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父老乡亲:
我是恙虫,别来无“恙”的“恙”。这是我的自画像,是不是很帅?
又到了一个金秋十月。你不会以为我最近才开始火的吧?你以为哥只是个传说?早在战国时期,就有对哥的记载了!《易传》一书如此解释“无恙”:“上古之世,草居露宿。恙,噬人虫也,善食人心……
我的一生分为卵、前幼虫、幼虫、若蛹、若虫、成蛹和成虫等七个期。成虫和若虫营自生活。
幼虫初孵时体长约0.2mm,寄生在动物皮薄湿润的体表,也只在这个时期叮咬你的皮肤,注入我的唾液,溶解你的上皮细胞,欢畅饱食一次你的细胞和组织液。我很忠诚的,在此期间不会更换宿主。
老鼠是我们恙虫家族最重要的贮存宿主。过够了跟着老鼠东躲西藏的生活,我们还可寄生在鸟类、两栖类动物和人类身上,享受自由自在的生活呢。
我们喜欢聚集生活在温暖潮湿的地方。以江河沿岸、溪边、山坡、山谷、森林边缘及荒芜田园等杂草丛生的地区为最多。以前,我们只会叮咬一些特定需要进山林、田野的人;但是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去爬山林、睡野地,给了我们更多下嘴的群体。
并非每个被我们恙虫叮咬的动物都会得恙虫病。恙虫病潜伏期一般10-14天,临床以反复发热,体温可达39℃及以上,焦痂、溃疡,淋巴结肿大、肝脾肿大等为特征。
但是,一旦发病,该病发展迅速,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引发心肌炎、脑炎、嗜血细胞综合征,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导致死亡。
对于恙虫病,哥也算是背了黑锅。今天哥要解释一下,是我们家族有成员吸了感染了恙虫立克次体的老鼠的组织液,而后感染了恙虫立克次体,这个小恶魔会在我们体内繁殖,并经卵传递给第二代幼虫。
当第二代幼虫叮咬人或动物时,才将这病原体传播给人或动物而引起发病的。附上一张我画的恙虫立克次体。
我也希望被我叮咬的对象,不会出现危及生命的情况,谁叫哥这么善良呢。其实恙虫病是可以早发现的。恙虫病有特征性的焦痂。附上一张我拍摄的焦痂照片。
恙虫病实验室检查中,血常规可出现反应性淋巴细胞增多。如图:
还可出现转氨酶增高,纤维蛋白原降低、降钙素原增高、恙虫病东方体抗体及恙虫病东方体IgM抗体阳性、外斐氏试验阳性,血液mNGS可检测出恙虫病东方体DNA片段等。
有部分患者被咬后不会出现典型焦痂和淋巴结、肝脾肿大等,这时候实验室检查结果就是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恙虫病住院治疗包括病原治疗、对症与支持治疗和处理并发症。治疗越及时,治疗效果越好。
那要怎样预防恙虫病呢?
尽量穿长衣、长裤和高帮鞋,扎紧袖口、裤管口,衬衣扎入裤腰内,不要赤脚下地,避免皮肤暴露。也可以在暴露的皮肤和裤脚、领口或袖口上喷涂恙虫驱避剂进行防护。
劳作回家后一定要及时更换衣物,及时洗澡。重点检查、擦洗腋窝、肘窝、臀部、腹股沟、阴囊、会阴等皮肤皱褶处,这些地方最容易被我们恙虫叮咬。
今天,我还要控告的是:有些地方宣传使用杀虫剂预防恙虫病?这是对我们家族赶尽杀绝啊!
我叮咬你们也是迫不得已的,为了生存。再说了,我才多大点儿,能吃你多少组织液啊?我是健康的,体内没有恙虫立克次体这个小恶魔。不能一竿子全打死啊!
参考文献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说明:本文为原创投稿,不代表检验医学新媒体观点。转载时请注明来源及原创作者姓名和单位。
编辑:李玲 审校:徐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