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人说“智”
“汉语盘点2024”活动于12月20日在京揭晓“年度字词”,2024年度国内字为“智”。经网友推荐、语料库大数据提取和专家评议,它从汉语的汪洋大海中浮出水面,定格下了我们的年度记忆。
年届五旬,顿觉人生尔尔,始悟小满即满。回头看看,我们从人生的开始,穷其一生,都是在向往生命的高点,都是在追逐梦想的悠远,但万事万物都有它存在的规律,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喜极而泣,乐极生悲……
无论你站在哪个位置,都有不如你的人比你更安逸,也一定会有比你强的人比你更努力。唯有心中安宁,岁月才静好;目光简约,风景才常盛。最好的人生,不是达到盛极,而是驾驭事物有尺度,认知事物有境界,追逐事物有胸怀。
世间的道理,我们无法都通悟;生命的美好,我们不能都穷极。珍惜拥有的,爱惜该爱的,不负自己,不负情缘,就已圆满。所以,凡事不苛求,来了就来了;凡事不计较,过了就过了。人生一世,看似是我们在选择,实则都是命运的安排。要珍惜所有的不期而遇,同时看淡所有的不辞而别。不要着急,也不要悲伤,相信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最好的总会在最不经意的时候出现。
教了大半辈子的书,职业生涯虽说不上一帆风顺,但也算是波澜不惊。有成功,有失败;有得意,有失落。但一切皆已成过眼云烟,随风飘散。剩下的只有一副还算完整的皮囊,和一个还算健康的灵魂。如果非要再说点儿什么,大概就是一些显得不怎么智慧的所谓经验,更确切地说是吃过的亏得到的教训。
不与领导唱反调。不管领导说得对与错,有自己判断就行了,千万别公开地与领导唱反调,哪怕是一次都不行。你可以提出意见或者表达你的看法,但最后还是要尊重领导的决定。不要觉得自己能力很强,瞧不上领导,觉得领导所做的决定,这不对那不对。可你要知道,任你能力再强,你也只是他的一个下属,从上下级关系来说,你就必须听令于他。当领导批评时,你要坦然接受,并诚意满满地保证改正,即使你觉得自己没错。这样,就可以让领导短时间内消除火气,等领导心情平复了,再以请教为理由,与领导进行更深入的沟通,表达出自己真实想法。记住,让领导知道情况就行了,不要指望领导去道歉,甚至澄清这件事。
不与小人起冲突。面对小人的挑衅,我们不必过于动怒。因为你的冷静和理智是小人最害怕的武器。宽容是一种美德,也是对付小人的有效武器。不要过于计较小事,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困扰。只有当你展现出大度的一面,小人自然会感到无趣,不敢再轻易招惹你。对付小人,更要有自己的立场和原则。不要因为小人的一两句话就轻易改变自己的想法和决定,只有始终坚持自己的立场和原则,小人才能意识到你的态度和底线。当面对小人的攻击和伤害时,我们可以选择以直报怨的方式回应。以直报怨意味着用正直的方式回应小人的恶行,当小人感受到你的正直和正义时,他们自然会收敛自己的行为。同时,我们也要学会以德报德,对于小人的善意和友好,我们要以同样的态度回应他们,让他们感受到你的宽容和大度。
不与自己做对抗。人生中大多数的痛苦不是别人给你造成的,而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实际上,每个人都会遭受到两支箭的攻击:一支箭是外界射向你的,它就是我们经常遇到的困难和挫折本身;二支箭是自己射向自己的,它就是因困难和挫折而产生的负面情绪。一支箭对我们的伤害其实并不大,仅仅是外伤而已。二支箭则会深入内心,给我们造成内伤,我们越是挣扎,越是想摆脱它的困扰,这支箭就在我们的心中陷得越深。比如,失恋是一支箭,这支箭并不可怕,但因失恋而产生的怨恨、自责和羞愧等情绪,才真正让你难以承受。跟自己过不去,是很多人痛苦的根源。如果你温柔地对待痛苦,痛苦就会温柔地对待你;别人的同情会让自己显得弱小,自我同情则会让我们变得强大。
生活与工作都需要智慧。智慧从哪里来?西方国家有一个寓言故事:一位年轻人向一位智者请教:“请问,智慧从哪里来?”智者答:“智慧从经验中来。”年轻人又问:“经验从哪里来?”智者答:“从正确的选择中来。”年轻人继续问:“正确的选择从哪里来?”“从错误的选择中来。”智者耐心地答到。
如此看来,“吃一堑,长一智”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谚语,更是人们成长和进步的重要法则。我们要通过勇敢面对失败,深入反思和总结,将经验和智慧运用到实践中去,不断地从挫折中汲取力量和智慧,从而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
忽然记起,“智”字也曾当选过“汉语盘点2017”年度国际字。人生需“智”造,让我们读智慧的书,交“智”趣的友,修“智”禅的行,一生与“智”相伴。
- EN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