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48岁的风吹过。
激素的变化让我忽然像变了一个人似的。
从前勤奋上进的我,现在只想躺平。
更年期,换一种活法,我与书香、美食、运动相伴,让我们一起见证彼此成长
我是个近视眼,大概是小学五年级就开始近视的,在这之前,我眼睛非常好,坐在课桌这边能看到讲台上老师贴在黑板旁边手写的课程表。
作为一个“目光如炬”的人,我完全感受不到“近视”是个什么滋味,于是我问我的同学红萍,她是近视眼,还戴了眼镜。
她说:“取下眼镜,我的世界就是一团迷雾。”
我想了想,一团迷雾,那也挺有意思的。我们老家秋冬的天气经常有雾,人面对面走过来,或者骑车,都相互看不到对方。
但是如果这团迷雾成为一个人的日常,还是挺痛苦的。
我眼睛刚近视那会儿,我爸非常伤心,他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你看不见,就无法及时做出反应,完了,完了。”
我的人生也并未如我爸所说的那样“完了”,读初中我就戴上了眼镜,刚戴上眼镜那会儿,我的度数也不高,就一百五十度。
那时候,《故事会》的广告页上经常有“小孔眼镜”的广告,说是利用小孔成像的原理研究出来的,可以“治疗”近视,我便跟我爸说,让他给我买,他不肯给我买,说:“那个没用。”
我心里挺生气的,怎么会没用呢,广告上说有用呢。
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这是“智商税”,就觉得我爸是舍不得给我花钱。
于是,我就萌生了“写作”挣钱的念头,我想总有一天,我成为“大作家”,到时候想买什么就买什么。
事实证明,我没有成为“大作家”,我爸没花那个冤枉钱是对的。
现在针对孩子们的近视眼,又有了五花八门的智商税,居然还有防止近视加深的近视眼镜,原理是什么,效果又如何,皆成谜。
除了近视,我一直没别的毛病,随着年纪的变化,近视眼的度数也越来越深了。
我爸每年除夕会给我们仨姐弟吃柿饼,他说吃了柿饼不害眼病。
不知道是不是真的,反正,我们班上流行红眼病的时候,我就是没被传染过。
有可能是“柿饼”的功劳,更有可能是我妈平时强调卫生意识,帮了大忙。
她要求我们经常洗手,还不准用脏手揉眼睛。
所以,我一度对于我的眼睛是很自信的。
直到去年,我第一次感受到自己的眼睛干涩,吓了一大跳,赶紧跑到医院去检查, 以为是出了什么“大事”。
做了一圈的检查,医生告诉我是:“睑板腺堵塞。”
那段时间的治疗经历,我在以前的文章中有写,可以点下面的看。
《干眼症》
《我的更年期生活记录(76):76年生,49岁,焦虑、失眠、干眼症,更年期三件套来袭,聊聊我的心路历程》
滴眼药水,热敷,搞了一段时间,就好得差不多了,但我现在还是很注意,一般很少看手机,几乎不看微信,我的朋友和家人都知道,有急事找我就打电话,不急的,发个微信,等我看到了再说。
我一般一天只看一次微信,就是写文章需要登陆微信公众号的时候,看一下,其他的时间,都不看手机。
我白天要学习,要写作,都要用到电脑,如果再抱着手机不放,我的眼睛就要受罪了。
有个中医朋友跟我讲,眼部的不适,与肝,心有关。
他教了我一些按摩的方法,我有时间就会经常给自己按摩一下。
1、眼部疾患可在脑后与眼对应部位找到压痛点,按摩压痛点。
2、点按风池向眼部方向推。
3、按脚反射区对应眼的部位(脚的第二和第三脚趾)。
4、按揉涌泉穴左右各100下,膝盖骨200下。
近视眼:揉小腹、搓膝、按揉申脉、金门、太冲,耳穴眼、肝。
老花眼:养老、小指掌根部、申脉、金门取之特效。
青光眼:内关、行间。
视网膜炎:压心经,尤其是极泉加太溪。
眼睛很痒:极泉或周围一片痛点。
眼生翳膜:三间、养老、光明、大腿内侧正中痛点。由于眼疾与肝密切相关,故按大腿内侧正中痛点有时是治好眼疾的关键。
麦粒肿、红眼病:双中指趾刺血,耳尖刺血特效。
白内障、眼疲劳:大骨空,按压时愈痛效果愈佳。
眼睛黄斑:由指尖到脚后跟搓脚心5分钟。
上眼睑下垂:申脉、照海同压,公孙。
眼睑痉挛:三阳络、支正。
面瘫眼不能闭:光明。
“久视伤血劳于心”。拨按心经上的硬节痛点、肝俞、肝之募期门,大腿内外侧近膝处痛点。
经常揉下眼眶一圈里的结节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人体的穴位图来一张,照着按摩一下试试。我家里就有好几张这种穴位图,有的是书里面附送的,有的则是我买艾条时人家送的。
假如自己拿不准不要乱按,去医院的中医科,针灸按摩人家是专业的,求助专业人士肯定没错。
近视眼跟遗传有很大的关系,我爸是近视眼,我和我妹妹,我弟弟仨都是近视眼,我弟的女儿黑玫瑰也早早就戴上了眼镜。
我的更年期生活记录(193):76年生,49岁,更年期,肌肉流失,胶原蛋白流失,两腮凹陷,人到中年变成黄脸婆怎么救?内含护肤秘诀
我的更年期生活记录(194):76年生,49岁,背痛,肩疼,怕重,穿不了大衣,不管哪种运动方式,只要坚持动起来,对身体都有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