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49岁的风吹过。
最近我回老家了,我妈妈今年73岁,她患有类风湿,腿脚不利索。
我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抽点时间回来陪伴她。
一回家,我就从“我自己”变成了小镇上一个小老太太的女儿“翠花”。
这段时间,我就写写“翠花”的日常吧
晚上,我给我妈擦身。
她今天没有出门打牌,中午到了饭点她拄着拐棍回来,我问她:“妈妈,您今天没打牌吗?”
她摇摇头说:“不打,不打,天天打受不了。”
昨天她打完牌回来“电量不足”,坐在椅子上看电视,不到十分钟就睡着了,她醒来直叫冷,还说两个肩膀痛。
打麻将一坐就是一天,茶馆的椅子、桌子五花八门,好多椅子就跟垃圾堆里捡出来的一样,四只脚用绳子胡乱绑着,保证它不散架就行了。
有一次我给我妈送饭,看到她,倦着身子坐在一张没有靠背,特别别扭的凳子上,我跟她讲:“妈妈,以后去茶馆带个椅子去吧,我看您坐的那个椅子不舒服,带个舒服的去,放在茶馆,每次您自己坐就可以了。”
我妈瞪了我一眼,说:“哪有带凳子去茶馆的,人家坐得你就坐不得,你带过去了,别人也会拿来坐。”
总之,我妈一到了打牌的时候,就是“忘我”的状态,这外在的条件,一点也不重要。
但是,她的意识没有感知,不代表她的身体也没有感知啊。
在逼仄又高低不合适的椅子上坐着打一天麻将,她的肩膀和脊柱是受不了的。
她把这种不舒服都归结为外界,她觉得缺乏一个“长期在身边服侍的人”。我一边给她擦身,她一边叹气说:“我要是多生一个女儿就好了,这个女儿,我不给她读书,让她嫁到附近的农村,我老了身体不好就让她来服侍我。”
我说:“那不用生啊,堂妹不就是吗?您让她来服侍你啊。”
我妈摇摇头:“那不是亲生的。”
我笑着说:“不是亲生的,不能情感绑架,只能花钱,你又舍不得花钱是吧?”
“养大一个孩子也不容易啊,也要花钱花精力啊。”
我妈说:“只给饭吃,又不读书,有什么不容易的。”
嘿,老太太昨天还把我们如今的“幸福”全算在她的功劳上,说她自己三观正,培养得好,我们才有今天的生活。
这会儿又说养一个孩子啥也不用,只给饭吃就行。
您老当是用剩饭喂只小狗呢。
我呵呵一笑:“好像您年轻的时候,要求不是这样的,您希望我们饱读诗书,镇上的第一还不行,还得县上的第一,最好能考到清华北大去,怎么,现在这个标准又变了?”
我妈说:“你们读书再厉害,考得再远有什么用,还不如一个大字不识的女儿。”
我说:“您是希望一个大字不识的女儿生活无着落天天依附在您身边,成为您的胳膊您的腿,完全受您控制 。”
我妈经常叨叨我姨婆的女儿没文化,我姨婆病了,她在病塌前服侍了两年。她也经常用这个例子来敲打我妹妹,表达她的期待。
可是我姨婆的女儿照顾妈妈是有前提的,这个前提就是我姨婆的儿子开了一家汽车修理厂,他给了钱,请着他妹妹来照顾妈妈。
我跟我妈笑嘻嘻地说:“别说什么没文化的女儿了,这儿现成有一个有文化没工作的女儿,把你的工资存折交出来,来,我来照顾您。”
我妈说:“那怎么能行?”
我“厚颜无耻”地说:“你要觉得我亏了,再让我弟给我补点钱呗。”
我妈摇摇头说:“你这不是照顾我的人。”
我说:“这是嫌我照顾得不好?花钱就不愿意请我这样的?那是因为现在照顾你是免费啊,要是给了钱,我当一份工作来做,肯定让雇主满意。”
我妈摇摇头说:“我不能那样,那样太自私了,我怎么能把我的女儿绑在身边呢。”
“你还有你的家庭,你的生活呢。”
我笑着说:“你看,您马上醒悟了。”
“您需要的不是一个没有文化的女儿,你需要的是一个既能满足你的需求,又能满足你的欲望的女儿,至于这个女儿她是不是人,是不是活的,都不重要。”
“你要是真有这么一个女儿,你可能跟姨婆一样,早就生活不能自理了,靠自己不好吗?还非要把自己交给一个根本不存在的女儿。”
我妈叹了口气:“哎呀,人就是容易有了这个又想那个,人家谁不羡慕我的儿女个个成器。”
我嘻嘻一笑说:“妈妈,我给您讲个故事。”
“有一个总统当选不久,记者去采访他的妈妈:“您有一个当总统的儿子,你一定十分自豪。”
这位妈妈说:“是的,我为我的儿子自豪,不过我还有一个儿子,也同样使我感到自豪,他现在正在地里挖土豆。”
我说:“这个故事本来表达的意思是这个母亲很平等,没有用世俗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孩子,对孩子是真正的无条件的爱,但是我观察到您想要的生活就是这个总统母亲的生活,一个孩子满足你的虚荣心,权力欲,另一个满足你的生活所需,照顾与陪伴。”
我说:“您听过一句话没有,孩子很优秀那就报效国家,孩子很平庸那就承欢膝下。”
我妈笑起来,说:“对,对,优秀的孩子报效国家,你妹妹的儿子将来就是报效国家的。”
提起我妹妹的孩子,我妈就眉开眼笑,马上把身体的不适,内心的不满意全放到了一边。
这个南清华即将毕业的硕士生大大的满足了老太太的虚荣心。
我给老太太擦干脚 ,给她穿上拖鞋,扶着她走出洗手间,然后给自己找衣服洗澡。
控制欲强的老人一旦身体不适了,就更容易触发那个内心的黑洞。刚才的那个满嘴歪理的老太太,真是让人不寒而栗。
天下竟然还有希望自己的女儿过得不好,依附她的妈妈。
我用插科打诨的方式一次又一次的让我妈直面她内心的冲突,面质她自己的欲望与需求。
无论我妈说什么,在我这儿已经搅不起波澜了,我已经把她当作一个老年人心理研究对象了。
她说什么我都是好奇的,想一探究竟弄清楚,她为什么会这么想。
至于她表达出来的那部分,我能够做到的,就行个“举手之劳”,做不到的,就“一笑了之”。
我对现在的自己很满意,比起我妈心中期待的那个“女儿”,我更愿意成为“我自己”。
给老人用的取暖器,还是选这种好,每天我给我妈擦身的时候,就会打开它,我妈早上起床穿衣服的时候也会打开这个取暖器,她不喜欢吹暖风的,就喜欢这种暖光照在身上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