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立言:中国陶瓷在日本

文摘   2024-04-15 11:33   四川  



金立言




回归作品,作品就是一切。

——安宅英一

“SHIN·东洋陶瓷―MOCO典藏”海报



在日本大阪市中心的中之岛公园,坐落着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MOCO)——一座全世界陶瓷艺术爱好者心目中的圣地,这里收藏了顶级中国陶瓷。


在日本文化厅认定的14件陶瓷类文物“国宝”中,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就占了2件,另外还有13件被定为“重要文化财”,其中中国陶瓷共11件,包括宋瓷5件、元代陶瓷3件、明代陶瓷3件。


4月12日,创立于1982年的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重新开馆纪念展“SHIN·东洋陶瓷―MOCO典藏”正式开幕。美术馆自2022年起闭馆整修,2024年4月重新开放。本次展览以核心馆藏“安宅收藏”与“李秉昌收藏”为中心,共呈现约380件馆藏中国、朝鲜及日本陶瓷,全面展示馆藏陶瓷器的魅力与价值。


修整后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以旧安宅产业公司收藏的中国及朝鲜瓷器为馆藏基础而建立的陶瓷艺术博物馆,藏品数量约4000件。在东方陶瓷收藏领域,该馆不论质或量都可跻身世界一流之列。


其中,最主要的中国陶瓷收藏来源于日本住友集团的捐赠,其二代领导人安宅英一酷爱收藏,尤其热衷于中国陶瓷,凭借其独到的审美和眼光,建立起举世瞩目的东洋陶瓷收藏。



南宋 油滴天目茶碗



在本期内容中,我们邀请著名陶瓷研究学者金立言,就日本藏中国陶瓷、中日瓷器交流、中日陶瓷文化等问题,结合其个人丰富的陶瓷知识,对中日陶瓷文化的理解,对其进行深度访谈。


金立言1996年赴日本留学,2005年毕业于庆应大学艺术史博士课程。留日经历让他留意到外销日本的明清瓷器,也让他谙熟日本文化和中日之间在瓷器方面的交流。他希望,通过多角度展示陶瓷文化,通过瓷器发掘其背后的文化史内容,为广大收藏家及研究者呈现一个全新的视角,欣赏中国古陶瓷的魅力。


金立言译《美之猎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安宅收藏余闻》封面



Q:在日本藏中国陶瓷的机构中,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是收藏古代陶瓷作品最丰富、精品最多的地方,除此之外,还有哪些重要的机构或者收藏家收藏的中国陶瓷值得一提?


A:静嘉堂的清瓷藏品几乎涵盖了康雍乾盛世至嘉道年间各品种的官窑优品,一部分带有讲究的宫廷包装,源自民国藏家沈吉甫等藏界巨擘。在乾隆官窑名品中,青花缠枝莲纹兽钮盖壶更可与东京国立博物馆之同类品配成一对,或为经由山中商会同时流入日本之物,珠联璧合,极为难得。


当今在日本的中国古陶瓷收藏家中,伊势彦信是其中翘楚。他被称为“日本鸡蛋大王”,在美国致富。《纽约时报》报道他的标题是《美国的鸡蛋大王是日本人》,他出了一本非常有意思的书,书名叫《我用鸡蛋买的毕加索》。


他的收藏非常广泛,涵盖中国瓷器历朝历代的名品,有几百件,苏富比汝窑他也参与竞拍,因为他没有汝窑。在现在的国际市场上,伊势彦信是能够花重金买东西、为数不多的日本藏家之一。最近几年,伊势财团也在市场上释出一些藏瓷,每一件出现在拍卖场上的藏品,都成为市场和藏家关注的焦点和热门话题。


“鸡蛋大王”伊势彦信

明天启 五彩唐草文有盖壶 伊势彦信藏品



Q:在您的文章《从中国陶瓷看日本文化》中提到,在现藏日本的中国陶瓷中,有8件是指定“国宝”,数十件“重要文化财”,而“重要美术品”都是1950年以前认定的,数量较多。能否详细为我们介绍一下当前日本所藏,受关注的重要中国陶瓷情况?


A: 最珍贵的8件“国宝”中,曜变天目就有3件:东京静嘉堂文库的曜变茶盏、大阪藤田美术馆的曜变茶盏、京都龙光院的宋代曜变茶盏,是目前世界上仅存的、完整的3件曜变天目。另一件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的宋代建窑油滴茶盏是传世最漂亮的一件,该馆所藏元代龙泉窑青釉褐斑玉壶春瓶也是存世很少的龙泉窑名品。其余3件为京都相国寺承天阁美术馆藏宋代吉州窑剪纸贴花团花纹茶盏、私人博物馆藏宋代龙泉窑青釉直颈瓶、久保惣纪念美术馆藏宋代龙泉窑青釉凤耳瓶。


总的来说,“国宝”仅此8件,“重要文化财”有几十件,“重要美术品”截至目前共有160件记录在册。


南宋 曜变天目盏


元 青瓷褐斑玉壶春瓶



Q:宋元时期流入日本的中国文物艺术品一般是由宋元和日本禅僧带入、外贸购入这样两种主要的渠道,陶瓷也是如此吗?


A: 前几年,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为了纪念新安沉船发现40周年,举办了大规模出水文物展览和国际研讨会。展览会场里,除了单独陈列的立件器物如各式花瓶、香炉等以外,数量庞大的盘碗叠落在一起,大量的各类陶瓷散置四周,呈现了当年运输装载的情形。


据统计,出水文物中包括万余件龙泉窑青瓷,占总体瓷器数量的一半以上。另有景德镇青白瓷5000余件,建窑、磁州窑、赣州窑、高丽青瓷、日本古濑户窑灰釉梅瓶等器物也有发现。


宋 黑釉刻花牡丹纹梅瓶



Q:您提到韩国国立中央博物馆举办的出水文物展览和国际研讨会,出水文物与明代“勘合贸易”有关吗?勘合贸易对足利时期的“东山御物”的形成起到很大作用,勘合贸易输入日本的宋元瓷器是什么情况?


A: 日本的传世文物中有相当数量的中国陶瓷名品,因为自古以来,在遣唐使、日宋贸易、日明勘合贸易等两国文化交流及贸易往来中,陶瓷一直是大宗门类。贸易是流入日本陶瓷数量最多的,天龙寺青瓷就是贸易的一种,当时是通过天龙寺船将龙泉窑青瓷运送回日本。


天龙寺船是室町幕府足利家族,发愿建造京都的天龙寺,而向中国元朝派遣的贸易船,一直持续到明早期。从至正元年开始,由博多的商人至本统领,贸易往来回到日本以后,将获利的五千贯进献给天龙寺,修建寺庙,这是官府承认的一种贸易形式。


北宋 汝窑青瓷水仙盆


南宋 青瓷凤凰耳花瓶



Q:在您的收藏品中,也有提到一种陶瓷是按照日本客户特别需求,在中国制作的瓷器“订单”“订烧陶瓷”,这类瓷器在日本的存世情况又是怎样的?


A: 宋代以来两国间日益频繁的贸易往来更促使日本订烧龙泉青瓷,兴盛于明代中晚期的“七官青瓷”即是此类,至今仍大量传世。香炉皆有炉盖,形制有寿老骑牛、狮子瑞兽、鸳鸯水禽等,器盖和炉身两部分开合自如,别具匠心,适于焚香使用,当为订烧的大宗作品。另有仿“砧青瓷”造型的竹节瓶、琮式瓶、凤耳花瓶、鱼耳花瓶、“各式香炉”等器物,显而易见也是针对日本市场所需而制。


明末清初正值日本江户初期,茶道文化盛行,由茶人订烧的各类茶器无论是造型还是纹饰都标新立异。近代以来,除了明末清初是日本订烧瓷器的高峰以外,江户中晚期的文化、文政年间是另一个日中陶瓷贸易的黄金时期。


其实,古往今来,“古染付”“祥瑞”“南京赤绘”“新渡”等这些订烧瓷器如实地反映了两国的贸易往来及文化交流,时间也跨越了明清两朝,意义深远。


明崇祯 青花戏犬图茶碗(祥瑞


明天启 青花玉簪记人物故事盘(古染付)


明末清初 五彩子母鸡图盘(南京赤绘)



Q:随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唐三彩和磁州窑的大量出土,日本掀起了“鉴赏陶瓷”的又一个高潮。这一时期到20世纪中期,日本收藏家也大肆收入中国陶瓷,出现了众多中国陶瓷收藏家,比如您文章中提及的山中定次郎、神通由太郎、浅野楳吉、广田松繁、平野龙治郎、川合定治郎等。具体来说,这一时期流入日本的中国陶瓷又有怎样的特点?


A:日本传统鉴赏陶瓷的方式是在茶道、花道等艺文活动中进行的,这也直接影响到日本对中国陶瓷的选择和鉴赏。近代以来,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及朝鲜半岛出土陶瓷大量涌现,由于考古学的发展、古美术市场的繁荣、人们视野的开阔、审美趣味的变化等诸多原因,日本兴起了“鉴赏陶瓷”的风潮,时至明治维新前后,社会发生巨大变革,一股新风也吹入古陶瓷鉴赏研究的领域,一个崭新的时代开始了。


20世纪初,两件大事带给世界范围的古陶瓷流通及收藏以重大影响:一是修建开封至洛阳的汴洛铁路,唐三彩大量出土,为人所知;二是河北省巨鹿遗址磁州窑的大量出土。当时的中国藏家普遍嫌弃墓葬明器,出土器物大部分经由北京、上海的古董市场,流向日本、欧美。


高桥太华被认为是最早购买唐三彩的藏家,在他回忆的文章中提到当时他“不问价格就买下了”。此后,日本各界名流竞相购藏,相继成立了品陶会、彩壶会、陶雅会、陶话会、东洋陶瓷研究所等组织,收藏鉴赏陶瓷并组织展览,出版相关书籍。在这样的背景下,出现了一大批的“鉴赏陶瓷”的收藏家。


唐 加彩女俑


唐 三彩贴塑宝相花纹罐



Q:收藏青铜器众多的泉古屋博古馆最早入藏青铜器的动机是为了收藏煎茶器具,随着收藏和了解的深入,进而转向偏向于“鉴赏”行为,明清瓷器在日本的转入也有这样的过程吗?


A: 日本的中国陶瓷收藏,经由大正时期,在唐三彩、陶俑、磁州窑的收藏、鉴赏达到一定水平,在昭和初,收藏范围扩大到明清官窑瓷器,由此构成了从唐到清中国陶瓷的发展脉络。总的来说,在大量中国文物流入日本之前,日本是被茶道至上的美感支配的时代,至此,不囿于用途及传承,纯粹以古陶瓷本身鉴赏研究为目的的“鉴赏陶瓷”之风在日本生根发芽,正式取得话语权。


Q:以“义和团”为开端的19世纪、20世纪上半叶的社会动荡,导致大量中国文物艺术品流向日本,茧山松太郎因求得鬲式炉名品将店铺字号改为“茧山龙泉堂”,日本对于中国陶瓷的鉴赏也会随着流入日本的中国陶瓷而发生变化。那么,更多、更丰富的中国陶瓷的流入,使得日本、对中国文物艺术品的收藏和鉴赏发生了怎样的影响?


A: 从明治大正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近一个世纪,由于“鉴赏陶瓷”风潮的兴起,活跃于日中两国之间的古董商直接造就日本成为中国古陶瓷的收藏大国。其中,山中定次郎、神通由太郎、浅野楳吉、广田松繁、平野龙治郎、川合定治郎等都是知名人物,其中,名气最大的当属创办“茧山龙泉堂”的茧山松太郎及茧山顺吉父子。1976年出版的《龙泉集芳》收录了开店70年间经手的千余件中国陶瓷,数量之多、质量之精,无出其右者。


另一位著名的古董商是山中定次郎,他在生前曾以展览的方式进行销售,其中青铜器、佛像和瓷器是最重要的3个部分。目前统计出的山中在1913~1939年举办的中国文物展览中,展品共计约6640件,其中清代瓷器就约有1500件。山中商会在伦敦的经营门类中,也是以陶瓷为主,据说其在1927年出售的古月轩人物图瓶的价格在近7000英镑。



茧山龙泉堂经手明宣德青花高足杯



Q:日本传统鉴赏陶瓷的方式是在茶道、花道等艺文活动中进行的,流入日本的陶瓷会在使用等方面有所不同,比如,在茶道、花道过程中的使用,这是造成日本陶瓷审美和中国明显不同的原因吗?


A:日本古陶瓷研究权威小山富士夫在1943年出版的《宋瓷》中,就有一段非常精彩的观点:宋瓷的美在于简洁呈明、清新大气,其造型松古挺拔,纹饰洒脱豪放,釉色深邃幽玄,虽然没有唐代陶瓷的磅礴气势,也没有明瓷的华丽美观,但是通观古今中外的陶瓷,再没有比宋瓷更具崇高品位和明细美感的器物。当今宋瓷的身价在国际范围与日俱增,说到中国陶瓷的精华,理所当然要先谈宋瓷。


小山富士夫早就指出了这一点。相比明瓷,清代官窑尤其是青花和彩瓷在日本的收藏比较薄弱,而作为花器的立件单色釉多有流传。究其背景,青花及彩瓷纹饰太过繁缛华美,不仅和日本传统所追求的“清静和寂”相去甚远,插花又有喧宾夺主之嫌。


宋 吉州窑玳玻天目


14世纪 黄天目茶碗



Q:审美和生活习惯的差异,会造成中日在陶瓷审美上的差异吗?这种差异比较明显地体现在哪些方面?


A:这个问题可以以日本现藏最著名的碗—龙泉窑碗“马蝗绊”为例。“马蝗绊”是打了锔以后,锔钉的样子就像一只蝗虫。日本的茶道看到了这个锔钉并不嫌弃它,因为好像一只蝗虫落在了这个碗上,赋予了诗意,就起了这样一个富有联想的命名,这件事专门记在《马蝗绊茶瓯记》里了。“马蝗绊”在日本有两件,最出名的是东京国立博物馆藏的那件,是“重要文化财”。


南宋 青瓷茶碗(马蝗绊)



— 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藏部分中国陶瓷 —


北宋 白瓷刻花莲花纹洗


南宋 青瓷八角瓶


南宋 青瓷凤凰耳花生


元 青花满池娇纹碗


元 青花莲池鱼藻纹罐 


明永乐 青花花鸟纹执壶


明嘉靖 五彩描金葫芦瓶 


明嘉靖 红地黄釉云龙纹盖罐



(图片来源: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






敬请关注

「新美学100人」

关于我们

邀请具有独创性、有思想、

有深度的艺术家、设计师、美学家,

分享他们的艺术创作,

对生活美学的观点和看法。


新美学100人
新美学100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