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炎病毒家族,你了解多少?

文摘   2025-01-31 12:13   安徽  

作者 | 梁媛媛

单位 | 阳江市中医医院检验科






前言


小明手拿着检查报告单急匆匆地跑到检验科窗口,检验报告单上面写着“甲肝抗体阳性”,小明糊里糊涂,问道:“医生,快帮我看看我的报告单,只听过乙肝,没听过甲肝呀!我是不是得了乙肝呀?”


我国作为乙肝大国,对于乙肝,可谓是家喻户晓,谈“乙”色变,但普通老百姓很少会了解到甲肝的存在。乙肝是大众的一种通俗说法,实际就是乙型肝炎,由乙型肝炎病毒引起,而肝炎病毒是一个大家庭,甲型肝炎病毒和乙型肝炎病毒就是其中的家庭成员。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这个肝炎病毒家族的家庭成员和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



什么是肝炎病毒


肝炎,顾名思义就是肝脏出现了炎症,通常由病毒感染、酗酒、不规律的饮食和作息、过度劳累或者不合理的用药引起。除了病毒性肝炎外,其他肝炎没有传染性。


病毒感染指的是肝炎病毒,主要有甲乙丙丁戊五种类型,英文分别为HAV、HBV、HCV、HDV、HEV,除了乙型肝炎病毒是DNA病毒外,其他四种肝炎病毒为RNA病毒。肝炎病毒主要攻击肝脏,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乙肝和丙肝[1]


图片来源于网络



各型病毒性肝炎的传播途径


甲型肝炎、戊型肝炎,是食源性疾病,主要通过消化道(粪口途径)传播。


人和脊椎动物是甲肝病毒、戊肝病毒的自然宿主,感染宿主的粪便中存在甲肝病毒、戊肝病毒,如果感染者的粪便污染了水源和食物,特别是水生贝类如毛蚶等,人们饮用被污染的生水或者吃了未经煮熟的水生贝类,会引起甲肝、戊肝爆发或散发。


甲肝病毒、戊肝病毒在水和毛蚶贝类水产品中可存活数天至数月。1988年上海甲型肝炎大流行,主要因食用受HAV污染的毛蚶引起[2]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主要通过血液、性接触、破损的皮肤粘膜和母婴途径传播。


比如医院职业暴露针刺伤;重复使用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不洁性行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母亲是乙肝携带者或者乙肝感染者,妊娠或者分娩过程或产后密切接触中有可能将乙肝病毒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


日常工作、学习和生活等无血液伤口暴露的接触不会感染乙肝病毒或丙肝病毒[3]。研究未发现乙肝病毒和丙肝病毒经吸血昆虫(蚊和臭虫等)传播。



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症状


甲型肝炎和戊型肝炎多为急性感染,出现发热、乏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大多为自限性疾病,预后良好,一般于病后3—6个月痊愈并获得持久或终身免疫力。


与乙肝和丙肝不同,甲肝、戊肝不会发展为慢性感染,不会造成慢性肝脏损伤,更不会发展成肝硬化、肝癌。


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危害最大,容易慢性化并发展为肝硬化和肝癌。肝脏的再生修复能力很强,所以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感染在早期很难被察觉。


当病毒开始疯狂繁殖,侵害肝脏时,肝功能开始出现异常,出现黄疸、消瘦营养不良、腹胀、恶心呕吐、蜘蛛痣、肝掌、鼻腔牙龈出血甚至呕血等症状。


丁肝较为少见,属于缺陷病毒,依附乙肝做坏事。丁型肝炎病毒必须与乙肝病毒同时或在乙肝病毒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没有乙肝一般也就不会感染丁肝。乙肝患者如果同时感染了丁肝,往往病情会发展更快,还会导致抗病毒治疗疗效不佳。


图片来源于网络


检验报告解读


1、甲肝、戊肝:抗体检测是临床最主要的检验方法。


抗HAV IgM 阳性表示急性或近期甲肝病毒感染,是诊断甲型肝炎最重要的指标;抗HAV IgG阳性出现于感染恢复期、HAV疫苗接种后、或表示既往感染获得免疫力,可维持持久或终身阳性[4]。抗HEV IgM 和抗HEV IgG同理。


2、乙肝:检测HBV免疫标志物是临床最常用的诊断方法,俗称乙肝五项检测,包括乙肝表面抗原(HBsAg)、乙肝表面抗体(抗HBs)、乙肝e抗原(HBeAg)、乙肝e抗体(抗HBe)、乙肝核心抗体(抗HBc)。HBV免疫标志物的报告解读较为复杂,需要对5项指标综合分析,如下图。


乙肝五项报告解读:



核酸检测HBV DNA反映病毒的繁殖情况,用于检测隐匿性慢性乙肝患者、评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和监测慢性乙肝患者抗病毒治疗效果。


3、丙肝:HCV抗体阳性表示丙型肝炎感染,或者既往丙型肝炎感染已治愈,所以HCV抗体阳性者需要进一步核酸检测HCV RNA。HCV RNA被用于丙肝诊断及治疗效果评估,是确诊病例的“金标准”,所有HCV RNA阳性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


4、丁肝:抗HDV IgM有早期诊断价值,抗HDV IgG感染恢复期出现。血液中测得抗HDV IgM或丁肝病毒RNA阳性可诊断为丁型肝炎[4]。如果得了丁肝,意味着也有乙肝感染,建议进行乙肝检查。



预防


甲型肝炎、戊性肝炎:我国已有甲肝疫苗和戊肝疫苗,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甲肝和戊肝。


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水源和粪便管理,改善供水条件。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勤洗手,防止“病从口入”。


加热食物,100℃高温下持续1分钟可灭活甲肝病毒,不要一味追求“生鲜”,毛蚶、牡蛎等贝类食物一定要做熟再吃。


乙型肝炎:接种乙肝疫苗是预防乙肝最安全、有效的措施。全国加强孕前和产前筛查乙肝表面抗原,全面推广新生儿乙肝疫苗。


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孕产妇所生新生儿,应在出生后12小时内尽早接种首针乙肝疫苗,同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阻断,并按照乙肝疫苗免疫程序完成后续剂次接种,阻断母婴传播。


除新生儿外,成年高风险人群如医务人员、免疫功能低下者、职业易发生外伤者、乙肝病毒表面抗原阳性者的家庭成员、有多个性伴侣者或注射吸毒者等也应该接种乙肝疫苗。


避免使用静脉成瘾类药物,不使用非一次性针头和注射器,避免不安全性行为,不共用牙刷和剃须刀等个人用品。


丙型肝炎和丁型肝炎:目前尚未有丙肝疫苗和丁肝疫苗预防,但接种乙肝疫苗也可预防丁肝感染。具体预防措施同乙肝。



治疗


甲型病毒性肝炎:自限性疾病,大多病情较轻。清淡饮食,卧床休息,充分的营养支持和对症治疗,一般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乙型病毒性肝炎:戒烟戒酒,健康作息,饮食规律,避免过度劳累。定期去医院检测血液中的病毒含量、抗原抗体水平、肝功能等指标,并做腹部B超。结合病情及疾病进展风险进行动态评估,在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抗病毒治疗。


随着临床诊疗的进步,乙肝患者只要及时治疗、定期检查,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发展到肝硬化和肝癌。因此,乙肝患者一定要树立 信心、定期检查、科学治疗[5]


丙型病毒性肝炎:彻底治愈,不再是梦想。虽然丙肝无疫苗预防,但好消息是!目前丙肝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完全治愈,关键是及早发现和治疗。所有HCV RNA阳性的丙肝患者应接受抗病毒治疗,首选直接抗病毒药物[6]


丁型病毒性肝炎:以治疗乙肝为主。目前全球范围内对于丁肝都没有成熟有效的治疗方案,但随着乙肝的消除,丁肝也自然会被消除。


图片来源于网络



专业审核:李树敏(赤峰学院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1]张文宏主编.病菌简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20.7:29-33。

[2]张文宏主编.张文宏说传染[M].北京:中信出版社,2020.893-104.

[3]范娟.常见肝炎的传播途径及隔离期限[J].人人健康,2017,(20):270.

[4] 刘运德,楼永良主编.临床微生物学检验技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320-332.

[5]徐小倩,孙亚朦,贾继东.乙肝防治:利器在手,仍需持久攻坚[J].肝博士,2023,(04):31-32.

[6]张国龙,李宁,赵东阳.我国丙型肝炎防治策略专家访谈[J].现代疾病预防控制,2024,35(12):882-883+888.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徐少卿


数智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新媒体现有75W+(公众号60W+,视频号15W+)用户,是全国“健康新媒体十强”单位,是检验医学领域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学术媒体平台。检验医学新媒体致力于检验医学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检验与临床融合发展,从而助力检验医学学科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