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2期 王兴专栏 | 天神移山

文摘   2025-01-13 07:01   浙江  

前日里有学生给我看她写的神话故事,觉得颇有意思。

其文如下:

天神移山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流传着许多关于山川与神灵的传说。其中,有一座名为太行,另一座名为王屋,这两座大山巍峨耸立,横亘在中原之地,使得南北交通受阻,百姓生活困苦。

愚公目睹了太行、王屋二山给乡亲们带来的苦难,便立下宏愿,要移走这两座大山,为子孙后代开辟一条坦途。

愚公带领着他的子孙后代,以及乡亲们,开始了艰苦卓绝的移山工程。他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用铁锹、锄头,甚至是双手,一点点地挖掘着山石,搬运着泥土。愚公的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大家都齐心协力,不畏艰难,勇往直前。他的决心和勇气感动了天地,连天帝都为之动容。

天帝派遣了两位神将,分别手持巨锤和神斧,来到了人间。他们挥舞着巨锤和神斧,向着太行、王屋二山劈去。只听“轰隆隆”一声巨响,两座大山瞬间被劈成了两半,碎石纷飞,尘土漫天。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这两座大山被劈开后,竟然又神奇地重新组合在了一起,还是稳稳地耸立在那里。最后,天神只好把它们搬到了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便形成了今天的崇山峻岭。而原本被大山阻挡的中原地区,则变成了一马平川的华东华北平原。


阅读之后,我肯定了她的创举:

“你想用这个神话来解释为什么祖国西南西北崇山峻岭而华北华东是大平原,是吧?可见你是把语文学生语文学习和地理学习结合起来了。我觉得很有意思,也很有水准!”

“老师,如果要改得更好,怎么改?”她期待地看着我。我知道我脸上任何表情变化都会被她觉察。一个优秀的学生,往往就是这样聪明,她会敏锐洞察一切,并从中学到东西。

“如果也像《愚公移山》一样去增加些人物对话,并让情节更具体曲折些,可读性就更强些。”我真诚地说。

她高兴跑回座位,开始改起来。我知道,什么是“响鼓不用重锤”了。结果,当晚十一点,她妈妈给我发来了修改文。也分享如下:



天神移山

在古老的华夏大地上,太行山与王屋山如同两位沉睡的巨人,阻挡了南北的畅通。自愚公移山感动天帝,天帝让夸娥氏二子搬山之后,放山的地方因为忽然出现两山,再次阻挡人们出行,又成为当地百姓心中的痛。

愚公的子孙,肩负着先祖的遗志,坚持要对自家的行为负责,决定再次挑战这两座巨山。然而,他们的行动却遭到了来自各方的阻挠。

一日,愚公的子孙正带领百姓们在山脚下开凿山石,突然,一阵狂风卷来,尘土飞扬。只见一位身披黑袍、手持铁杖的神秘人物出现在众人面前。他自称是山神使者,警告他们不得再动这两座山。

“愚公已逝,你们何苦再为他人的梦想付出代价?”山神使者冷声道。

愚公的子孙毫不畏惧,挺身而出:“先祖之志,不可违。我们誓要移山,为百姓开辟一条坦途。”

山神使者冷笑一声,挥动手中铁杖,顿时山石滚落,阻挡了众人的去路。一场人与神的较量,就此展开。

另一边,质疑移山的人也在暗中活动。他们找到了当地的巫师,企图通过巫术来阻止移山工程。巫师在夜间施展邪术,使得移山的人们心生恐惧,纷纷退缩。

然而,愚公的子孙并未因此放弃,依然坚持挖山不止。天帝被他们的诚意所打动,决定亲自下凡,解决这一难题。他化作一位慈祥的老者,降临到人间。他提出了一个巧妙的解决方案:将太行、王屋二山移到中国的西南和西北地区,为百姓开辟一条新的道路。这样既能解决交通问题,又能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然而,山神使者与巫师并不愿意轻易放弃。他们联手施展法术,企图阻止天帝的行动。天空中乌云密布,电闪雷鸣,一场惊天动地的对决即将上演。只见天帝微微一笑,挥动手中的权杖。顿时,一道金光闪过,将山神使者与巫师定在原地。他们面露惊恐之色,却动弹不得。天帝命令天神施展神通,将太行、王屋二山移到了西南西北的无人地区。然后,他手杖一指,一条平坦大道出现在眼前,南北交通从此变得畅通无阻。

忽然青云飘飞,天帝飞身而上,云朵里传来深情的声音:“你们要继续发扬先祖的遗志,为百姓谋福利,但也要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再去搬山了!”

愚公子孙们伏地叩拜,百姓也燃香祈祷。从此,太行、王屋二山成为了中国西南和西北地区的守护神。它们屹立不倒,见证着华夏大地的沧桑巨变。而那条新的道路则成为了连接南北的纽带,使得华夏儿女能够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一起,共同书写着中华灿烂文明的辉煌篇章。



 好吧!这个设计让我似乎看到了《哈利波特》的影子。不过,情节因果上还真能自圆其说。巫师的出现山神的执拗,让我不禁哑然而笑。我知道这个表情肯定被她捕捉到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对话有了,情节曲折了,可读性更强了,这不是大大的进步么?

各位,如果要改得更好些,还应该给出怎样的建议?神话创写还需要遵循哪些原则?


END


浅浅的脚印
因热爱而不断摸索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