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49岁的风吹过。
最近我回老家了,我妈妈今年73岁,她患有类风湿,腿脚不利索。
我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抽点时间回来陪伴她。
一回家,我就从“我自己”变成了小镇上一个小老太太的女儿“翠花”。
这段时间,我就写写“翠花”的日常吧
初六,老家的天气彻底的放晴了,我还是觉得冷,邻居有户人家娶媳妇,大清早的鞭炮与焰火齐鸣,吵得人睡不着。
天气冷,又不想起来,主要是没有起床的动力,起来不知道要干点啥。
队友倒是睡得挺香的,邻居家的炮杖一点也没有影响到他。
我七点多实在憋不住了,穿衣起来,准备上洗手间,结果婆婆把一大堆的衣服,床单全部泡在洗手间里,坐着小凳子有一下没一下的搓洗。
真是很无奈,跟她老人家沟通过好多次,让她用洗衣机洗,她就是不肯。
嘴里说是怕浪费水,但实际上并不是。
他们的电视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开着,只用摇控器开关,跟他们说这样费电,也容易损伤电视机,但他们充耳不闻我行我素。
公公婆婆非常的固执,他们的习惯如同泰山一般难以撼动。
沟通多次,我也无法了解他们不愿意用洗衣机的真实意图,他们不说真话,惯性使用掩饰性的理由,让我这个不是亲生的“亲人“经常懵圈。
我到洗手间看了一眼,婆婆就吩咐开了:“你去拿个桶上来。”
我知道,我只要听她的去拿个桶上来,就会有一系列的活计上身。
她知道我是个善良的人,还有习惯性愧疚的毛病,所以她很擅长用“愧疚”来绑架我。
这么冷的天,这么一大堆衣服,她还喘着粗气,我怎么能忍心让一个八十岁的老人来手洗床单和被套。
并且她还说道:“这个床单是你儿子床上的。”
看,我的儿子必须由我负责吧,怎么能让奶奶负责洗床单呢。
哎呀,我感觉我的身体即将被她的摇控器打开,接受她的指令了。
我赶紧跑上楼,洗手间也不上了,准备憋着。
我妈也喜欢摇控我,但是我妈摇控我的时候,她会直接的发指令,并且我可以拒绝。
但是我婆婆总是在我面前演苦情戏,让人不知不觉就上了套,变成了一个牵线木偶随她指挥了。
我儿子的床单是应该由我来洗,但是我又不能决定什么时候洗,用什么方式洗,这不是很冤吗?
婆婆平时跟我公公两人在家从来不洗衣服,不煮饭,妥妥的女王范,可是只要我一回来,她马上就拿出一堆的衣服在二楼洗手间忙碌起来。
有一年,她还用热水搓了两把,直接吩咐我拿到一楼去用冷水给她清洗,我拿到一楼准备用洗衣机洗,她死活不让,我赶紧跑了,大冬天的用冷水洗,这是把我当她家的童养媳么,我可受不了,直接把衣服一丢跑了。
有了昨天上午在厨房操控我的爽感,她老人家今早又信心满满的准备再来一遍。
我只能躲。
一来是婆婆不是妈,她不可能在乎我的感受,她更在意的是操控感,总想试验一下“媳妇“这个工具好不好用,二来是婆婆的认知跟我妈比真的不是一个层次。
婆婆的潜意识更深邃更黑暗,不让人靠近无法触碰。她的控制器简单粗暴,不拿人当人看,她的规则很简单:我要控制你,你不服我就去死。
我其实不怕她死,说得没良心一点,她又不是我亲妈,死就死呗,我又不缺妈。
但是,作为一个有点良心又有点自恋的人,要是真因为一句话,老人寻了死,我是不是得在漫长的人生中有一段无法摆脱的自责感。
算了,也就只能躲了。
我妈呢,她使用我的时候也有点忘乎所以。
但是,只要“女儿”这个工具大声喊痛,她就会立马意识到自己过分了,马上停止操控。
我走回了房间,队友问我:“咋啦,大小便不能憋着呀。“
我说:“我还能再憋一会儿,你妈在洗手间洗床单呢,她开始苦情戏了,我撼动不了她。“
队友腾的一下起来,冲进洗手间,三下五除二的把澡盆里的床单搬到一楼给她放进了洗衣机。
说来奇怪,一物降一物,只要是儿子出面,婆婆立刻无条件的服从,也不拦着儿子用洗衣机了。
我偷偷在房间观察情况,一看婆婆走出了洗手间,就准备下去,结果她出了洗手间,折回房间,又拿了一件衣服塞进洗手间的澡盆里。
不得不说这老太太精明得狠,八十多了,捍卫起自己的利益来是一点也不含糊,一看儿子来管洗衣服的事,她赶紧把要洗的衣服全拿出来了。
上完洗手间,我赶紧又回到房间。
少出来露面还是安全一点,免得又被老太太不知不觉的绑架了。
昨天说到家里十几个锅的事,群里的姐妹跟我做了一番心理分析,分析婆婆为什么买这么多锅。
婆婆的这个心理我很了解,因为她的儿子也一样。
原因无他,就是用“买买买“的方式来代替自己对这个家庭的付出。
就跟一个人不愿意锻炼,却爽快的办了一张健身卡一样。
婆婆买锅的目的,不是为了烹饪的便利,而是为了证明我真的是一个很称职的家庭主妇,你看我置办了这么多只锅。
在这一点上,队友也一样,家里的许多清洁用具,日用百货都是他买的。但是他买回来,从没用过,全是给我用的,所以他买东西的时候是想当然的,从来不考虑这个东西是否真的实用。
婆婆是一个总觉得家里缺个锅的人,但她决不是一个热衷于烹饪的人,她喜欢吃,算得上是个“吃货“,但是对她来说,煮饭做家务照顾自己和照顾家人都是很痛苦的事,需要自己动手才能丰衣足食,这严重的影响了她的自恋。
昨天她还给我提了一个要求,她问我:“能不能把这个紫砂锅给我调快点?“
三小时的炖汤,她希望三十分钟不用就完成,她的自恋程度可想而知,一劳永逸,一日千里才是她的心之所向。
“抱歉,老太太,我是普通人,达到您的标准有点难。“
跟队友吐槽完他妈妈,他也不甘示弱的讥笑我:“你妈估计要给你打电话了,这太阳出来了,你弟媳回娘家了,你妈要抓你去做壮丁了。“
我嘻嘻一笑,说道:“怎么啦,我宁愿回娘家去做壮丁,也不愿意在你家当公主。“
真的,去我妈那儿是劳身,在婆家是劳心,只要有机会,婆婆就上苦情戏,让我欲罢不能。
床单被套都洗了,队友给晾上了,她就在楼下大声的叫嚷:“我的钥匙呢,我要拿上钥匙出去玩会儿。“
老太太们都有老太太们的活法,长期在一起就是互相打扰,互相限制。
吃饭的时候,队友说:“我们明天回娘家,去帮妈妈洗洗晒晒。“
公公婆婆齐声支持:“去吧,去吧,是应该去。“
嘿,他们也不那么愿意我们在家,两老心里在说,赶紧滚吧,烦着呢,伺候吃,伺候喝,还哪儿都不能去。
果然,没一会儿,我妈打电话来了,她说:“你们明天来不来?“
我赶紧说:“来、来。“
这老太太,要抓壮丁口气还硬得很。
我给公公婆婆买了一个旋转地拖,老人家用普通的地拖实在是太费力了,公公说不愿意用旋转地拖是因为地拖的杆子太短,弯腰用着不舒服,这个美尔雅是加长杆的,老人家用着舒服。
《翠花系列》往期回顾:
翠花的日常(4):我妈的本质跟我婆婆一样,都喜欢控制,但我妈遇到冲突时会反思,会因为爱而放弃控制,婆婆不会
翠花的日常(5):回老家一周,停了三次水,我妈说:“你是个灾星,一回家就停水。”我说:“我是个福星,让你停水还吃上了牛肉面”。
翠花的日常(6):我妈打了一天麻将,我干了一天家务活,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父母和子女,上一代人无法做自己,下一代就只能当背锅侠
翠花的日常(7):我妈说,她想再生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不读书,没文化,嫁到农村,不能出门打工挣钱,等她老了就来服侍她
翠花的日常(8):我妈跟我拉家常,全是对亲戚的爱恨情仇,我跟我妈说:“塞翁失马,凡事要看两面,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翠花的日常(9):当妈的,舍不得花儿子的钱,舍不得花自己的钱,儿子的钱留给孙子花,自己的钱留给儿子花。牺牲女儿,把儿子当退路
翠花的日常(10):我妈说:“我说想再生一个女儿,是气你的。”我说:“我没有生气,但是我感觉到您渴望控制,控制不了,又想惩罚”。
翠花的日常(11):我妈讲了两个老人的故事:一个绑住自己的手脚沉了塘,另一个锁住箱子,声称有遗产,老人们都渴望被爱,害怕被抛弃
翠花的日常(12):我妈说,儿子媳妇在外打工多不容易,起码帮他们把孩子照顾好呀。沉迷麻将的老年人,内心都有一个情感的空洞
翠花的日常(14):我妈沉迷麻将,天天喊肩膀疼,我给她支了一招,不打针,不吃药,每天10分钟,立马见效
翠花的日常(15):我妈说,离婚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女人婚后是没有家的,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离婚后就成了孤家寡人
翠花的日常(16):我妈的理想是:女儿服侍,儿子陪伴。春节团聚,大家明明想岁月静好,却偏偏处成了不堪重负,原因可能是这个
翠花的日常(17):年初一,拜新香,亲戚相聚,我发现人到暮年,比的不是谁的钱更多,谁的儿女更有出息,而是谁的身体更健康活得更长。
翠花的日常(18):姨侄带两瓶散酒拜年,公公大怒婆婆尴尬,我劝老人,礼物贵重程度不代表尊重程度,相见即是祝福,宅心仁厚者最有福
翠花的日常(19):初三,回娘家,我妈又成了孤家寡人,家是一个可以常回,但又不能长待的地方
翠花的日常(20)年初四,给姑妈拜年,姑妈的心病是表弟未婚,结婚是找一个志同道合的人一起体验人生,不是完成“人类繁衍”的KPI
翠花的日常(21):年初五,走亲访友,招待亲戚,成熟的家庭成员之间是互相鼓励,不成熟的家庭,成员一见面就互相指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