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副科的高低贵贱,第二档才是真赢家

文摘   2024-11-11 07:48   辽宁  

上周朋友找我喝茶,说副镇长干得太累了,想交流回城当副局长。

我一听乐了,我说,你想回城我可以理解,但你说你想回城当副局长。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

朋友问为啥,我说因为你不配。副镇长回城当副局长,你让回城的党委副书记情何以堪?你还真觉得大家都是副科,所以肩膀一边齐了?

我磕着瓜子,讲起了副科之间的差距。

这篇文章,把县直副科级干部(含事业干部)分分类。

主观意见,仅供参考;如有高见,欢迎留言。

吊车尾,事业中心副科

这里说的是服务类事业中心副科。比如机关事业服务中心、党群事业服务中心、党史学习教育中心等。这样的部门一没权力、二没经费、三被轻视。福利待遇方面低于行政副科,到手工资比不过专技干部。

这样的副科,大多是给辛苦多年的事业干部一个交代,或者是某些行政干部曲线救国第一步。距离一个「有头有脸」的领导干部,还差着十万八千里。

门外汉,不进班子副职

我国每几年会实行一次机构改革,几乎每次都会削减机构数量和领导职数。曾经,很多县级行政单位都有下设二级机构,比如县委办下的政研室、督察室,比如政府办下的应急办、采购办等。

部因为机构改革失去了领导职务,变成了不进班子的副科级干部。这样的干部一般副职对待,适当给予分工。但在未来的发展和使用上,要落后副局长一个身位。

分水岭,乡镇副镇长

副镇长为什么重要,可以参考冯军旗教授的政-党螺旋晋升模型干部的晋升模式遵循政府副职→党委副职→政府正职→党委正职→上级政府副职……不断竞争,淘汰,提拔。

副镇长之下空有副科之名而没有实际权力;副镇长之上要么有大的晋升空间,要么有更大的权力。

副镇长在乡镇算半个「土皇帝」,领域内有话语权,村干部也给面子。管应急的企业巴结,管三资的村里听话,管项目的老板讨好。但副镇长距离正科至少还有两步要走,而且副镇长是个冲锋陷阵的累活,所以排名略微靠后。

第五档,乡镇党委委员

乡镇党委委员领先副镇长半个身位,是组织进一步使用干部的「储备池」。成为党委委员,标志着副镇长们完成了第一次螺旋晋升,如此才有机会继续前进为党委副书记。

当然,党委委员之间也有差距。只有组织委员和纪委书记才是真正的预备役,其他委员前途未卜。同样的,组织部部务委员也可以划归到第五档,一般下一步使用是乡镇党委副书记或者副科级副部长。

隐藏款,个别事业副科

个别事业副科是个特殊概念,这样的干部有两种。第一种手握大量资源,给个副局长都不换;第二种能直接提拔副局长,竞速走在副镇长之前。当然,这些岗位可能同时兼具上述两大优点。

前几年,北县某中学校长被留置,后双开移交司法机关。该校长在位期间插手教学楼工程项目,收钱给予岗位关照,安排定点采购等,涉案金额超过普通干部一辈子工资。

而另一个交通服务中心副主任,则通过调任成为交通局副局长。现在该同志已经下乡任人大主席。从过去的事业副科,成为关键少数的行政正科。

探花郎,普通县直副职

委办局之间也有明显差距。举例来说,财政局副局长的含权量一定高于数据局副局长。

螺旋竞争淘汰回城的乡镇副职大概率会成为普通县直副科。比如非核心业务局副局长,普通党委部门副部长,人大、政协XX委副主任等。

第二档,实权部门副职

对内有解释权,对外有审批权,负责工程项目,以上三种即为实权部门。

财政局分管预算副局长,部门资金申请都由他过手签字,正科级干部也要客气三分;卫健局分管医政副局长,新成立诊所、药房都由他负责最终审批;交通局分管农村公路副局长,负责道路维修养护,每年过手资金以千万为单位。

在讲究人情和面子的小县城,一个手握大权的副科级干部,想办点事会异常容易和简单。

天花板,核心副职和副书记

这一档的干部,80%会提拔为正科级干部。

核心部门是服务「五人小组」部门。比如县委办副科级副主任,组织部副科级副部长,政府办副主任等。镇党委书记已经从螺旋晋升竞争中脱颖而出,下一步成为镇长已经了一一对应关系。

虽然一档干部没有二档干部有权,一档干部进能提拔乡镇主要领导,退能保证回到二档掌握权力。

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利·波特。每个人心中都不一样的排名,每个部也都有自己向往的位置。

有人想在乡镇干一番事业,有人愿意到咸鱼部门当一条咸鱼,还有人心心念念的是光耀门庭。

无论如何,成为副科就已经是县城赢家了。

所谓的排名,不过是图一乐而已。

今天的文章就到这里,上班。

梦溪水谈
读书,调研,倾听,思考。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