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来无“恙”

文摘   2025-01-28 12:01   安徽  

首届检验医学科普菁英大赛入围稿件

作者:朱丹
单位:汉源县人民医院    


    





各位父老乡亲:


我是恙虫,别来无“恙”的“恙”。这是我的自画像,是不是很帅?




又到了一个金秋十月。你不会以为我最近才开始火的吧?你以为哥只是个传说?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对哥的记载了!《易传》一书如此解释“无恙”:“上古之世,草居露宿。恙,噬人虫也,善食人心……


我的一生分为卵、前幼虫、幼虫、若蛹、若虫、成蛹和成虫等七个期。成虫和若虫营自生活。


幼虫初孵时体长约0.2mm,寄生在动物皮薄湿润的体表,也只在这个时期叮咬你的皮肤,注入我的唾液,溶解你的上皮细胞,欢畅饱食一次你的细胞和组织液。我很忠诚的,在此期间不会更换宿主。


老鼠是我们恙虫家族最重要的贮存宿主。过够了跟着老鼠东躲西藏的生活,我们还可寄生在鸟类、两栖类动物和人类身上,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呢。


我们喜欢聚集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以江河沿岸、溪边、山坡、山谷、森林边缘及荒芜田园等杂草丛生的地区为最多。以前,我们只会叮咬一些特定需要进山林、田野的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爬山林、睡野地,给了我们更多下嘴的群体。


并非每个被我们恙虫叮咬的动物都会得恙虫病。恙虫病潜伏期一般10-14天,临床以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及以上,焦痂、溃疡,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为特征。


但是,一旦发病,该病发展迅速,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引发心肌炎、脑炎、嗜血细胞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对于恙虫病,哥也算是背了黑锅。今天哥要解释一下,是我们家族有成员吸了感染了恙虫立克次体的老鼠的组织液,而后感染了恙虫立克次体,这个小恶魔会在我们体内繁殖,并经卵传递给第二代幼虫。


当第二代幼虫叮咬人或动物时,才将这病原体传播给人或动物而引起发病的。附上一张我画的恙虫立克次体。



我也希望被我叮咬的对象,不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谁叫哥这么善良呢。其实恙虫病是可以早发现的。恙虫病有特征性的焦痂。附上一张我拍摄的焦痂照片。



恙虫病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出现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如图:



还可出现转氨酶增高,纤维蛋白原降低、降钙素原增高、恙虫病东方体抗体及恙虫病东方体IgM抗体阳性、外斐氏试验阳性,血液mNGS可检测出恙虫病东方体DNA片段等。


有部分患者被咬后不会出现典型焦痂和淋巴结、肝脾肿大等,这时候实验室检查结果就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恙虫病住院治疗包括病原治疗、对症与支持治疗和处理并发症。治疗越及时,治疗效果越好。


那要怎样预防恙虫病呢?


尽量穿长衣、长裤和高帮鞋,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不要赤脚下地,避免皮肤暴露。也可以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恙虫驱避剂进行防护。


劳作回家后一定要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洗澡。重点检查、擦洗腋窝、肘窝、臀部、腹股沟、阴囊、会阴等皮肤皱褶处,这些地方最容易被我们恙虫叮咬。


今天,我还要控告的是:有些地方宣传使用杀虫剂预防恙虫病?这是对我们家族赶尽杀绝啊!


我叮咬你们也是迫不得已的,为了生存。再说了,我才多大点儿,能吃你多少组织液啊?我是健康的,体内没有恙虫立克次体这个小恶魔。不能一竿子全打死啊!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1]中国微生物学会人兽共患病病原学专业委员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恙虫病临床诊疗专家共识[J].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2024,40(1):1-6.DOI:10.3969/j.issn.1002-2694.2024.00.001

[2]方益荣,叶冬青,朱保平 . 恙虫病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3,33(4):426‑430.

[3]李 贵 昌 ,刘 起 勇 . 恙 虫 病 的 流 行 现 状[J]. 疾 病 监 测 ,2018,33(2):129‑138.

[4]李文,李贵昌,刘小波,等 . 恙虫病流行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J]. 中 国 媒 介 生 物 学 及 控 制 杂 志 ,2020,31(6):738‑743.

[5]卫宪钰,欧琳琳,张文义,等 . 中国大陆恙虫病流行特征、危险因素及预测研究进展[J].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2022,29(1):60‑66.

[6]冯星梅,贾向敏,阮妍妍,等 . 恙虫病实验室诊断方法研究进展[J].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20,43(12):4.

[7]Zhu LN, Zhang JB, Chen ML, et al. Detection of Orientia tsutsugamushi by 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 assay. Chin J Zoonoses, 2006, 22(3):228-231. (in Chinese) 





END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前三季度回顾





2024年第一季度评选结果

2024年第二季度评选结果

2024年第三季度评选结果



编辑:李玲     审校:徐少卿


数智检验医学
检验医学新媒体现有75W+(公众号60W+,视频号15W+)用户,是全国“健康新媒体十强”单位,是检验医学领域全国最具影响力的官方学术媒体平台。检验医学新媒体致力于检验医学人才交流与培养,促进检验与临床融合发展,从而助力检验医学学科的发展。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