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49岁的风吹过。
最近我回老家了,我妈妈今年73岁,她患有类风湿,腿脚不利索。
我最近几年,每年都会抽点时间回来陪伴她。
一回家,我就从“我自己”变成了小镇上一个小老太太的女儿“翠花”。
这段时间,我就写写“翠花”的日常吧
去年春节,我妈邀请堂弟两口子过来吃年饭,堂弟媳不肯过来,她说:“家里有客。”
我妈说:“你把客人也一起带过来。”
堂弟媳家的客人是她的好友,一个结了婚又离婚的姑娘。按我们当地的习俗,离婚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于是年三十这天,这姑娘就无处可去,去了我堂弟媳家呆着。
我问我妈:“为什么离婚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那离婚的女儿要照顾父母吗?父母需要照顾的时候就希望女儿是单身的,最好了无牵挂,不需要女儿照顾的时候就说离婚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这是什么逻辑。”
我妈怔了怔说:“反正是这么个习俗,你看这个姑娘的妈妈就是这么跟女儿说的,让她暂时出去住几天,等年过了再回来。”
离婚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我二十多年前也听说过,我隔壁的叶叔叔,他妹妹离婚多年独自在外地生活,从没回来过春节,有一年叶叔叔买了新房子,新屋入伙,她妹妹回来给了礼金,又给了妈妈一些钱,到了年三十那天,她妈妈让她去酒店住几天。
我当时还挺难受的,觉得她妈妈太势力了,女儿给钱的时候千好万好,怎么一到了年三十就要女儿去酒店住呢。
二十多年前,住酒店还没像现在这么普遍,只有没“家”可归的人才会住在酒店,凡是有亲友可投奔的,哪能让她住酒店呢。
后来我给了自己一个解释,我想可能老太太也是住在儿子家,怕媳妇有意见吧。
如今再次遇到“离婚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这样的实例,我还是有些忿然的。
我跟我妈说:“同为女人,当妈的不能理解女儿啊,谁结了婚愿意离婚?鼓足勇气离了婚,到了过年这样的时候,娘家还不待见,人家都说每逢佳节倍思亲,不是过年过节,谁愿意回来啊,结果回家了却不能跟家人一起过年,要东躲西藏的,这做得什么人啊。”
我妈说:“哎呀,那是那个妈妈不开化,什么离了婚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都是些陋习。”
老太太经常心口不一,我觉得她内心还是倾向遵从习俗的,只是怕我站在“女儿”的角色上自怜,就说了违心的话哄我。
今年又说起这个过年无家可归的姑娘,我妈的态度就硬起来了,她说:“本来就是啊,离婚的女儿不能在娘家过年。”
我说:“离婚的女儿在娘家过年又能怎样?”
我妈说:“会给娘家带来不幸啊?”
我冷冷一笑:“唯一的不幸可能就是看到小姑子离婚了过得幸福自由,嫂嫂可能也会起了离婚单过的念头。”
我妈说:“那不是这个意思。”
我当然知道不是这个意思,但是听到这么说,我就想揶揄一下不可理喻的老太太们。
我说:“那您又说赞成女性过不好离婚,可是娘家人这么不待见离婚的女儿,女性又哪里来的不委屈自己的决心呢?父母是孩子的港湾,可是这个港湾是有条件的,只对儿子开放,那女儿这艘小船遇到风雨要到哪里靠岸呢。”
我妈说:“可以租个房子,住在外面,等过了这几天再回来啊。”
我摇摇头说:“这是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压制,是过去的老封建思想。女人婚后是没有家的,在娘家是客人,在婆家是外人,离婚后就成了孤家寡人。”
我又说:“要是这么着,父母也别指望女儿照顾了,反正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覆水难收。”
“您看,歌里唱,老和尚怕小和尚动了凡心就跟他说山下的女人是老虎,看到了要躲开,说离婚的女儿不祥,也是在制造一种不接纳离婚女性的思想氛围,这样女性结了婚就不敢随便离婚了,即便挨打,即便不被尊重,也不敢离婚,男人就得逞了,因为他们占优势啊,离婚对他们没影响,又没有父母说离婚的儿子不能在家过年的。“
我妈说:“那父母的家就是儿子的家啊。”
我说:“那父母的家就不是女儿的家了?”
我妈说:“这、、、。”
我假装对老太太使起了小性子,说:“哼,我明天就回我家去。”
我妈说:“我又没有说不让你在这里过年。”
我说:“哼,反正在父母眼里,儿子才是最重要的,他们能享受父母的各种利好,又不用承担责任,女儿呢,父母只想让女儿承担责任,但是不想承认女儿也是自家人。”
我妈说:“当然承认啦,我的儿女都一样,都是自家人。”
哼,老太太,我才不信呢,我弟弟一家人刚进家门,我妈就问我:“你呢,我女婿什么时候来接你。
《翠花系列》往期回顾:
翠花的日常(4):我妈的本质跟我婆婆一样,都喜欢控制,但我妈遇到冲突时会反思,会因为爱而放弃控制,婆婆不会
翠花的日常(5):回老家一周,停了三次水,我妈说:“你是个灾星,一回家就停水。”我说:“我是个福星,让你停水还吃上了牛肉面”。
翠花的日常(6):我妈打了一天麻将,我干了一天家务活,各取所需,皆大欢喜,父母和子女,上一代人无法做自己,下一代就只能当背锅侠
翠花的日常(7):我妈说,她想再生一个女儿,这个女儿不读书,没文化,嫁到农村,不能出门打工挣钱,等她老了就来服侍她
翠花的日常(8):我妈跟我拉家常,全是对亲戚的爱恨情仇,我跟我妈说:“塞翁失马,凡事要看两面,学会对自己的人生负责”。
翠花的日常(9):当妈的,舍不得花儿子的钱,舍不得花自己的钱,儿子的钱留给孙子花,自己的钱留给儿子花。牺牲女儿,把儿子当退路
翠花的日常(10):我妈说:“我说想再生一个女儿,是气你的。”我说:“我没有生气,但是我感觉到您渴望控制,控制不了,又想惩罚”。
翠花的日常(11):我妈讲了两个老人的故事:一个绑住自己的手脚沉了塘,另一个锁住箱子,声称有遗产,老人们都渴望被爱,害怕被抛弃
翠花的日常(12):我妈说,儿子媳妇在外打工多不容易,起码帮他们把孩子照顾好呀。沉迷麻将的老年人,内心都有一个情感的空洞
翠花的日常(14):我妈沉迷麻将,天天喊肩膀疼,我给她支了一招,不打针,不吃药,每天10分钟,立马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