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刚上过《皇帝的新装》,对于情节“重复中有变化”这一特点。重复,是否是丰富?变化,有什么意义?
今天继续读美国的R·布鲁斯·威廉姆斯的《高阶思维培养有门道》。读的是第二章“发展丰富性”。里面就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内容摘录
第二章 发展丰富性
一、走进丰富性
(一)什么是丰富性。
1.丰富性意味着多样性、多重视角,以及宽广的范围。
2.丰富性的另一个侧面:真、美、善,丰富性引领我们进入广阔的艺术领域。
3.丰富性指向品格、道德和价值观。
高阶思维对帮助个体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非常重要。
(二)多元化的财富。
社会在变化:经验多,交往多……多元化。
在学校,教师越是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思考,并看见学校内部本来就存在的多元背景,就越能帮助学生应对真实的世界。
教师能更多地看见课堂种学生的多元化特点。
教育不能像均码衣服适合所有身材。自己需要大幅度调整教学的内容、方法,并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鼓励学生通过多种不同方式来展示对知识的真正掌握。
当课堂中学生的多元化特性得到恰当的重视,不同学生之间便能激发彼此的思考。
(三)真、美、善的力量
对于重要的人生问题、社会焦点,教育工作者应该善于提问,促使学生探索发现自己的答案,而不是提供因循守旧的所谓正确答案。
教师需要帮助学生锻炼他们的高阶思维能力,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在“真、美、善”做出不同的抉择后会有怎样不同的结果。
任何文化如果做不到传承它所选择的真相、美好以及良善的行为方式,就将不复存续。
一个人正是通过参与音乐、戏剧和雕塑等活动,得以有机会体察并抉择何为真、美、善。
(四)品格、道德和价值观的深度
一个人需要运用高阶思维,才能建立稳固的品格、道德和价值观。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不能只是让学生读书或背诵伦理道德准则。
我们应该把文化素养、技能、学科知识作为工具来掌握,以深化我们对重要问题或议题的理解。
学校成为学生探讨重要问题的安全演练场,提高学生以批判性视角审视这些问题的能力。
二、生活中涉及丰富性的问题
要让思维具有丰富的特质,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一些与生活有关的问题:
•我的人生如何才有价值?
•我的人生如何才能变得充实?
•我的人生如何才能给他人带来积极的影响?
•我所做的一切能如何提高我的生活质量?
三、理解信息——分类、整理、排序
(一) 策略描述
运用分类、整理和排序技能来处理信息,组织信息,进行分类,判断信息的优先级,以理解信息本身及信息传达的含义。
分类指把信息组织成若干个集群,并给这些集群命名。
整理指把眼前的信息同其他相关信息进行聚集。
排序指判断信息或信息集群的优先级。
分类、整理和排序都是用来理解眼前信息的方法。
(二) 与丰富性的联系
学生通过对所学内容进行分类、整理和排序,能够看到学习内容的全貌,体察到学习内容的丰富性内涵。这有助于学生自己提出关于学习内容具有什么价值的问题,理解所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
(三) 教学提示
人类的大脑很难记住一堆互不相干的信息,因为一堆互不相干的信息看起来没必要记住。分类、整理、排序,其实就是探索所学知识价值和意义的过程,这就能汲取学习材料的丰富内涵。这为学习和记忆创造了良好条件。
(四) 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提问
要锻炼学生的分类能力,可以让学生对一些材料进行分群、分组,并对分出的类别命名。
以下这些问题有助于学生完成分类、整理和排序任务:
•这些事件或信息可以氛围五个或六个类别吗?如何分?
•你会给这几个不同的类别分别取什么名字?
•你如何进行分类,以保证每个类别具有各自的独特性?
•哪些类别(集群、小组)之间具有某种联系?
•关于这个议题,按照影响程度或重要性大小,你可以对这些不同的类别进行怎样的排序?
(五) 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1.矩阵是对材料进行分类和整理的最有力工具。
当一列中出现了两个或三个数据时,就可以拟一个标题。不同类别之间找共性,创建二维矩阵。
矩阵,会揭示出信息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有助于促进学生的学习和记忆。
矩阵,还能够展现出学习材料的丰富多元,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排序阶梯也很有帮助。
四、概括洞察——视觉化、想象
(一) 策略描绘
视觉化即一个人在头脑中真实地看见被描述事物的能力。
想象,指一个人在头脑中创造出全新的事物的能力。
视觉化和想象两种思维技能,都涉及在头脑中产生具体真实的画面。
这些画面生动地出现在人的头脑中,但人们在此前的生活中并未亲眼见过这些画面。
视觉化者在自己的头脑中清晰地看到学习的概念或者朗读的文字有关的相关画面。
想象者在绘制头脑中画面时,可能会用一些已经存在的元素,但最终完成的画面是全新的。
作用:通过在头脑中绘制画面,我们就能够吸收和处理字面信息,并将其转化为视觉信息,或者按照全新的方式将信息拼接组合。学生能够组合,意味着已经能概括出自己的观点。
(二)与丰富性的联系。
视觉化和想象的思维技能属于概括洞察层面,它们能够将词语和抽象概念转化为具体画面,展示出其中的丰富内涵。这种思维不拘囿于已知范围,而是更进一步,产生全新的图景,创造出丰富的延伸意义。
视觉化和想象,这个层次的思维交互,把丰富而复杂的理念转变成实际、真实、可视的形象。在开展视觉化和想象之前,概念的丰富内涵看起来极为抽象和不可捉摸,而这两种思维技能可以揭示出概念蕴含的丰富特质。人们一旦看到视觉化和想象思维技能的作用,通常都会受到激励和鼓舞,并借用这两种思维技能完成他们之前认为自己做不到的壮举。
(三)教学提示
鼓励学生练习这两种技能大有裨益,能有力地促进真正的学习。这两种思维能让学习内容变得鲜活起来,深化学生的高阶思维过程。
(四))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以下问题和提示语,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视觉化和想象技能:
●如果当初故事中的人物选择了另一条路,后来会发生什么?
●基于目前的情节发展,后来会发生什么?
●画一幅画,劳表达正义、自由或多样性。
●如果南部联盟赢得了美国内战,美国人的生活会有什么不同?
●畅想一下,10年后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
(四)借助图形组织器展开高阶思维。
双T图形组织器能很好地锻炼视觉化和想象思维技能。
五、发现应用---创新、创造、发明
(一)策略描述
创造、创新和发明技能,是学生在掌握丰富材料后产出新事物时表现出的能力。
1. 创造思维技能适用艺术领域。学习了技法受,去创造出一个作品。
2. 创新源于发现了某个特定的需要,并通过某种方式运用工具来满足这个需要。
3. 惯常的解决方案不再奏效,发明就有了用武之地。
只有擅长应对复杂性和内容多元化的大脑,才能发挥出这三种思维技能。
(二)与丰富性的联系
创造、创新和发明是将许多信息、概念和方法混合组织起来,直到出现新的事物。一个人越擅长处理多远化的观点和方向阀,就越有可能给出创新的解决方案。
创造、创新和发明能够扩充思维的边界和体验范围,使其具有更加丰富的内涵。
(三)教学提示
不同的大脑有不同的运作方式。借助学生了解什么行为能够促进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多元智能)。
(四)可用于发展思维技能的问题
教师有时提出比喻式的问题,比喻能让大脑在不同事物中发现共性,从而建议一种全新的联系。鼓励学生跳出条框进行思维的问题最好。
●如果你只有x、y、z,你如何创造出a、b、c?
●你可以用什么比喻句来向别人解释这个概念?
●得到这个结果还有哪些替其他的方法?
(五)借助图形组织器开展高阶思维
灯泡图形组织器有利于学生找出各种可能得解决方案,并从中选出最具创新性或者最有帮助的解决方案。在灯泡中间,写下问题,然后在灯泡外面的辐条上写下可能得解决方案。头脑风暴。
为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加强教学交流与合作,我校组织了一系列教研活动。旨在通过集体备课、教学观摩等方式,为教室搭建一个资源共享、经验交流的平台,从而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持续发展。
回到最前面的问题。
童话中的重复中有变化,其丰富性该如何解答,你能找到答案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