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就在梦里

文摘   2025-01-10 00:54   西班牙  

↑点击上方卡片,关注我们




故乡就在梦里

美国 沈宁


我的故乡浙江嘉兴,曾经是一个美丽的水乡。现在,那美丽只在我的梦中。

很小的时候,父亲讲起故乡,如数家珍,讲过很多次。浙江自古人杰地灵,名人荟萃。《三国演义》作者罗贯中,是浙江杭州人。《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是浙江钱塘人。吴承恩是江苏淮安人,科举不第,在浙江长兴做了九年县丞,写出《西游记》。《拍案惊奇》作者凌蒙初,《西游补》作者董说,《水浒后传》作者陈忱,都是浙江湖州人。《说岳全传》作者钱彩,《剪灯新话》作者瞿佑,也是浙江杭州人。大文豪李渔,是浙江金华兰溪人。王阳明、黄宗羲、章学诚、袁子才、龚自珍,全是浙江人。章太炎、俞曲园、周作人、蔡元培、郁达夫、许寿裳、范文澜、俞平伯、钱玄同、梁实秋、孙伏园、夏衍、丰子恺、艾青,以及文学巨匠鲁迅、徐志摩、朱自清,也都是浙江人。

 有人总结:中国近现代文学史上的领衔人物,浙江籍占去一半以上。又有人总结﹐浙江名人之中,嘉兴籍占去一半以上。

 国学大师王国维,是嘉兴人,在嘉兴启蒙读书,也在嘉兴考中秀才。大翻译家朱生豪亦生于嘉兴,去上海工作十年之后,回故乡定居,专心翻译研究莎士比亚戏剧,直至生命完结,成为中国莎士比亚的最大权威。巴金虽说生于四川,但牢记祖籍浙江嘉兴,曾数度回乡揭拜李氏祠堂,住在嘉兴伯祖家中。茅盾、丰子恺、张元济、蒋百里﹐都是嘉兴人。现代无数青年崇拜的武侠小说大师金庸﹐也是嘉兴人。

嘉兴是一块古老的土地,始于春秋时期。宋明两朝期间,嘉兴升为府,与绍兴府和杭州府齐名。嘉兴府地面扩大,历来管辖周围五县。现在仍是行政大市,下管二区五县,海宁、海盐、桐乡、乌镇、平湖、盐官等地,都属嘉兴。

记得幼年随父母从上海回到故乡,已是夜晚。熟睡一觉,第二天早上淅淅沥沥地下起雨来,天地间迷迷蒙蒙。空气清爽得发脆,深吸一口,鼻子里面凉凉的,头顶也似乎感到些微的疼痛。父亲说,那是一种醉意。

抗战胜利之后,祖父祖母从乡间搬回嘉兴,原来的房子都不在了,好多年借住在叔祖沈曾植的宅中。那房子很大,跟上海的花园洋房完全不同,到处是房间和走廊,转来转去,仿佛迷宫,小孩子兴趣十足,跑上跑下,在楼梯上奏出许多脚步音乐。但是父亲拉住我,兴冲冲地出了门。他告诉我,故乡好玩的地方很多。

古镇嘉兴,街巷本来很窄,也很清静,我们默默地走,听着自己的脚步,踏在湿漉漉的路上。小镇铺路的青石,高高低低,被雨水洗得透明润滑,每一块都像碧玉,走上去有一种说不出的柔滑感觉。路边高悬的大红灯笼,已经熄灭,在晨曦的青白色中,随着斜雨晃动。

窄窄的街道,慢慢苏醒,毫无喧嚣,大概是迷蒙的雨,教会人们保持美妙的宁静。两旁成排的立木门板,一块一块卸开。门后偶而露出妇人半个脸来,衣衫凌乱,云鬓稀松,慵倦朦胧,透着女人的妩媚。

我们都没有带伞,在雨中慢慢走着,环顾左右,细密的水雾扑上面庞,清清凉凉,也打湿了头发。举手拂拭一把,滑滑腻腻,再把手上的水抹到衣襟上。偶尔脸上的雨水聚集,顺鼻沟流下,滚上嘴唇,伸舌舔舔,似乎有些甜蜜滋味,像酒滴一样。父亲说,我们很幸运,如果没有雨,水乡的清晨就不免有很大的欠缺。

顺着空旷的小街,跨过圆拱的小桥,往左转,往右转,又是小桥。父亲说,嘉兴能够傲然天下的,就是许许多多的河流,许许多多的小拱桥。前后左右,长长的柳枝,在微风中柔软地飞舞,撩拨天空垂挂下来的雨丝,好像在拨动琴弦,甚至似乎能够看到面前的空气因而震动,传出清脆的音响。

脚下是矮矮的堤岸,堤岸边是静静流淌的河,雨洒落桥底的水面,细密而轻柔,几乎听不见任何声响。而水面荡出连绵不断的涟漪,也因细密而轻柔,几乎分辨不出层次。偶然间,这里那里,一两粒较大的水滴从柳枝上坠落,在水面敲打出几个圆形波浪,搅乱了宁静而平稳的河面。

时光在踏雨的脚步中流逝,令人沉醉,留连忘返。

我们到了舅婆婆家,临时换下打湿的衣服,等待吃早饭。站在窗前,透过木格窗户,看着一排房檐垂落着雨水,珠帘也似,还能听到滴滴答答的水声。天井的角落,一株阔叶植物,坐在兰花瓷缸中,绿得肥厚油亮,好像翡翠。晶莹剔透的水珠,在叶面上积蓄,缓慢滚动,到了叶子边缘,仿佛犹豫一下,然后才坠落下地,砸在青石板上,啪答的一声响。

母亲说:这里没有大都市的喧嚣和单调。

父亲说:水乡的情趣实在丰富。

忽然间,远远的桥下,驶出一条木船,船尾站个艄公,头戴斗笠,身披蓑衣,手摇着橹,呼着长音,悠闲自在。船头排了两行鱼鹰,有几个脚上绑了红线,不能下水。另外几个鱼鹰,不断被艄公赶下船去,在水中扑腾,捕捉鱼虾。那活生生的图景,就是晚清画人笔下的一幅水墨。也只有古时的画家,看得到那图景,所以画得出。

那渔翁的木船渐行渐远,这边桥下又荡来一条木船。一个中年妇人摇着橹,头上也戴斗笠,却没有穿蓑衣。船头放了几个大箩筐,里面装些鸡鸭和菜蔬。那妇人一边摇橹,一边吆喝着卖菜。到舅婆婆家窗下,那妇人把船停下,舅婆婆便买了一只鸭和一捆豆角。

吃过早饭,祖母要带我们去看其他的亲戚,需走水路。我们坐在木船里,听着篷顶上雨打的声音,望着水中雨击的涟漪,真如同在仙境一般。摇橹的船娘,跟祖母很熟,讲话讲得高兴,便拉长了声音,唱起渔歌,没有经过专门训练的喉咙,展示着一种特别的美感。

故乡之美,在歌声、雨声、橹声、水声中,荡漾出来。从篷窗中望出去,河岸上错落的屋檐,高矮的房子,横竖的篷船,来往的乡亲,彷佛都在朦胧的雨中模糊了边缘和色彩,就像古人在绢上描出的山水画卷。

水乡嘉兴那轻轻的春风、软软的秋雨,养育出国学大师王国维;那寂静的小巷,如玉的青石,养育出翻译大师朱生豪;那弯弯的小河,圆圆的拱桥,养育出艺术大师丰子恺;那踏青的堤岸,如烟的柳絮,养育出书法大师钱君陶;那蓑衣斗笠的渔夫,歌声朴实的船娘,养育出文学大师沈雁冰。

然而这一切,现在都没有了,小桥不再,渔翁不再,水乡不再,那水乡养育的文化也已不再。只在我依稀的梦中,还时而听到雨漏空巷的缥缈回音。


 作者/ 沈宁



沈宁,美籍华裔作家,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首领沈钧儒堂侄,著名翻译家沈苏儒之子。南京出生,上海长大,北京读书,陕北插队。西北大学77级毕业,毕业后任职陕西省电视台电视剧部。1983年赴美留学,获衣阿华大学硕士、教育学院博士班深造。历任大学助教、中学老师、小学校长等。业余写作,著述甚丰,出版书籍17部。



后秀州公子沈宁
沈宁:蒋介石文胆陶希圣外孙,七君子之首沈钧儒堂侄。西北大学中文系七七级毕业,八三年赴美自费留学,美国艾奥华大学硕士,历任美国学校教师,美国之音新闻主播,美国联邦空军军官学校教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