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水细胞形态学分析指引诊断印戒细胞癌的速度与激情

文摘   2025-02-02 12:03   安徽  

作者 | 贺礼荣

单位 |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检验科 






前言


细胞虽小,大有用处;肿瘤细胞虽少,但虽少必揪。临床诊断肿瘤相关疾病往往需要病检的报告作为金标准,但在检验科,一张小小的细胞涂片也可以找出蛛丝马迹,为临床诊断指向带路。


本案例就是一例腹水细胞形态学技术跑赢病检报告的经典案例。




案例经过


1、患者,男,55岁。因“发现右侧腹股沟区至阴囊肿物10天”,于2024-07-01由门诊拟“睾丸鞘膜积液;右侧腹股沟疝”收入胃肠外科。


专科查体:平卧后肿物不可还纳回腹腔,未触及外环口明显增大。入院后安排腰麻下行右侧睾丸鞘状翻转术+疝囊高位结扎+鞘状突高位结扎术,手术顺利。


2、1个月后,8月13日,患者主述术后有“腹胀1月余,加重1周”,入院后进行一系列的检验检查:


a、腹水彩超:腹腔大量积液。胆囊壁上胆固醇结晶。胰腺因胃肠气体干扰显示不清。肝脏、脾脏超声检查未见明显异常。

b、腹平片:1.腹部立位平片未见明显异常X线征象。2.附见左下肺渗出性病变可能。


c、(图1-2为入院后部分相关检验报告)


图1  血清CA50(正常范围内)


图2  CA19-9(正常范围内)、CA72-4(升高)


8月13日抽取腹水做常规、细菌涂片、生化、肿瘤标志物等项目。


d、(图3-6为腹水相关检验报告)


图3  8.13腹水常规检查(李凡他试验阳性)


图4  腹水生化检查(总蛋白、LDH、Glu高)


图5  腹水细菌涂片2(溶血葡萄球菌阳性)


图6  腹水肿瘤标志物(CEA、CA125超高)


e、胸部(纵膈)、上腹部、下腹部、盆腔CT平扫结果:

1).双肺多发渗出灶,伴双侧胸腔少量积液。

2).双肺门、纵隔及右侧心膈角区见多发小及稍大淋巴结,请结合临床。

3).胸椎退行性变。4.附见:腹腔积液伴腹膜炎;肝S6异常密度灶


f、上腹部、下腹部、盆腔增强CT结果:腹腔大量积液,腹膜后多发稍肿大淋巴结,性质待定。


检验人员发现其腹水肿瘤标志物CEA明显升高,结合腹部增强CT示腹膜后多发稍肿大淋巴结,考虑癌性腹水可能性大,立即离心涂片做了腹水细胞学检查。


g、结果如下:全片发现三块可疑细胞团:该细胞体积大,胞浆量丰富,着色深蓝,浆内可见丰富的小腺泡;胞核大,畸形核,染色质疏松,着色深紫红色。


结论是不排除腺癌侵袭性腹水可能。及时通知临床,临床表示需要追踪腹水脱落细胞学检查结果以协助明确诊断。暂继续抗感染治疗。


图7  腹水细胞形态学检查(发现印戒样细胞)


8-图10为该病例的腹水可疑印戒样细胞,瑞氏-吉姆萨染色,1000x:


图8  腹水印戒样细胞

  图9  腹水印戒样细胞

图10  腹水印戒样细胞


检验科有这一发现后,立即通知临床医生,临床医生也一直在考虑和排查癌性腹水的来源,有了这一发现,随即完善胃肠镜检查,观察是否存在消化道肿瘤转移致腹腔积液。但医生仍表示需要等腹水脱落细胞病理检查结果再做诊断。


h、8月16日,由病理科提供的腹水脱落细胞结果:腹水脱落细胞初步报告,提示发现可疑散在细胞和细胞团,需进一步做细胞沉渣及免疫组化协助诊断。


8月17日,患者行胃肠镜检查,结果表示:胃、肠部有息肉,取部分组织送病理科做活检。


经过漫长1周的等待,8月20日,腹水脱落细胞加做细胞沉渣病理结果终于出来了;



i、病理结果回报:


1、(腹水)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散在或成团的间皮细胞及上皮样细胞团,部分细胞印戒样,请结合临床检查消化道除外肿瘤。


2、(腹水细胞沉渣)查见重度异型上皮样细胞,部分细胞浆空泡状,请结合临床排查消化道肿瘤。


j、8月24日,胃、肠息肉病检结果也出来了:


图11  胃窦部组织病检(印戒细胞癌)


图12  横结肠、直肠组织病检


1、(横结肠)管状腺瘤。2、(直肠)管状绒毛状腺瘤伴局灶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基底切缘净。)


8-22复查腹水彩超:腹腔少量积液。8-24予拔除腹腔引流管。患者考虑胃印戒细胞癌,现腹胀好转,建议至肿瘤医院就诊进一步治疗,予办理出院。




案例分析


印戒细胞癌(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是一种罕见的黏液分泌型腺癌,主要由50%以上的印戒细胞所组成的肿瘤组织,在胃癌中约占10%,[1]是临床较为常见的高度恶性肿瘤疾病,与其他类型胃癌比较存在更显著的腹水转移几率。[2]


镜检可发现肿瘤细胞充满黏液把细胞核挤向一侧,使外形类似一枚戒指。印戒细胞癌恶性程度极高,患者预后极差,早期手术治疗效果较好还能改善预后,但是晚期印戒细胞癌因为有黏液包裹,所以就像穿上了一层盔甲,对放疗、化疗都相对不敏感,所以不主张手术治疗,而是采取内科为主的综合治疗。


我国学者叶志君等[3]的研究表明,胃印戒细胞癌患者在性别、年龄、TNM分期、浸润深度及分子病理机制等方面均具临床特殊性。


印戒细胞癌多发于胃肠道,根据发生部位分为胃印戒细胞癌和结直肠印戒细胞癌,虽然乳腺、膀胱、前列腺等部位也有发生印戒细胞癌的情况,然而病例极少、情况罕见,故仅分两类:


1、胃印戒细胞癌:印戒细胞癌发生于胃部,是胃黏液癌的特殊类型。


胃印戒细胞癌病因: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印戒细胞癌的重要病因之一,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常导致慢性胃炎,进而导致胃黏膜主细胞丢失,影响分泌功能,最终促进胃印戒细胞癌的发生。


胃印戒细胞癌癌前病变包括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其中异型增生尤其是中、重度异型增生是导致胃印戒细胞癌的重要因素,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均能促进胃部癌变,且异型增生患者的癌变率更高。


2、结直肠印戒细胞癌:印戒细胞癌发生于结直肠部位,是腺癌中的一种罕见的病理学亚型。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病因:溃疡性结肠炎是结直肠癌的典型癌前疾病,患有溃疡性结肠炎的患者也更易患结直肠印戒细胞癌,主要是因为溃疡性结肠炎属于慢性炎症,长期的炎症易促进相关器官的癌变。


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癌前病变:腺瘤性息肉、绒毛状腺瘤、家族性多发息肉病等是结直肠印戒细胞癌的癌前病变,这个阶段已经发展到增生状态,进一步发展就将产生癌变,比慢性炎症更接近于癌变的状态,发生癌变的概率大大提高。


诊断标准:

根据典型症状、组织病理学检查即可诊断:


1、出现印戒细胞癌典型症状,腹痛腹胀,胃印戒细胞癌有上腹疼痛的症状,结直肠印戒细胞癌有排便习惯改变的症状,晚期体重均下降且有消瘦的症状。


2、多项检查均表明胃或结直肠发生癌变,且组织病理学检查发现细胞形态符合印戒细胞癌的肿瘤细胞特征。[4-5]


鉴别诊断:


印戒细胞癌是低分化癌。其他类型的胃癌或结直肠癌,症状与印戒细胞癌相似,检查项目也相似,只是肿瘤分型不同,恶性程度相对较低,预后比印戒细胞癌更好。


通过组织病理学检查可鉴别,印戒细胞癌的肿瘤细胞充满黏液、细胞核被挤至一侧呈戒指形状,其他类型的胃癌或结直肠癌细胞呈一般肿瘤细胞样。


印戒样细胞:(图13-16来源于南方医院病例腹水细胞实拍图)瑞氏-吉姆萨染色,1000x:


图13  腹水印戒样细胞

图14  腹水印戒样细胞

图15  腹水印戒样细胞 

图16  腹水印戒样细胞


通过透射电镜,可以看到腺癌细胞内部结构及分布:(图17及描述均来源于吴茂、徐勇教授主审,顾大勇、王莹教授主编的《体液细胞形态诊断学 光镜&电镜》)


图17  腺癌细胞(透射电镜(TM),15000X)


胞质中布满含黏液的腺泡,空隙处可见大量的游离核糖体、内质网和线粒体,合成和分泌功能旺盛,细胞核有部分固缩,是细胞即将凋亡的表现。[6]




案例总结


胸、腹水常规检查结合细胞学形态分析是个快速的细胞学检查,最快在送检当天便能出结果。


结合患者病情分析,若发现有可疑的细胞团,给临床警醒作用,虽然临床还是需要以病理检查结果作为诊断参考的金标准,但在基层医院,病理检查结果等待时间较长,若常规细胞学检查有明确或可疑的迹象出现,及时提示临床,为了缩短患者诊疗的等待时间,建议及时转至上级医院进行诊疗,一来可以减轻患者等待的心理压力,二来为是患者争取最佳的治疗时间。


本案例腹水细胞形态学分析再次跑赢了病理活检的诊断,印戒细胞癌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对于癌症治疗、改善症状和预后、预防并发症及其重要。




专家点评


点评专家:张莉 深圳市坪山区人民医院检验科主任技师


细胞虽小,大有用处;肿瘤细胞虽少,但虽少必揪。我们检验人往往要秉持着细节决定诊断水平的理念进行工作,才能发挥医学检验的价值。


本案例中腹水样本发现的印戒样细胞虽然很少,但形态典型,结合其他检查的分析,可以给临床较明确的提示,最终临床也根据我们的提示找到了病灶。


在疾病与治疗之间,诊断往往决定了后续治疗的方向和速度,作为医学检验人员,应用自身的专业知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是我们每个检验人都应具备的素养。保持激情,争取速度。




专业审核:陈泽城(高州市人民医院)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Jeong YS, Kim SE, Kwon MJ, Seo JY, Lim H, Park JW, Kang HS, Moon SH, Kim JH, Park CK. 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arising from a fundic gland polyp in the stomach. World J Gastroenterol. 2014 Dec 21;20(47):18044-7.

[2]Iesato A, Oba T, Ono M, Hanamura T, Watanabe T, Ito T, Kanai T, Maeno K, Ishizaka K, Kitabatake H, Takeuchi D, Suzuki A, Nakayama J, Ito K. Breast metastases of gastric signet-ring cell carcinoma: a report of two cases and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Onco Targets Ther. 2014 Dec 29;8:91-7.

[3]叶志君,陈剑辉,王天宝,等.胃黏液腺癌与胃印戒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分析比较[J].消化肿瘤杂志(电子版),2010,2(02):102-107.

[4]张春霞著.肿瘤内科学[M].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6:371-377.

[5]John E.Niederhuber,James O.Armitage,James H.Doroshow.孙燕译.临床肿瘤学[M].人民军医出版社,2016:1369-1374.

[6] 顾大勇,王莹主编,体液细胞形态诊断学.光镜&电镜。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23.3ISBN 978-7-5236-0024-5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徐少卿


数智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新媒体现有75W+(公众号60W+,视频号15W+)用户,是全国“健康新媒体十强”单位,是检验医学领域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学术媒体平台。检验医学新媒体致力于检验医学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检验与临床融合发展,从而助力检验医学学科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