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博焕新,镇馆书画倾囊而出 | 年末最期待大展

文摘   2024-11-01 21:08   北京  




上博(东馆)书画馆现场




上海博物馆(东馆)


在中国文博机构中,上海博物馆历代书画收藏甚丰,甚至占有江南半壁江山之说。


20世纪80年代,中国古代书画鉴定组对上海博物馆的古代书画藏品进行鉴定,著录了4780件作古代书画,其中的晋唐宋元书画,就有近300件。书画类一级品数量,占馆藏文物一级品数量的一半,其书画藏品质量,由此可见一斑,


上海博物馆藏古书画,在绘画方面,不乏唐代孙位、五代董源、徐熙、北宋郭熙、南宋李迪、梁楷、“元四家”和元代盛懋、王冕、朱德润、柯九思的精品名作。


在书法方面,有商代甲骨文、西周青铜铭文、战国楚简、东晋王羲之墨宝唐摹本、唐人怀素真迹、“宋四大家”和元代赵孟頫、杨维桢墨迹……


上海博物馆(东馆)书画馆现场



在国内博物馆中,上海博物馆馆藏古书画以其珍稀性、系统性与代表性闻名。也正是这样高质量古书画的馆藏,与之配套的上海博物馆历代书法馆、历代绘画馆,是目前世界少数将书画分开、系统展示中国古代书画史的常设展馆。


随着上海博物馆东馆的筹建和逐步开放,经过全面升级、改陈的上博东馆书法馆、绘画馆等展厅,预计于2024年11月底前全面向公众开放。


目前,位于上博东馆二楼的历代书画两馆正在紧锣密鼓的布展中,功能、空间得以全面提升的书画馆,也是在内容上下足功夫。对于此次开放,上海博物馆拿出了“压箱底”的国宝级书画真迹,首展展出书画总量达200余件。



上海博物馆(东馆)书画馆现场


— 绘画馆 —

在首轮展品中,上博拿出多件“压箱底”镇馆之宝,即将展出的100余件(组)绘画作品,有的是首次展出,更有久未露面的一些珍品。


据馆方透露,中国历代书画展陈准备了6套方案,以备轮换,将每半年更换一次展品,总计在3年内展出1200余件馆藏珍品。


首轮展品由唐代孙位《高逸图》领衔,还包括五代徐熙《雪竹图》、五代董源《夏山图》、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卷》、南宋佚名《望贤迎驾图》、元钱选《浮玉山居图》,赵孟頫的《兰石图》等珍品。


此外,首轮展品中还汇集了“元四家”中的三家之代表作——王蒙《青卞隐居图轴》、倪瓒《六君子图轴》到吴镇代表作《渔父图》;“明四家”作品则有文徵明代表作《真赏斋图》,唐寅一级品《春山伴侣图》,及沈周的《临戴进谢安东山图》、仇英的《修竹仕女图》等作品。


清代书画作品除了延续艺术通史类的展出外,在新设立的“特型馆”中,首次将展以清“四王”之一王翚作品为主,展示其《小中现大图》册与《重江叠嶂图》。


新增加的近现代书画部分,首轮展出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高剑父、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吴湖帆、张大千、傅抱石等艺术家作品。


“特型馆”展出现场


— 书法馆 —


在上海博物馆东馆书法馆的首轮展品,汇集了晋唐宋元国宝级作品。展出的国宝级书法珍品囊括东晋王羲之的《上虞帖》,王献之的《鸭头丸帖》,怀素的《苦笋帖》等级书法真迹。怀素的《苦笋帖》是其惟一公认的真迹,已有千年历史,价值无可估量。


东汉熹平石经《周易》残石曾在上博人民广场馆展出,但只展示了其中一面,东馆将同时呈现出上下两面。


在新的展厅中,许多过去只能局部展出的长卷也将首次全卷打开、完整展出。元代赵孟頫名品《行书手札册》十二册也将首次完整展出。书信内容不仅展示了他的书法技艺,也提供了历史和社会背景的珍贵线索。


明代祝允明《草书前后赤壁赋》全长7米,首次完整展出,米芾的《行书多景楼诗》、董其昌的《行书临颜真卿裴将军诗》等长卷都将得以全卷展出。


此外,书法馆还特别新增现代书法版块,首轮现代书法部分主要展出近十幅作品,均为首次露面,包括罗振玉、梁启超、弘一法师、黄宾虹、沈尹默等人的作品。


书法馆展览现场


—上博镇馆书画—


孙位《高逸图》


据考证,《高逸图》的内容,表现的则是魏晋时期非常流行的“竹林七贤”,由于画卷损毁,原本七贤只余下四贤,四个人物分别为山涛、王戎、刘伶和阮籍。画家通过娴熟的技巧,表现四贤不同的行为特征,同时着眼于他们的精神气质。


此图人物造型准确,用笔细劲凝练,敷色浓丽雅洁,简单而凝重,传神地表现了魏晋高士不拘礼法、放诞洒脱的风度,是传世可信的极为少数的唐画中的珍品。


上博即将展出的《高逸图》

(唐)孙位《高逸图》

《高逸图》局部


赵佶《柳鸦芦雁图》


画作以水墨为主,略施淡彩,在技法上以墨为骨,工笔粗笔兼用。画坡陀上老柳一株,柳条下垂,疏落有致,树下凤尾草几茎,杂草数丛;四只白头鸦,栖息枝头树根,上下呼应,天趣盎然。


《柳鸦芦雁图》为公认的徽宗真迹,为我们提供了宋徽宗可靠的亲笔资料。


(北宋)赵佶《柳鸦芦雁图》

《柳鸦芦雁图》局部

徐熙《雪竹图》


《雪竹图》描绘的是江南雪后严冬中的枯木竹石。画面下方,是大小数方秀石,它们不重勾勒,而是巧妙地运用水墨晕染出结构,留白则用以表示积雪。


石后中间,三竿粗竹挺拔茁壮,细枝道劲,残纷披,宛如经历风雪洗礼战士,傲然挺立。一些细竹穿插其间,与粗竹形成鲜明对比,使画面更富层次感。


《雪竹图》生动写实的描绘,粗笔、细笔结合勾勒,又以浓淡墨色表现雪后竹子的层次,细致工整而有空间感。全幅仅以水墨描绘,不施色彩,画风正与画史所载的徐熙“以落墨为格”相应。


(五代)徐熙《雪竹图》

《雪竹图》局部

王羲之《草书上虞帖》

《上虞帖》又名《夜来腹痛帖》,为晋朝王羲之的书画作品,唐人摹本。《上虞帖》全帖共七行五十八字,根据释文看,当是王羲之写给亲友的一则简扎,是王羲之因病未能得见朋友一面,信中也提到其他亲戚朋友的近况。


晚明书画鉴定家詹景凤称《上虞帖》为“唐摹之绝精者”。作品收刻于《淳化阁帖》里面,从作品的风格来看属于王羲之晚年书风,草法随意洒脱,轻松自然,不拘小节帖中较多使用中锋运笔,体势超逸优游,灵动卓约,与章草相比,笔画中隶意渐失,字体间连贯流畅。


(东晋)王羲之《草书上虞帖》


王献之《行书鸭头丸帖》

《行书鸭头丸帖卷》书二行十五字,全文为“鸭头丸,故不佳,明当必集,当与君相见”。鸭头丸,是一剂利尿消肿的药丸。


作品为王献之写给亲朋的短笺。行笔流畅舒展,结体妍美质朴,笔迹转折清晰,起落分明,气脉相连。是其“极草纵之致”,变通古法,于神驰之际寄兴于万象,潜心于笔端的真趣流露。


(东晋)王献之《行书鸭头丸帖》

《行书鸭头丸帖》局部


怀素《草书苦笋帖》

怀素,唐代以草书著称的杰出书法家。此卷草书两行十四字,全文为“苦笋及茗异常佳,乃可径来。怀素上”。


《草书苦笋帖》系怀素传世名迹。此帖用笔圆转灵动,若断还连,笔势左揖右让,疏密有致。结体欹侧中见停匀,书风丰腴遒美。通篇既无刻意安排,又不狂乱乖张,回旋进退莫不中节,充满生机,含有“飞鸟出林,惊蛇入草”的天趣。


唐)怀素《草书苦笋帖卷》

草书苦笋帖卷》


图片来源:上海博物馆及网络




敬请关注

「新美学100人」

关于我们

邀请具有独创性、有思想、

有深度的艺术家、设计师、美学家,

分享他们的艺术创作,

对生活美学的观点和看法。


新美学100人
新美学100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