症和适用人群



GLP-1RA国内获批适应症2

单用/联用二甲双胍、磺脲类口服降糖药疗效不佳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

部分GLP-1RA被批准用于降低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心血管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或非致死性卒中)风险




适用人群: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美国心脏病学杂志:GLP-1RA类药物的适用及非适用人群说明

GLP-1RA与SGLT2i各有优势,GLP-1RA主要适用于减少主要心血管事件、降低体重,此外,GLP-1RA对于预防肾脏病进展也有一定作用(表1)3

表1 GLP-1RA和SGLT2i应用的偏重点

(点击查看大图)



‍‍‍‍

宝典二:一表看懂,GLP-1RA

        与SGLT2i有何异同

GLP-1RA与SGLT2i都有心血管保护作用,也是ADA/CDS指南推荐的优选药物。那么两者有何异同,用药需要考量什么?4-5(表2)


表2 GLP-1RA与SGLT2i作用对比及用药考量

(点击查看大图)



‍‍‍‍

宝典三:GLP-1RA对于心血管

        作用的机制和证据有哪些?

GLP-1受体广泛分布于全身多个器官或组织,除胰腺外,还包括中枢神经系统、胃肠道、心血管系统、肝脏、脂肪组织、肌肉等,具有多重生物学效应(图1)6-8


图1 GLP-1RA作用机制

GLP-1RA主要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与动脉粥样硬化相关的临床结局,如心肌梗死、卒中及其导致的死亡(表3)9-12


表3 GLP-1RA的心血管结局研究



‍‍‍‍

宝典四:GLP-1RA获益的

       人群和治疗方案2





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

GLP-1RA具有强效的降糖作用。可全面降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13
短效的GLP-1RA主要影响餐后血糖,而长效的GLP-1RA对空腹和餐后血糖均有效果。
长效GLP-1RA每周给药1次,患者依从性好,有利于维持血糖稳态,延缓糖尿病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图2)14-16


图2 不同GLP-1RA的HbA1c降幅



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及高危因素的患者

2024版ADA指南建议:对于伴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家族史等多个危险因素的2型糖尿病患者,推荐使用具有心血管益处的GLP-1RA17


GLP-1RA在其他人群中的获益(本节仅为治疗获益,需注意超适应症用药)



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肾功能不全患者

GLP-1RA能够降低2型糖尿病患者的肾脏结局风险18-19

合并肾病的2型糖尿病患者可使用具有心肾获益的GLP-1RA进行治疗2


国内上市的大部分GLP-1RA均可用于轻、中度肾功能不全患者(表4)20-21

表4 不同GLP-1RA在肝肾功能受损患者中的应用

(点击查看大图)



成人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患者

该类患者的治疗以改善高血糖和减重为中心,部分GLP-1RA被证实对治疗脂肪肝有效,可减缓纤维化进程,保护心血管2



超重/肥胖患者

GLP-1RA可使单纯肥胖/超重的成年人获得临床上有效的减重作用22

与降糖作用不同,GLP-1RA用于减重时的剂量应更大。研究表明,部分GLP1-RA大剂量应用具有良好的减重效果(图3)23-24


图3 GLP-1RA的减重作用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

GLP-1RA在减重及改善代谢方面有效,已被探索用于多卵巢囊肿综合征的治疗2




总结


GLP-1RA在我国主要用于治疗成人2型糖尿病以及伴有心血管疾病的成人2型糖尿病。GLP-1RA与SGLT2i都具有明显的心血管获益,但是两者各有侧重。GLP-1RA机制全面,能实现多重保护,获益人群面广,但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注意超适应症用药。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 中华糖尿病杂志, 2021,13(4):315-409.
2. 广东省药学会.今日药学, 1-38(2023-04-21).
3. Sandeep R Das, et al. J Am Coll Cardiol 2020;76(9):1117-1145
4. ADA. Diabetes Care. 2023;46(Suppl.1).
5. Honigberg MC, et al. JAMA Cardiol. 2020 Oct 1;5(10):1182-1190.
6. Ban K, et al. Circulation. 2008 May 6;117(18):2340-50
7. Vrang N, et al. Prog Neurobiol 2010;92:442–462
8. Baggio LL, et al. Endocrinology 2018;159:1570–1584
9. Marso SP, et al. N Engl J Med. 2016 Jul 28;375(4):311-22.
10. Marso SP, et al. N Engl J Med. 2016 Nov 10;375(19):1834-1844.
11. Gerstein HC, et al. Lancet. 2019 Jul 13;394(10193):121-130.
12. Husain M, et al. N Engl J Med. 2019 Aug 29;381(9):841-851.
13. Bezin J et al.Diabetes care,2023,46(2):384-390.
14. Capehorn M S et al. Diabetes Metab,2020,46(2):100-109
15. Pratley RE et al. Lancet Diabetes Endocrinol,2018,6(4):275-286.
16. Ahmann AJ, et al. Diabetes Care. 2018 Feb;41(2)258-266.
17. ADA. Diabetes Care December 2023, Vol.47, S1-S4.
18. Xu Y et al.Kidney international,2022,101(2):360-368.
19. Chen J J et al. JAMA Netw Open,2022,5(3):e221169.
20. 纪立农, 等. 中国糖尿病杂志,2018,26(5):353-361.
21.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中华内科杂志,2020.
22. Zhang F, et al. J Diabetes,2015,7(3):329-339.
23. Iqbal J, et al. Obes Rev,2022,23(6):e13435.
24. Kumar N, et al. J Clin Endocrinol Metab,2022,107(8):2148-2153.

仅供医疗卫生专业人士参考

本文转载自糖医网


这,就是您的专属平台

    没时间解释了,快长按上方二维码关注我们~
    
点个在看分享

护糖天使
护糖天使致力于打造中国糖尿病领域专业的护士线上教育平台。为护士提供继续教育培训、临床实用工具及咨询互动等专属贴心服务。本站内容仅供医学专业人士学习与交流使用,均不涉及诊疗及处方建议,诺和诺德公司不承担相应的有关责任。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