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5期 韩丽芬专栏 春节申遗成功,你准备好应考了吗?

文摘   2024-12-17 09:00   浙江  

12月4日,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全球影响力和独特魅力。了解春节的相关知识有助于中学生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文化自信,提高核心素养。

临近期末,我们来做个大胆的猜想,如果期末考试要考“春节”,会考哪些内容呢?


字词

1. “礻”字旁的字,如祀、神、福、祈、礼、视、祖、祥等。

“礻”是“示”作偏旁的变形,音同“示”。“示”是“神”的本字。从“示”的字,一般与神(包括对大自然的崇拜活动和心理)有关。



2.年

如出示“年”字的不同字体的写法来考察汉字的形体演变及各自特点。

文化常识

1.二十四节气

《传统廿四节气歌》

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

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每月两节不变更,最多相差一两天。

上半年来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2.春节习俗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灶王爷上天”之日。

腊月二十四:掸尘扫房子,扫除日。

腊月二十五:推磨做豆腐。传说玉帝会下界查访,吃豆腐渣以表清苦。

腊月二十六:杀猪割年肉。

腊月二十七:宰年鸡、赶大集,春节所需物品都在置办之中。

腊月二十八:打糕蒸馍贴花。古人以桃木为辟邪之木,后被红纸代替。

腊月二十九:上坟请祖上大供。

大年三十: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二天。

大年初一:金鸡报晓。晚辈给长辈拜年,长辈给压岁钱。

大年初二:金吠报春。亲眷人家去拜年,东家留吃饭、西家排酒筵。

大年初三:肥猪拱门。女婿女儿回娘家拜年。

大年初四:三羊开泰。灶王爷要查户口,恭迎灶神回民间。

大年初五:艮牛耕春。五路接财神,东西南北中,财富五路通。

大年初六:马到成功。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

大年初七:人寿年丰。摊煎饼吃七宝羹,安顿身心,休养生息。

大年初八:放生祈福。众星下界之日,制小灯燃而祭之。

大年初九:玉皇天诞。是主宰宇宙最高的神,人们都会举行祭典庆贺。

大年初十:祭石感恩。有天还有地,人畜房米麦百谷都生地。

正月十一:祭奉紫姑。古代女性把她奉为弱女子的保护神。

正月十二:搭建灯棚。元宵节将近,做元宵赏灯的准备工作。

正月十三:灶下点灯。预放元宵,自十三日起,巷陌桥道,皆编竹张灯。

正月十四:临水娘娘诞辰,又称“顺天圣母”,是拯救难产妇女的神仙。

正月十五:夜照田蚕(神)。观颜色判断一年的丰歉,后演化为元宵节观灯。

3.春联

利用对联的相关知识,进行春联的配对、张贴,或者补写上下联等。

对联知识:字数相等、词性相对、结构相应、节奏相和、平仄相协、意义相关。

春联张贴:上仄下平、自右而左

春联举例: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

               和风吹绿柳,时雨润春苗。

               楼外春阴鸠唤雨,庭前日暖蝶翻风。

               五湖四海皆春色,万水千山尽得辉。



古诗

1.关于节日的古诗填空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2.诗歌鉴赏

如同主题比较(可从意象、情感等角度比较赏析)

除夜作    

 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除夜         

宋·文天祥     

乾坤空落落,岁月去堂堂;

末路惊风雨,穷边饱雪霜。

命随年欲尽,身与世俱忘;

无复屠苏梦,挑灯夜未央。


阅读

可选取与春节有关的文章,如描写春节的散文,涉及春节的小说等。如梁秋实《过年》、老舍《北京的春节》、丰子恺《过年》等。考查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分析和概括能力,尤其是对春节所蕴含的情感、文化意义的理解等。


写作

1.小作文

①说明类:结合蛇年春晚标志“巳巳如意”图,解读背后的文化内涵

“巳”化为灵蛇,代表生生不息

 “巳巳如意,生生不息”承古拓今,饱含深意。巳,象征着阳气巳出,阴气巳藏,万物见,成文章。而将两个“巳”字对称摆放,则恰似中国传统的如意纹样。双巳合璧,事事如意,这是乙巳蛇年与如意之间吉祥曼妙的创意链接,饱含喜庆美满的家国祝福,更彰显着中华民族精神根脉生生不息的时代力量。


②观点表达类:给出一个话题,进行观点表达,并给出一定理由。如春节申遗成功,有些人认为过年放鞭炮可以全面放开,你怎么看?

2.大作文

关于过年、春节等的作文,记叙类、议论性皆可。




浅浅的脚印
因热爱而不断摸索前行!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