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9期 听课笔记《小圣施威降大圣》

文摘   2024-12-31 18:06   浙江  

2024年浙江初中语文新课标新教材专题教研

《小圣施威降大圣》

金华市外国语实验学校  金紫薇

导入:今天,我们开始一场经典之旅,关于大圣和小圣,你的阅读经验知道多少呢?我们玩一个开火车的游戏。

教师评价:同学们补充得非常好,昨天金老师也布置了一个作业,让同学们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把二者的打斗过程表现出来,同学们的作业都做得非常精彩,这里我选择了两个作品,等会请作者上台来分享交流一下。

活动一:品·小大之变

 

1:解释导图+我认为通过这个导图可以知道斗法过程以及作者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师评:感谢xx,这也把我们带进天马行空的世界里,这里呢,纠正一个字音,在寥()汀还是寥()汀上,我们字音字形再标注一下。

 

生:

教师:我们看,根据思维导图,我们不仅可以看到二者法象的变化,他还关注到了打斗地点的变化以及打斗过程中主要关键词动词的运用,上天入地,无所不能,时而鹰击长空,时而鱼翔浅底,这是一个想象的世界,那么我想问,想象的世界和现实的世界一样吗?

生:不太一样。

教师:哪里不一样?

生:想象的世界虽然跟我们的现实不太一样,但是它也是基于现实的。

教师:基于现实,但是他等不等同于现实啊?我们看它打斗的场景,在现实生活当中有没有可能发生?有可能发生,但是会不会出现法象的变化?——不会。你的想象虽然源自于现实,但其实是超越,高于现实的。

大家一起读一读这句话

(教师板书想象)

接下来我们就进入到吴承恩给我们创造的登峰造极的世界中,从课文中给我们找一找,你认为在这些斗法的过程中,哪一次斗法最有趣?与你的同桌还有小伙伴们可以分享交流一下,开始吧。

准备好了吗?举手来分享吧,我先请最后那位女生,杨芳。

生:我觉得第五自然段最有趣,趣在法象的特殊,因为前几次孙悟空都是变成动物,但是这一次他变成了一个神……

教师:请坐下,杨芳的分享让我们感受到这一次变化不仅仅十分幽默,而且还感受到二者的性格特征。还有同学要继续分享吗?xxx

生:我觉得第二段大圣变成麻雀,二郎神……读原句,从xxx”这些动词中可以感受到二郎神思维敏捷……。

教师:请坐下,一物降一物,大圣变成了麻雀,小圣就变成俄鹰去制服它,而且xxx关注到了为什么有趣,他关注到了一系列动词的运用。

 

我们也一起来读一读,“大圣慌了手脚……”

教师:好,我们继续来分享交流。

生:我认为大圣变做土地庙,而小圣看破斗法最有趣。“读课文内容,再看语言,那两个动词突出当时的鲜明灵动的画面以及人物形象。

教师:感谢xx同学,让我们看到……。我们看到这段文字,大圣惊而小圣笑,刚才xx同学也告诉我们,这里其实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但是二郎神有没有直接去踢他的门扇,倒他的牙齿呀?没有,有一种英雄惜英雄的感觉。接下来,我们变着法来读一读,我读旁白,我们班的女生读二郎神,男生读悟空。读出一种心心相惜的感觉,同时要读出小圣对大圣的笑,而大圣内心的一种惊慌失措。

(合作朗读)

好,我们继续分享交流,话筒给xxx

生:我认为大圣变做鱼儿,小圣变做鱼鹰最有趣。在小圣眼中,大圣变做的鱼儿错漏百出,这里生动的心理描写把人物形象变动得栩栩如生。原文中急转头,,,刷这个拟声词突出二郎动作之快,可以看出他的毫不留情与机敏。谢谢小包同学,他抓住这两个人动作很快,特别还抓住对仗工整的句子。你看‘似青鹞,似鹭鸶,,”两个人都变了个四不像,而且心里互相猜,也十分有趣。

那我们这里可以给人物的心理活动加一个感叹词,来揣摩一下人物的心理世界,

跟你的同学对读一下试试看吧。

师:哪一对同桌想来尝试一下?

生读

师:嗯,一下子就变了,刷的啄一嘴。再来一组。

生读:

师:感谢二位的精彩演绎,请坐。那么在这个大圣变法的过程中,我们知道无论大圣变作什么样的模样,小圣总能抓住时机,一招制服,也同是变做法象。

但是大圣变做什么法象之后小圣就不再变化了呢?有没有关注到这一点?

生:大圣变作花鸨的时候小圣就直接变原身,花鸨是在动物世界是至贫至贱的一种动物,它和鸡鸭鱼交配,所以二郎见他变作这种动物就直接变做原身。

教师:好,请坐。原文中可以看出二郎神看见小圣变作花鸨他就不再变化了,从这里可以看出二郎是个怎样的形象啊?手举起来说。

生:可以看出二郎神的性格十分高傲,因为他不屑与这种至淫至贱的动物打斗了。

师;这种变化可以说对二郎来说杀伤力不大,但是对一个神来说侮辱性很强。


好,那么一个桀骜不驯孙悟空的形象和一个自视清高、身份高贵的二郎神的形象也就呼之欲出了,而且在斗法过程当中,我们同学也关注到了无论悟空变成什么样的物象,二郎就去压制他,这个在自然界当中叫做什么?

生:食物链。

教师:是的,他们的每一次变法都印证了一物降一物,相生相克,而且两个人物在打斗过程中表现出的都是我们人类社会所有的形象和心理,因此,想象是基于现实。

(板书:基于现实)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去了解作品当中的想象去了解一次又一次的妙趣横生的斗法过程,接下来就请同学运用想象,小组合作,把你认为最有意思的想象变成一个课本剧片段。

教师:哪个组先来展示?

生(演绎):一人当旁白,其它三人扮演大圣、小圣和将军(大圣变庙的片段)

教师:谢谢大家的精彩演绎,那么我们根据屏幕上的评价量表,从表演的角度根据评价量表给这个小组进行评价吧。

教师:请坐下,谢谢你的评价。有没有要提升的地方?

生无回应

教师:我讲一个点哦,我们表演的时候除了记住一个点外其实可以更更加的放开一点。好,再请一个小组。

生(演绎):小组8个人扮演第八段。师:谢谢这组同学,我们也根据评价量表来给这个小组的表演做一个评价吧。

教师:谢谢这两个小组的精彩表演,那么课后呢,其实我们都可以再完善一下。我相信接下来的课本剧演绎中都可以更上一层楼。

好,那我们回归到标题本身,小圣施威降大圣,刚才我们以及看到了小圣其实已经被二郎神以及梅山六兄弟围住了,小圣最终是降服了大圣,那我们再辨一辨。

小伙伴们讨论交流一下。

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经验,可以联系《西游记》的整本书,可以根据文中的故事情节来说。

生:首先小圣的法象是大于大圣的,而且小圣的法象是克制大圣的法象。

教师评价:我们刚才都关注到了法象,而xx同学更进一步,关注到小圣的法象大,而大圣的法象小,每一次都能够以大制小,这是从法象上来的。还有没有别的发现呢?

生:我认为大圣原来是有一群妖猴相助,但是妖猴被天兵天将打得落花而逃,所以心态上不如小圣。小圣还有眉山六兄弟和天庭相助,小圣能在大家齐心合力之下降服大圣。

教师:我们看课文一开头就说了,大圣心慌而走,他心系花果山的妖猴,已经无心恋战了,再加之二郎神有非常强大的盟友,因此小圣被降服。

补充得非常好,还有没有要补充?

生:我认为小圣能够降服大圣还和两人的性格有关,一开始大圣变这些动物,其实可以看出他有炫耀玩弄的意味在,有一些孩子的心理,而小圣更加成熟,因此小圣能够降服大圣。

教师评价:xx认为,小能够胜大,应该是心性上的问题而并不仅仅是法术变化上的问题。刚才xx同学手一直举在这里,请你来补充,

生:第一点是因为齐天大圣是自封的,而小圣这个称号是公认的。第二个是因为大圣在建庙宇的时候他的尾巴是放在后面变成一根旗杆,他在旗杆那边也总是露出破绽,西游记后面,平底山莲花洞和xx国,他的变法也是有漏洞的。悟空他终究只是妖,而二郎神才是神。

这位同学还勾连了其它章节。总是有破绽,还有其它观点,大圣是自封的,而小圣是公认的。那我们从文中看看,为什么小圣是自封的?

在整个打斗过程中,二郎神怎样称呼大圣?

生:

教师:这是二人在本质上的区别,其实还有心性上的不同,我找了两则材料,也许能做一个很好的补充和呼应。

刚才xx同学的补充很到位,他说为根究底悟空是妖而二郎神是神。

从这两则材料可以看出,他其实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圣,此时的他还是猴性十足的。

那么通观整部西游记,我们来看一下,大圣对于二郎神和自己的称呼有没有变化呢?你们发现了什么?

教师:对二郎神有一个变化叫前倨后恭,那对自我的认知呢?生:由骄傲自大变成谦虚。

教师:他是不是始终觉得自己是一只妖?从心性上有没有变化。我们看到悟空的成长其实已经肆意心性的人了,我们看到大闹天宫、龙宫夺宝,然后呢大闹地府,接着又经历了一个定心的阶段被压在五行山下五百年走上了西天取经的修心之路,我们看到悟空从大我到小我最后到无我,完成了自己心性上的精神世界里的升华。

其实我们每个人也一样,不断在挫败中认识自我,超越自我,因此想象最终的目的就是反映现实。

当然每个人在前行的路上都是自己的孙悟空,希望你们在前行的路上能够不断的觉醒不断的成长。遇见那个最好的自己,下课。

在专家点评环节中,湖州市教育科学研究中心的邹国强老师围绕“课程教学”“实施策略”“教学改进”三个维度对金老师的课进行点评,肯定了这堂课素养导向、由单篇到整本书阅读的设计理念。



浅浅的脚印
因热爱而不断摸索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