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26期 韩丽芬专栏 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词整合阅读

文摘   2025-01-07 09:00   浙江  


一蓑烟雨任平生

——苏轼词整合阅读

(江城子·密州出猎、 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定风波)

初中三年语文教材选录了苏轼的多篇作品,包括《记承天寺夜游》、《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江城子•密州出猎》、《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可见其重要性。《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多处强调要让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九下正好有两首词需要学习,因此就将苏轼的期中三首词进行结合,对苏轼的词进行了整合阅读。


01

知人论世

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眉州眉山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唐宋八大家”之一,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

苏轼的一生,是奔波的一生,他一辈子没在政治上得意过,仕途坎坷,屡遭贬谪,曾到各地为官。

结合苏轼的人生轨迹图,我们选取对苏轼人生有重大影响的密州、黄州,循着苏轼的足迹,走进苏轼的世界。

02

词中探情

2.请大家结合课下注释,分享对这首词的理解。

提示学生:选取一句,先翻译语句,再谈自己的理解。

4.学习探究:通过学习《江城子·密州出猎》,可以看出苏轼怎样的精神品质?


有人说,苏轼和苏东坡其实不是同一个人,同学们认同这种看法吗?让我们走进黄州,这个让苏轼成为苏东坡的地方。

2. 通过学习这首词,你感受到了苏轼到黄州第二年时的什么心情和人生追求?

 

  苏轼的这种因被贬谪而孤寂落寞的心情会不会贯穿他的整个黄州时期呢?让我们学习《定风波》,探一探苏轼内心是否发生了转变。

2.结合课下注释,谈谈你对这首词的理解。

3.结合具体的词语或句子,说一说,你从中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苏东坡。

请用“我从_________(词语或句子)中,读出了一个(          )的苏东坡”为句式,说一下自己的感悟。

4.学习探究:通过学习这首《定风波》,可以看出苏轼具有怎样的生活态度?

5.比读:在《定风波》与《江城子•密州出猎》这两词中,作者表现出的人生态度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经过比读,可以让学生明白苏轼虽然一贯的积极乐观,但是在历经了政治上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平民生活。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之后的大超越。这也反映出了苏轼的人格境界,应该说苏轼的一生基本上达到了这一境界。


03

学词悟心

1.苏轼把苦难研成墨,他把贬谪当作笔,挥毫出一首又一首豪放旷达的词章。我们可以从上面三首词中感受到丰富的苏轼形象。请用“从(          )句中读出了(         )的苏轼”的句式来说一说。

2.你从苏轼的人生经历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浅浅的脚印
因热爱而不断摸索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