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早上,看了公众号“杰哥的精致语文”的推文。2024年,杰哥的年度关键词,是“退”。读完了文章,我不由思考:我的年度关键词是什么呢?
自然而然的,脑中浮现出来几个字,第一个出现的是“沉”。我是一个贪婪的人,一个关键词可能满足不了我,所以随即浮上来的“深”、“潜”、“简”、“专”等字也让我难以取舍。最后,还是觉得这个“沉”字最好。第一莫欺心嘛。
这个字,作为生活,确实可以说是我2024年的现状,但作为理想,“沉”、“潜”也好,“简”、“专”也罢,都是我想了大半年但却没能做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又不足以说是年度关键词。那便把这个字再念叨念叨,以作承前启后之用吧。
【沉重】
这一年,我越来越感受到生活与工作的沉重。把我最喜欢的穆旦的《冥想》拿来稍作改编:
“但如今,突然面对着2025,
我冷眼向过去稍稍回顾,
只见它曲折灌溉的悲喜
都消失在一片亘古的荒漠,
这才知道我的全部努力
不过勉强完成了普通的生活。”
至于哪些事让我感觉沉重、到底有多沉重呢?因为沉重所以就不细说了。林清玄在演讲中说,他妈妈告诫他:“辛酸的事少写一点,趣味的多写一点,人家要来读你的文章,是希望在你的文章里面得到启发,得到安慰,得到智慧,而不是说读了你的文章以后立刻跑到窗口跳下去。那这个文章就没有意义。”(本段省略沉重辛酸的内容3000字)
真的很敬佩我认识的大多数带娃女教师,尤其是教语文的。带娃有多苦我目前还不知道,只停留在想象中。但日常教学有多累、班主任工作有多难、科研压力有多大,我是知道的。带娃的她们在教出成绩、管好家庭的同时甚至还能在论文、课题等方面拿出科研成果,我深感敬佩。
【沉默】
人生下来,用一年学会说话,却要用一生来学会闭嘴。这一年,我把微信朋友圈设置从一直以来从未变过的坦荡荡的“全部内容可见”改成了“仅三天可见”,并忍住了99.9%发朋友圈吐槽的冲动。原本幼稚地以为只要屏蔽了部分人我就足够安全,现在终于觉悟,朋友圈也只能是报喜不报忧的宣传窗。偶尔忍不住了,在QQ空间发个说说,看以前的学生一个个给我点赞,我知道在他们眼中我还是从前那个陆老师。我在办公桌上贴了警示字条,告诫自己埋头做,少说话。我好像成长了,但我感觉我失去了更多。(本段沉默地擦去吐槽三万字)
【沉降】
参加工作的第一年,我还能去献血。从第二年开始,我的谷丙转氨酶指数就居高不下,再不能献血了。医生说,谷丙转氨酶指数高,要么是因为喝酒,要么就是太累了。而我是不喝酒的。每年的体检,肺结节的大小、囊肿的数量、甘油三酯的数值和体重都在稳定上升,尿酸和胆红素、转氨酶的指标一直没下来过。2025年,我希望这些体检指标能沉降下来。但也仅仅是希望。
以上三个“沉”,说明我是属“牛皮”的,很难按下去,总想浮到水面上来,甚至还想飞到天上去。沉了,但只沉一点点,但没有完全沉下去。2025年,我想倒空杯中水,沉到海底去。
【沉入文本、沉入课堂】
从教书起,就一直依赖教参和各类名家解读,但自己却几乎没有什么文本解读能力,因而也很怕新课文或解读陌生文本的比赛。
我最擅长的武功,叫做“东鳞西爪功”。已经是在带第二轮初三了,但基本上每一课还都要重新备过,看上一轮的备课稿,怎么看怎么不顺眼……于是又大量地看网上的教学设计、名师的课堂实录,妄图把每个好的设计、好的环节都塞进自己课堂,最后把课喂成一个臃肿而消化不良的胖子。
刚当老师时,总是比老教师上得快。同样的课文,别人三课时我两课时,别人两课时我一课时。现在呢,总是比别的老师上的慢,别人一课时我要一个半课时甚至两课时。固然我现在比以前更重视课堂的“学为中心”、“生为主体”了,但更多的时候更多的原因还是因为我塞了太多的东西进去、自己讲的太多。教研员之前听我的公开课,就辛辣地点评说“陆老师是在批发知识点”。
这一年的三江名师,对丁卫军老师的《梅岭三章》印象深刻。简单,干净,香远益清,不蔓不枝。
这一年在李老师的带领下听了周群老师的讲座,反复听了好多遍,印象最深的词是“一课一得”。备课时、上课前,得明白这节课、这几篇课文,教学目标是什么。不明确目标,就会在备课时把这也塞进去那也塞进去,就会在上课时滔滔不绝地讲。我一直教学生写作文时要“有层次,走向深入”,要“深挖”,不要“东挖一锄头西挖一锄头”、“写了多个点,却都停留在同一个浅显的层面”,但自己却在课堂上犯了同样的毛病。
你看,其实我一直都知道自己的主要问题在哪里,但就是改不了(还是没去改?)
“不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自己如何讲得好,成熟教师备课时总想着学生如何学得好。”
2025,沉下心来,在文字里出生入死,减少对教参、名家解读的依赖。
2025,对自己的课堂做减法,把虚胖的课堂变瘦,变简单,在课堂上把自己藏起来。
【沉浸做自己】
大学时期,有一段时间,我和一个室友关系不太好。原因是他老是在睡前做俯卧撑,一边做,一边发出沉重的喘息声,这声音让我内心烦躁,很是影响我入睡。
其实,剖析自己内心,这不是我讨厌他的真正理由。真正的理由只有一个,那就是嫉妒。嫉妒的毒在我血液里流淌,刺激得我发狂——为什么他能坚持做俯卧撑,锻炼出腹肌,而我却做不了?为什么他能做到的我做不到?我也想要有腹肌呀……
这个室友现在已经成为了一个很优秀的人,这几年他胖过,但现在又有了漂亮的腹肌。而我,从大学到现在,体重只升不降……
我也嫉妒着教学成绩比我好、奖状比我多、各类比赛成绩比我好的同龄人、同行们。为什么人家能有一等奖,我总是二三等奖甚至没奖啊……我也曾“小时了了”,而现在真的“大未必佳”、“泯然众人”了……
我越来越没自信。
我想学别人的风格,学别人的教学方法,学别人的上课技巧,学别人的带班策略……
学着学着,我都快忘了自己本来是什么样子的了。
……
我告诫自己:“别东张西望,沉浸做自己”。但这真的太难了。
其实道理我又都懂……我只能一次又一次劝自己。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六根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
“不是每一朵花都会在春天里开放,也不是每一个人都在同一时区里。”
“本自具足。我也有我厉害的地方呀。”
……
2025,希望自己能够把握当下,活在当下。
学技若死,向道而生。
热爱自己,相信自己,做回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