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血,真的想抽哪里抽哪里吗?

文摘   2025-01-29 12:02   安徽  

作者 | 覃芳芳

单位 | 南宁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血液检测是医疗检查中最基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够给临床医生诊断疾病、评估治疗效果提供依据及参考。抽血虽然看上去很简单,但其中包含许多的知识和技巧,可选择抽血的部位也很多。


既然有很多部位可以抽,那是不是病人可以自由选择抽血部位,想抽哪里抽哪里呢?答案是不能。为什么呢?


众所周知,在医院进行血液检查时主要有三种采集样本:静脉血、末梢血和动脉血。门诊检测主要采集的是静脉血以及末梢血。动脉血检测主要见于病情较重的病人,住院部较为常见。动脉较静脉深,不易摸到,对抽血人员的抽血技术有较高的要求。


动脉血的采集部位主要有:


(1)桡动脉:桡动脉的位置表浅,易于触摸,便于操作,是首选穿刺部位。而且经桡动脉取血,疼痛反应小、按压和准备时间短、患者接受度高,减少血肿发生。


但桡动脉较细且周围神经多,可能会引起桡动脉痉挛,继而给穿刺带来一定困难


(2)肱动脉:肱动脉位置较表浅,穿刺抽血时能确保穿刺成功率较高,且不易误入静脉,患者痛苦较小。


(3)足背动脉:足背动脉位置表浅,皮下脂肪分布少,周围组织少,位置较固定,穿刺方法容易掌握,所以成功率高、误穿率低、 影响小2]。极少部分正常人天生摸不到足背动脉搏动。


(4)股动脉:脉位置较深,周围神经血管丰富,与股静脉紧邻伴行,操作中如果判断不准或患者烦躁不安就有可能误穿入股静脉。


与此同时,股动脉管腔较粗,血流压力大,位置较深,周围组织疏松,按压不当易造成出血而不易被发现。但是,由于股动脉血管粗大、血液丰富、搏动显著,故取血速度快、患者痛苦相对较小。


综合比较桡动脉、 肱动脉、足背动脉、股动脉四个抽血位置,前三者的位置均较表浅,位置固定,误穿静脉率低,易于暴露,推荐优先选择。股动脉位置较深,抽血时需要暴露的位置较多,不利于保暖及保护患者隐私3]


动脉血气分析能够客观反映出呼吸衰竭的具体性质,从而协助临床医生判断患者是否出现缺氧,继而纠正酸碱失衡度,积极节机械通气参数。是临床重要的检测指标之一。 


静脉血采集:


理论上来说,只要能够明确血管位置及穿刺点,各静脉皆可进行静脉采血。一般情况下,静脉采血的部位在选择上,跟患者的年龄有很大关系。


1)婴幼儿由于年龄小,好动不配合,且其血管细小,不易触及,采血部位通常为头皮静脉、颈外静脉及股静脉等。头皮静脉在婴幼儿显露良好、固定、体位舒适,便于保暖,家长容易接受。


若家长觉得剃头发影响美观,则可以选择颈外静脉,它颈部最大的浅静脉,管径粗,易于暴露采集。当头皮静脉、颈外静脉显露不明显时,可选择股静脉。股静脉采血需要患儿暴露范围大,易受凉,且易被大小便污染,止血难,一般最后采用4]


(2)成年人临床常用的采血部位为肘正中静脉、贵要静脉,也可选择手背静脉或内踝静脉。这些血管位置较为浅表,血管粗而直,充盈弹性好,易于寻找,也相对容易固定,便于操作。


(图源:作者拍摄)


3老年患者、危重症患者由于皮肤弹性差,周围血管塌陷明显,穿刺较为困难,常用的采血部位为股静脉、颈内静脉以及锁骨下静脉。


虽然这些采血部位相较于婴幼儿及成人的采血部位隐蔽,不易暴露,但对于老年患者、危重症患者而言,这是采血成功率最高的地方。


末梢血采集是除了直接从血管抽取以外,静脉血的另一种采集方式。末梢血采集部位一般为手指或者耳垂,临床多以左手指食指或者无名指内侧为采集点。由于末梢血采集疼痛感相对更轻,更容易被年龄较小的患者所接受。


(图源:作者拍摄)


进行血常规检测时,可采用静脉血,也可以用末梢血。两者有什么区别呢?


静脉血采集方式主要有以下特点:


①静脉血采集部位位置表浅,血管粗,弹性好出血快,出血量多,能够满足满足自动化分析仪器对血液标本量需求大的要求;


②可避免受到其他体液成分的混入,血液标本的纯度高,血液成分稳定,可更加客观科学地反映患者全身血液的真实状况。末梢血采集疼痛感较静脉血采集轻微,操作便捷,采血量少,家长及低龄儿童更容易接受。


但是其缺陷也比较明显:


①同等条件下,末梢血管较细, 采血时间较长;


②末梢血由于血管细,出血少,需反复挤压穿刺部位,在挤压过程中会混入组织液等成分,对检测结果造成一定影响5-6]


相关研究证明静脉采血血液样本血量较大,成分更均匀稳定,可以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样本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能够更为准确的反映血液中各成分的变化情况。因此静脉血采集检验准确度更高7]


了解了相关知识以后,大家都明白了吧。虽然进行血液检测时可供选择的部位很多,但并不是想选哪里就抽哪里,还是要根据检测需求和患者的实际情况来做出判断和选择。



专业审核:乔永超(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林玉清,张云峰,汪克林 .桡动脉与股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方式和结果的临床比较[J].现代医院,2010,10( 2) : 99-100.

[2]那昱华.成人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技术的研究进展[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01):153-156.

[3]嵇君俊,顾佳云,丁莉莉.四种动脉血气分析标本采集部位的临床对比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 ,2013.05.030.

[4]姚爱棠,谢秀珍,陈小灵.选择静脉抽血部位的护理体会.当代护士,2005,11,50-51.

[5]朱丽丽.用末梢血与静脉血进行血常规检查的准确性及稳定性分析对比[J].系统医学,2022,7(9):27-31.

[6]王微.静脉血和末梢血进行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对比[J].中国医药指南,

2021,19(16):109-110.

[7]Britta Willman,Kjell Grankvist,Karin Bolenius.Evaluation of the clinical implementation of a large-scale online e-learning program on venous blood specimen collection guideline practices[J].Chemistry &

Laboratory Medicine,2018,56(11):1870-1877.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近期视频推荐




编辑:李玲    审校:徐少卿




数智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新媒体现有75W+(公众号60W+,视频号15W+)用户,是全国“健康新媒体十强”单位,是检验医学领域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学术媒体平台。检验医学新媒体致力于检验医学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检验与临床融合发展,从而助力检验医学学科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