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皇帝的《瑞鹤图》:帝国的繁花,还是永远的哀鸣

文摘   2024-10-02 21:23   中国  




《听琴图》中的宋徽宗赵佶




毫无疑问,

宋徽宗可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

他的诗歌、书法,尤其是绘画作品,

给同时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著名汉学家、历史学家伊沛霞


宋徽宗半身像


北宋政和二年(1112年)正月十六,上元之次夕,天气晴朗,汴京上空祥云朵朵。群鹤飞鸣于宫殿上空,久久盘旋,不肯离去,还有两只仙鹤竟落在宫殿屋顶左右两个高大的鸱吻之上,引皇城内外的人们纷纷驻足观望,惊诧不已。


皇帝宋徽宗(1082-1135)与官员们走出大殿,目睹此情此景,他兴奋不已,以为祥瑞,叹曰:“太平盛事,吉祥之兆!”


自宋徽宗登基到现在的十二年间,天下并不太平,局势严峻,加之自己并不具备帝王之才,骄奢淫逸,奸臣当道,天灾人祸不断,民间怨声载道。


飞鹤盘旋这样的奇妙景象,让徽宗产生了“仙鹤告瑞”的幻想。他急切盼望一些吉兆,以稳固岌岌可危的国家及政治的合法性。眼前这番景象,不正是他盼望已久的盛世之兆吗?


宋徽宗欣然命笔,将目睹的这一幕带有吉祥意义的奇景,绘于绢素之上。数月后,作品完成,徽宗题诗一首以记,一幅千古名作《瑞鹤图》就此诞生。


(北宋)赵佶《瑞鹤图》(画芯) 绢本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 藏


《瑞鹤图》所绘之事与《宋史·仪卫六》载“政和二年延福宫宴辅臣,有群鹤自西北来,盘旋于睿谟殿上,及奏大晟乐而翔鹤屡至,诏制瑞鹤旗”相互印证。


近日,在辽宁省博物馆举办的“山河与共——辽金历史文化主题文物展”中,这幅千古名画再次领衔全场,成为展览吸睛主角。


慕名前往的观众,参观《瑞鹤图》需要单独排队,且排队一个多小时才能看上,堪称名副其实的“顶流”。


《瑞鹤图》局部

排队观看《瑞鹤图》的观众


《瑞鹤图》背景是庄严耸立的汴梁宣德门,画面上空云蒸霞蔚,淡石青烘染出美妙的天色。画面云气缭绕中,只露出了宣德门屋顶及斗拱,左右各现出阙楼的一角,且若隐若现地藏于祥云瑞雾之中。


这座由主城门、两个朵楼和两阙组成的宣德门,呈“凹”字形,是汴梁皇城的正南门。宣德门今已不存,唯从宋徽宗《瑞鹤图》和北宋大晟府铜钟上看出一些端倪。


精致的建筑构造



宣德门上方,18只鹤在城门上空翱翔,在画面上方形成环形。群鹤翻飞,姿态百变,有的昂首仰望,有的曲颈回首,各尽其态,栩栩如生。


宫殿鸱吻之上,一左一右两只仙鹤,一只扭头引颈高歌,与众鹤相呼;另一只立足未稳,回首相望,两只鹤刻画入微,各极其态,逼真动人。


艺术史家石慢(Peter Sturman)认为,图中描绘鹤群和建筑物的细致画法,使得这一祥瑞事件看起来更加真实。但毕嘉珍的观点略有不同,她认为这画中所绘都是实物,目的是让祥瑞显得更加灵验。


飞舞的群鹤

宫殿鸱吻之上的两只仙鹤


徽宗着重刻画了空中的仙鹤,使用没骨画法,即不勾线条,直接涂色,淡墨重彩,细腻渲染,色彩明艳。


鹤体积不大,却刻画入微,鹤身以粉画墨写,睛以生漆点染,画家精致地画出了鹤的头部、脖子与尾巴上黑红相间的羽毛。鹤的头部画的都是侧影,但飞翔的翅膀是从俯视的角度画的。


18只飞翔的仙鹤,飞的方向各不相同,正在绕屋檐盘旋。天空运用了石青罩染,色泽沉稳浑厚,与空中翱翔的仙鹤形成了强烈的对比。


不同姿势、不同方向飞翔的鹤


《瑞鹤图》整个画面栩栩如生,独具清俊潇洒之格调,又给观者一种非常雅致的印象。鹤群以二维图案的形式均衡地分布在空中,相互之间没有任何遮蔽,很像丝织品或漆器上的图案。


《瑞鹤图》将宫殿界画与花鸟结合在一起,宫城巍峨庄严,刻画严谨,仙鹤灵动,具备一种超现实的浪漫。石青色的天空,被云彩遮蔽的建筑,成群徘徊于上空的仙鹤,加上瘦金行楷的衬托,是宋徽宗作品中难得的诗书画合璧的上品,代表其非同凡响的艺术造诣。


邓椿《画继》中记载赵佶画鹤:“或戏上林,或饮太液,翔凤跃龙之形,擎露舞风之态,引吭唳天,以极其思,刷羽清泉,以致其洁,并立而不争,独行而不倚,闲暇之格,清迥之姿,寓于缣素之上,各极其妙。”这段记载也印证了宋徽宗的绘画功底和对画鹤的深爱,史载其画鹤作品有如《瑞鹤图》、《药庄纵鹤图》等。


《瑞鹤图》局部


在画面题诗中,他以其独创的“瘦金体”记述了事件的原委,将鹤的动态、当时喜悦的心情一一记下。


清晓觚棱拂彩霓,仙禽告瑞忽来仪。

飘飘元是三山侣,两两还呈千岁姿。

似拟碧鸾栖宝阁,岂同赤雁集天池。

徘徊嘹唳当丹阙,故使憧憧庶俗知。


题记中,徽宗暗示鹤群与古代经典中提到的闻乐起舞的祥鸾,或汉武帝出海时捕获的赤雁媲美。宋徽宗还强调了鹤与长生不老之间的关联,将它们与蓬菜仙山联系在一起,并指出其寿命能够长达千年。


徽宗题记及题诗


在宋徽宗题诗并记之后,款署为“御制御画并书”,还有“天下一人”的画押及“御书”印。


从绘画风格及笔力来看,《瑞鹤图》都是宋徽宗赵佶所作无疑,被不少专家认定为存世极善的宋徽宗“御制御画并书”作品之一,也是宋徽艺术成熟时期的代表作。此作形神兼备,与《祥龙石》、《五色鹦鹉》被视为徽宗最具代表性的工笔花鸟画,是鉴定宋徽宗画作的重要标尺。


《瑞鹤图》曾录入《宣和睿览集》,也收录于《石渠宝笈续编》和《石渠随笔》中,并有“乾隆御览之宝”、“石渠宝笈”、“嘉庆御览之宝”、“宣统御览之宝”等玺印。


宋亡后,《瑞鹤图》流入民间,元、明时的流传状况无从考证,清入内府。后溥仪将其赐给溥杰,由此流出清宫,经天津运达长春的伪皇宫。之后于1945年转藏东北博物馆,即今天的辽宁省博物馆,这件辗转流传近千年的“祥瑞之作”,成为该馆的“镇馆之宝”。


宋徽宗款署、画押及印


宋徽宗在位25年,政治上饱受诟病,艺术造诣在当时却是无人能出其右。

艺术史家伊佩霞(Patricia Buckley Ebrey)在其著作《宋徽宗:天下一人》如此定义:毫无疑问,宋徽宗可以当之无愧地被称为才华横溢的艺术家。他的诗歌、书法,尤其是绘画作品,给同时代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宋徽宗酷爱艺术,艺术造诣极高,是古代少有的艺术皇帝。尤其热爱花鸟,《宣和画谱》所载其收藏的花鸟画2786件,占其全部藏品的近一半。其艺术成就,也以花鸟画为最高,形成独有的“院体派”花鸟,影响至今。

(宋)赵佶《五色鹦鹉图》绢本设色 波士顿艺术博物馆 藏

《五色鹦鹉图》局部

(宋)赵佶《桃鸠图》绢本设色 26.1x28.5cm 东京国立博物馆 藏


相比徽宗的画,或许他的书法名气更大一些。他的书法造诣堪与“宋四家”——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齐名。


他的书法,在学薛曜、褚遂良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天骨遒美,以其清朗俊俏闻名于世,这也是宋徽宗所独创的一种字体,可称得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宋徽宗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如如现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千字文》,可谓赵佶的得意之作,也是中国书法史代表作。

宋徽宗在其创作的书画上,使用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的花押,据说象征“天下一人”。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花押。


《五色鹦鹉图》同样以“瘦金体”题字

(宋)赵佶《草书千字文》局部 纸本水墨设色 辽宁省博物馆 藏


宋徽宗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高度,成立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画家。更特别的是,他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推动了当时绘画的发展,在中国艺术史上功不可没。


他还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大观帖》等美术作品,使得北宋官方书画的收藏已经达到顶峰,出现了“秘府所藏充初填溢,百倍先朝”的空前盛况,对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宋)赵佶《祥龙石》(局部)绢本设色 故宫博物院 藏



徽宗在位时,常令官廷画家们,用绘画记录他执政期间发生的祥瑞事件。政和二年的这次祥瑞,按时间推断,并不鹤的正常迁徙时间,可能是宋徽宗为了庆祝元宵,专门安排的。


加之宋徽宗是爱鹤之人,统治期间,皇城至少发生过七次“瑞鹤”事件。就如《瑞鹤图》一样,它们都起着“粉饰太平,文明天下”的作用。


然而,就在《瑞鹤图》创作15年后的1127年,靖康之变,宋徽宗便和他的儿子宋钦宗一起被金兵俘虏,押到了金朝统治下的东北地区,北宋至此灭亡,宋徽宗最终死于异国他乡。他悲叹:花城人去今萧索,春梦绕胡沙。家山何处?


金人对北宋金银的大肆掠夺,徽宗毫不动容,但当他潜心收藏的书画珍品惨遭荼毒后,却忍不住神伤。《宋史》评价宋徽宗:“自古人君玩物而丧志,纵欲而败度,鲜不亡者,徽宗甚焉,故特著以为戒。”元代脱脱写就《宋徽宗纪》时竟掷笔叹曰:“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


不知道晚年困居北方的赵佶,是否还会记起当年汴京上空的一群鹤?徘徊的群鹤,到底预示着帝国的繁花,还是为其留下悠长的哀鸣?


《瑞鹤图》局部


图片来源:辽宁省博物馆及网络




敬请关注

「新美学100人」

关于我们

邀请具有独创性、有思想、

有深度的艺术家、设计师、美学家,

分享他们的艺术创作,

对生活美学的观点和看法。


新美学100人
新美学100人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