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癌色变,人人都害怕自己患癌。体检报告中,肿瘤标志物这一项,尤其受到人们的关注。一旦发现肿瘤标志物升高,很多人的心态就崩了,认为自己得了癌症。实际上,事情或许并没有那么严重。别慌!接下来给大家讲清楚。
肿瘤标志物(Tumor Marker,TM)是指在恶性肿瘤发生和发展过程中,由肿瘤细胞合成分泌或是由机体对肿瘤细胞反应而产生和(或)升高的、可预示肿瘤存在的类物质,存在于血液、体液细胞或组织中。
肿瘤标志物升高不一定是已患肿瘤,两者之间绝不是划等号的关系,更多是一种提示和信号。首先,要排除一些可能影响检测结果的因素:
一些良性疾病,如:炎症、肝肾功能异常、皮肤病、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可伴有肿瘤标志物的异常升高。
正常的生理变化,如:妊娠期、月经期可影响一些肿瘤标志物。
不良生活习惯,如:喝酒吸烟、熬夜等也可能导致肿瘤标志物异常。
此外,肿瘤诊断并不能单独依靠肿瘤标志物,需要结合临床检验、影像学检查(如CT、MRI等)、病理学检查等综合判断,而病理学检查才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
答案也是否定的!
有的肿瘤从始至终都不会提示肿瘤标志物升高。有的肿瘤标志物在疾病早期正常,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才会升高。还有30%的患者确诊癌症后,肿瘤标志物也不会升高。
当然是有必要的!
很多癌症发病的早期,即使患者还没有任何症状和体征,隐藏的癌症病灶已经释放了少量产物到血液里。在癌症筛查时,如果发现这些标志物升高,可以引起医生和患者的警惕进行深入的检查,帮助早期诊断癌症。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普查、高危人群的筛查、肿瘤的辅助诊断与鉴别诊断、肿瘤疗效评价、肿瘤复发的监测和预后判断、手术化疗放疗的监测、确定不知来源的转移肿瘤和原发肿瘤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常见的肿瘤标志物有甲胎蛋白(AFP)、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CA199、CA125、CA242等)、神经烯醇化酶(NSE)等,它们对应诊断的相关肿瘤见下图:
对于以下几类人群,推荐选择有针对性的肿瘤标志物进行筛查:
肿瘤家族遗传史(三代以内的直系或旁系亲属患恶性肿瘤的病史)。
有不良生活习惯(长期大量吸烟、长期酗酒、药物滥用、长期过度劳累等)。
职业因素包括长期接触有毒、有害物质。遭受特殊微生物感染(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人类乳头瘤病毒、幽门螺杆菌感染者等)。
其他辅助检查结果,如彩超、CTMRI等检查结果提示或怀疑肿瘤者。
希望通过以上内容的分享,大家能在这个谈“癌”色变的时代正确认识那些“升高”的肿瘤标志物。肿瘤标志物升高,只能作为“可能患癌”的一种提示信号或辅助诊断依据而不能独立作为确诊的唯一依据,必须结合临床症状、影像学检查及病理学检查等进行综合判断。
参考文献
[1]李方超,胡静,胡耀东.应用CA724、CEA、CA242、CA199肿瘤标志物联合检验胃癌的临床研究[J].临床研究,2024,32(09):18-20.
[2]丁胜全,张晶,李聪.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结直肠癌诊断价值探讨[J].社区医学杂志志,2024,22(03):91-95.
[3]周晶,吴梦.新型肿瘤标志物在肿瘤早期诊断中的研究进展[J].现代医学,2023,51(02):269-274.
[4]汤冬静,李进红.血清CYFRA21-1、NSE、CEA、CA125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肺癌的价值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23,17(16):73-75.
[5]张立梅.血清肿瘤标志物CA125、SCC、CA199联合检测诊断宫颈癌的临床价值[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23,10(10):94-96.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李玲 审校:徐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