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
牢记:一个家族的抗战史
沈宁
前言
我在大陆中国,从小经常在家里听到长辈人讲述抗日战争时期的故事﹐绝大多数都跟我当时在学校里读的课本和听老师的训导不一样﹐也跟社会上人们的议论、电台里的广播、报纸上的文章很不相同﹐甚或完全相反。而长辈们每每讲过那些让人心跳、令人流泪的种种故事之后﹐又总要补充一句嘱咐﹕这些话只能在家里面自己讲讲﹐出去不可以乱讲的。
越是神秘兮兮﹐那些故事就越是深刻地印在我年幼的心里﹐历经数十年而不淡漠﹐直至如今﹐但想起来﹐仍然活灵活现﹐就像重见当年长辈讲述者的容颜﹐再聆当年长辈讲述者的声音﹐重验当年听讲时的感受。确实如此﹐人年纪大了﹐童年或少年时期的记忆就频繁苏醒﹐而且猛烈发酵﹐产生出一种要把故事讲给别人听的冲动。
现代世界历史上﹐哪一场战争﹐比中国的抗日战争更加惨烈﹐比中国的抗日战争牺牲过更多的生命﹖没有。同时﹐现代世界上﹐哪一个民族﹐比中国人对待自己那段伟大历史更加淡漠﹐比中国人对待自己那些民族牺牲更加轻描淡写﹐比中国人对待英勇捐躯的同胞更加蔑视﹐甚至不惜对死者继续恶毒谩骂和侮辱﹖也没有。
从未遭受过德寇攻击的美国﹐因为派兵出钱支持欧战﹐罗斯福总统和美军官兵被颂扬为二战的伟大英雄。曾遭受德寇空袭但从无德军一兵一卒践踏过国土的英国﹐因为不向希特勒妥协﹐丘吉尔首相和英军官兵被颂扬为二战的伟大英雄。整个国家被德寇占领﹐逃在外国成立流亡政府的法国戴高乐将军和法国地下抵抗运动被颂扬为二战的伟大英雄。遭受德寇侵略﹐顽强抵抗﹐攻克柏林的前苏联斯大林元帅和苏军官兵被颂扬为二战的伟大英雄。可是曾遭受过日寇疯狂蹂躏﹐大半国土沦陷﹐却不屈不挠﹐浴血奋战﹐并取得最后胜利的中国蒋介石委员长和国军官兵,在大陆中国不仅没有被颂扬为二战的伟大英雄﹐反而被诬蔑为卖国贼和人民公敌。
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年一代﹐像我的祖父祖母和外祖父外祖母﹐早已全部过世。那个时期的青年一代﹐像我的父亲母亲和叔叔阿姨﹐如今也已年迈﹐大半故去。我这一代﹐虽未亲历抗日战争﹐但小时候还听父老们讲过些抗战故事。我的下一代﹐不论在大陆,还是在海外,都已经听不到多少真实的抗战故事﹐从学校课本或社会文字里读到片段﹐从电视电影中看到点滴﹐多半都是随意编造﹐歪曲事实。而至于更年轻者﹐大多数恐怕连了解自己祖辈抗战历史的意愿都相当缺乏﹐往往只把电视里的抗战牺牲当作娱乐来看﹐把战争当作游戏来叫嚣。
这让我感到非常悲哀。
2007年是“七七事变”七十周年,2011年是“九一八事变”八十周年﹐2015年是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我不能继续忍耐﹐继续沉默﹐于是我拿起笔来﹐开始记录我听过的那些家人的抗战故事。
如果我们每一个还活着的中国人﹐九十岁﹐八十岁﹐七十岁﹐六十岁﹐五十岁﹐四十岁﹐三十岁﹐甚至二十岁﹐十岁﹐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写下一个或两个家国抗战英雄的故事﹐那么伟大的中国抗日战争﹐将会被后人世世代代牢记。想一想﹐我们世代的生命今天之所以还活着﹐我们神州的国土之所以继续存在﹐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之所以仍旧繁衍﹐就是因为那些前辈英雄们曾经在抗日战争中牺牲﹐我们欠着他们成千上万的性命﹐欠着他们无限的再生恩情。如果我们现在还不能在祖国的土地上﹐建造起高耸的抗战英雄纪念碑﹐我们至少应该在每个人自己的心底﹐建立一座神圣的抗战纪念碑。
我们时刻不能淡忘﹐我们必须永远牢记。
作者/ 沈宁
沈宁,美籍华裔作家,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南京出生,上海长大,北京读书,陕北插队。西北大学77级毕业,毕业后任职陕西省电视台电视剧部。1983年赴美留学,获衣阿华大学硕士、教育学院博士班深造。历任大学助教、中学老师、小学校长等。业余写作,著述甚丰,出版书籍17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