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刷手机,有人问:如何评价有些领导几十年如一日,从未休过年假?
回想二十多年的工作经历,我好像也多年没休过年假了。我认为,这事不应该骄傲,也没必要自豪,更不应该用自己的标准去要求别人。
今天这篇文章,讲讲那些打了鸡血干工作的领导们。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如有高见,欢迎交流。
为什么领导经常加班干工作
体制内的朋友应该会发现,除经济条线和乡镇干部外,经常加班的领导最低是县区主官。
领导经常加班干工作的原因有三:一是工作越来越多,主要领导会议多、协调多、调研多,八小时干不完就要加班解决;二是对上负责制,干部要讲站位要讲迅速落实,连夜开会和周末加班是态度;三是地域回避制度,各级地方主官都是外派领导,既然晚上不能回家,莫不如开会研究工作。
其中最重要的,也许是第二点。
五级政府负责制,是为了让国家政策在这片土地上开花结果。官员们一边贯彻上级决策,一边指导下级实施。上级对下级工作成绩考核、评价、运用,下级用成绩来证明自己的能力、魄力和担当。
小学时,我经常提前到教室洒水扫地。我最希望的是埋头苦干时被路过的班主任看见,然后在班会上进行表扬。
如果一名干部每次都能把上级会议精神在一个小时后传达落实,如果一位领导坚持白天实干、晚上布局、周末开会。相信我,这些优秀事迹一定会传到上级领导的耳朵里。
周末和晚上开会,在上级领导眼里是绝对的加分项。
如何看待领导从来不休年假
这个故事源自一位副镇长网友的分享。
网友说,他们镇党委书记是个工作狂。他不止一次在会上讲,自己将近二十年乡镇工作经历,从未休过年假。他最反感别人请假,不管是病假、事假、还是年假,无论是孩子生病,还是长辈过生日,他都反感。
班子成员因病手术,病假两个月。两个月的最后一周,他安排副书记通知还在卧床的当事人,如病假期满不能顺利返岗,自行带着三甲以上医院病例到上级组织部门请假,并召开专题党委会议提议发放90%工资。第二天,副职在家里人的搀扶下回到单位,拿出了自己全年加班记录,要求折换成病休时间或者按照工时计算加班费用。至此,这段闹剧才告一段落。
他为自己的行为骄傲和感动,他希望所有人都把工作当作事业,把光和热全部献给单位。
但是,他经常提前下班,理由正当合理,比如去县委汇报,比如去某局协调工作。他有自己单独的休息室,吃完饭可以好好地睡个午觉补充精力。他周末回来加班,有充足的后勤保障。
而他不理解的副职们,除了少数几个晋升了二级主任科员,剩下一多半是没有职级的副科。比起负责统筹安排发号施令的主要领导,他们是具体落实的操刀手。他们看起来算个干部,但在县直副局长和机关部门负责人面前啥也不是。
所谓的不休假,早就在每天的干部差异中抹平了。
故事是编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领导们精力旺盛的秘密
我刚到乡镇工作时,党委安排我的工作不多。时至今日,我依然清晰地记得当时的感受:闲且不能放松的日子并不舒服,坐在办公室百无聊赖和躺在沙发上尽情地打游戏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感受。
熟悉基层后,镇里安排我一项重要农村工作。因为正好是秋收季节,所以村民代表大会要定在晚上6点以后。我带着相关部门,一个村一个村开会,一户又一户做工作,每天都要忙到9点以后。当时的感觉是,虽然累,但工作越干越兴奋。最终,这项工作被评为全市先进典型案例。
成就感是兴奋剂。
但是,人的精力一定是有限的。我们能看到一个领导生龙活虎,是因为我们看不到领导休养生息。
比如上文的故事,这位书记有单独休息室,而普通干部则只能仰在办公椅上小憩。而正科级干部们也都明白,尽量不在一点十五前敲县领导门,不在这个时间打电话请示工作。
普通机关工作人员或者中层干部,每天工作量大且重复,很容易产生疲劳感。领导工作虽多,但大部分属于洽谈类、协商类、推进类、决策类,这些工作相对于机械报表,要有趣得多。
决策权是比成就感更管用的兴奋剂。
文章的最后我来谈谈游戏。
不知道我的读者朋友中有多少电脑游戏玩家。如果你喜欢策略游戏,那你一定有过彻夜玩《文明5》《三国志9》的经历。
作为一位君主,在一张巨大的地图上纵横捭阖,研究人事、军事、后勤、科技等要素。一个又一个回合,不知疲倦。
但如果我们是文明游戏中的开拓者(负责建筑的工人)呢?
我们想的一定是:好累,好无聊,怎么还不下班啊!
所以,位置不同,精力自然也不同。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