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生活有点太有规划了,旅行都像一定要出稿子的工作,太J了”,对于好友的评价,自己亦有感知。
反思之余,发现我们总在奔忙地为工作、为学习,甚至为玩儿找“意义”。殊不知世间大部分事情本就是没有意义的,学便学了、玩就玩了,哪那么多必须完成的所以然。什么时候能做到出门一周不紧张地提笔写字✍🏻,休假时候不带电脑不查工作邮箱,大概就是彻底摆脱焦虑的神功大成之日。
过度忙碌后的稍微松懈,假期时就像撒了气的皮球一样,心安理得地在横滨(点击查看攻略)大摇大摆了几日。睡到自然醒,感受这座城市喧闹中内心的幽林静谷,不慌不忙。
刨去大量的本职工作和闲散假期,想了想还是把九、十两个月的新餐厅和新菜单捏成一篇,免得有些水稿子的嫌疑。
追着夏日的尾韵,连吃了两顿我挚爱的乌冬。一碗是值得从横滨特地绕往东京的うどん丸香,排队食一份限定「青唐辛子乌冬」,也就是腌渍青辣椒凉拌乌冬面。让人矜起鼻子的清新的酸,恰到好处开胃的辣,顺滑但骨架硬朗的肥乌冬,吃一碗会想念好久。
还去吃了惦念了很久的上海最佳乌冬「田口家」,在熟悉的大和屋古北三号店。
不同风味的七彩乌冬,配落叶🍂桂花香中秋日丰收的亮眼色泽,蘸出滑溜溜的欢乐。咖喱乌冬不如京都山元麺蔵那版似糯米团子,咬头更硬且劲道些。博多牛肠锅里的牛蒡丝、炸鸡的汁水与脆皮、清新的柑橘风味鸡肫和流黄的苦瓜炒蛋,居酒屋大口干杯🍻的快乐不过如是。
本月居然有不少亮眼的新餐厅,属实是佩服现在还在开新店的各位餐饮人。巴黎的一星日法,开业爆火到一位难求的板前中餐,热热闹闹的猪牛酸汤打边炉,人均💰200卷到死的自带巨型烤炉的超性价比西餐。
好吃的新店对我来说仿若香饵钓鱼,在这座沉寂了有些久的城市中注入新鲜血液,希望可以再次活泼起来吧🔥
今日:新餐厅4家
这是我的409篇文章
我是典典,喜欢发掘好吃好玩的东西
今日主题 | 上海9+10月新餐厅+菜单
01.
五星街·猪八宝打边炉(新餐厅)
📍地址:杨宅路85号(粉家隔壁)
💰人均:¥ 150
“最近想吃一点臭的”
“桂林板路?”
“有没有什么新店吃吃”
“我找找哦…”
于是顺利发现了一个猪杂宝藏店,也就是粉家在杨宅路粉店隔壁所开的火锅店。名字读了5遍,脑袋里还是“猪八戒打边炉”(?有些地狱笑话
螺蛳粉、炒粉、老友粉、酸梅捞粉、鸡蛋卷粉以及所有螺蛳粉你能想到的卤味配菜这里都有,整整五六十个菜组成的满满当当的单子任选。
生炒粉放满了牛肉、黄喉、生肠和和各类猪杂,满满锅气酱香,粉质顺滑、香而不臭。老友炒粉倒是第一次吃,色面鲜亮、黄澄澄热乎乎,两大盘没想到被我们五个瓜分得干干净净。
螺蛳牛蛙煲撒上碎碎的紫苏,在小锅中拌起来满是酸笋和酱汁的香气,真正好吃的酸笋调味不会太重,反而吃得出脆感。牛蛙大块料又足,蛙蛙紧而肉实,一个人闷头啃出一大碗蛙骨头还意犹未尽。
但最惊喜的还是这柠檬酸辣锅底烫的猪杂火锅,谁家人均100+还帮忙烫啊!!
九宫格只要200多自选九种牛杂和猪杂,本以为是拍拍照走过场、摆盘好看而量少的cliche,妹想到五个人都没能成功消灭这九宫格,每一碗都是塞得快要扑出来的新鲜生料。
服务生一轮轮烫过来,黄喉脆、粉肠脆、胸口捞又香又肥又脆,火候把握得一级棒。吊龙嫩而肉香足、猪护心肉感又脆嫩、牛百叶鲜味好。尤其是胸口捞,我要再划重点夸奖一次这块部位。
本来还挺犹豫酸汤涮猪杂的,没想到一丁点生腥气都无,既有酸味提亮,又有蘸水鲜辣开胃。
酒酿冰奶完全不输任何一家排队的知名奶茶店,甜滋滋的桂花啫喱和大块酒酿在杯中被暴利搅拌、吸入口中。可惜其余糖水都没来得及吃就……吃太饱吃不下了。
准备再来走一圈off menu,什么螺蛳牛排火锅、酸笋炒吊龙、椒盐胸口捞、猪杂粥…等下次再来吃你们!!!
02.
中国菜 葱姜蒜(新餐厅)
📍地址:南京西路1168号5层510室
💰人均:套餐/¥ 1380+10%
原以为如此环境之下,高端餐饮的市场已近广陵曲散。但近期城中最炙手可热的新店「中国菜·葱姜蒜」开业即爆满,要不是首访后当机立断劈下第二次预定,怕不是要轮到12月才有饭吃🤯啊,到底是谁在穷,只有我吗🤯
玩笑话不提,板前中餐、或者说更近似于日本中華的模式在上海也花开几朵。所以对网上讲“葱姜蒜是头灶平替”这个comment我是完全不认可的。他们是两家完全不同烹饪形式和主题的餐厅,头灶重各式“炒”和现制点心,而葱姜蒜更多是大口爽快地将我们日常餐饮中最常见的调味料作为引子,洒出一幅意境迥异的泼墨山水。
板前有这大炉子实在是妙,有种捏着筷子在我爸锅旁边站着吃的快乐。
从第一批吃上到十一的二访,葱姜蒜的菜单和主厨拿捏食材的手法已然突飞猛进。葱姜蒜捞鸡选鲜美细嫩的广东清远鸡,与全国各地各色葱姜蒜一齐“捞起”。糖蒜、泡仔姜、渍洋葱、沙葱等等大荤调味而不辛辣反衬甜,把配菜都刮得干干净净。
蜜淋叉烧很有进步,走的不是广式叉烧的炉子,重在明炉现烤出的多汁。淋上柑橘调蜂蜜🍯,似一只饱胀的熟透芭乐。雪花牛炒黄喉只一点泡椒提鲜,清雅而脆嫩多汁。
两次都挚爱这碗姜花椰子鸡汤,椰青的清淡和椰浆的甜浓融于澄澈汤水中,似嚼上甜得恰到好处的椰糖。
而葱姜蒜的重头戏就是这足足有一整份金钩翅的蒜油焗金钩翅,小粉丝爱好者狂喜!入味又顺滑的金钩翅浸泡在有着大杀四方蒜香的浓稠汤汁里。鱼翅调味厚重又轻盈,量多到像嗦面一样,顺便还可以用葱花烫面小花卷“喝”汤汁。有点儿西班牙ajillo的意思,但更适合中国宝宝肠胃的少油版。
喝过清口的酸唧唧的柠檬茶,再吃一口甜脆爽口的烤茭白…不过现在开胃也没甚用,胃已经吃八分饱了🤯
焗海鲜连上三道,走广式啫啫风但不淋酱汁版本。东海白鲳与东海钓带的鱼肉闪着亮泽银光卷起边边,鲜味也随之内敛浓缩起来。配好多好多香槟和白,被海味堆起来的醺醺然,现在一看这菜到底怎么塞下去的😂
然而大菜的捶打还没有结束,蟹肉与蟹黄炒成蓬松焦酥的蟹肉松,豪爽地堆在白皙的扇贝肉上,鲜度叠加如浪潮般将人汹涌淹没。于是吃到一整只鲍汁鹅掌的时候,我已经在偷偷吸气,一边吮松软粘嘴的皮肉,一边想主食可要怎么办。
哦.....还没有到主食。鸽肉被卤汁浸润入味后塞入饱胀的粉丝,成一味外脆内酥的姜母鸽。再将掏空的鸽肉剁成小块,撒上细密葱米,我最爱的鸽子饭是也。米粒晶莹、颗颗分明闪着暖黄色的光泽。不知不觉,配着酒也将一整碗口口吃完。
葱姜蒜道道暴击的捶打没有停歇,是不似日式中華精巧的层峦迭起。虽还有些瑕疵,但这里既适合大口干饭,也适宜豪饮成局,无需太多对料理的理解也有直观的爽感。怪不得…一位难求。
03.
The Fire(新餐厅)
📍地址:南京西路1601芮欧百货5F507
💰人均:200
秋风不若往年,来得矜持又小心,裹挟着蜜糖般的桂花香与逐渐蓬勃的食欲。炭火炉子烘烤面粉的香气像暖融融的被窝,柔软地将人淹没。现在上海人均100+的餐厅也得有窑烤pizza🍕和面包了,甚好。
烘得香喷喷的手工面包篮蘸酸甜温润的橄榄番茄酱🫒,澳洲和牛肉馅儿的意式“破酥包”咬出酥脆烤饼口感,比巴掌还大的波多黎各菌烤得汁水淋漓、盖上厚厚的孔泰芝士和黑松露棉被。
虽不纠其缘由,但电烤和炉烤的串串的香气就是截然不同的。
烟火气动人的多汁澳洲M5和牛肉串蘸一点儿酸甜微辣的番茄辣椒,中间是同样juicy的烤菠萝,肉汁渗入甜蜜,像是猫和老鼠里面才会出现的食物。烤鸡肉串更为滑嫩,黄瓜切片散着清新的芳香,与酸奶拌一拌,像大学时最喜欢的希腊餐厅上的前菜(什么葡萄叶卷酸奶拌米饭 )。
与意式risotto🥘不一样,葡萄牙海鲜烩饭走的是“米少料足ver.上海泡饭”风格,汤汤水水舒适鲜美,大虾、蛤蜊、淡菜和番茄,是hangover是再适宜不过对comfort food。
现在人均100到1000的餐厅都爱出烤鸡,但the fire的香烤脆皮鸡有些不同。吊炉一样的日式一夜干风格将鸡肉的鲜味浓缩于皮肉之中,流失的水分诉说着烤后的皮还有多脆、肉会有多弹。柠檬汁和洋葱肉汁其实都不必要,是优秀的“吮指原味鸡”。
进门就瞄见和大烤炉、披萨面包台一样显眼的牛肉熟成柜,点一份240天M5谷饲澳洲西冷牛排吃吃,外壳的焦感是我喜爱的类型。更爱牛排的配菜,细细的、生脆的火柴炸薯条,就着点盐巴就是一道下酒小碟。
场中最有趣的表演当属这枚空心芝士披萨球。下了一场芝士雪后忍着烫手撕开小面球,里面居然还藏了一片芝士的湖泊,浓郁上头。照片没拍齐整,可等我的10月餐厅视频🎞️查看。
88块钱的慢炖牛肉菠菜面是我最妒忌的一道,上菜开始就在感叹“为什么环贸没有这个物价的现制意面”。牛肉炖出酱卤香,意面一半是吃口滑溜肉实的手工意面,一半小心酿入菠菜,清淡素雅。
肉和碳水都吃过了头,趁着大脑还没反应过来火速塞入甜点。一个大盆、一把大勺、一大口轻盈蓬松的提拉米苏🍰,在齿颊中勾留出咖啡和酒精的香气。
04.
Ortensia(新餐厅)
📍地址:茂名北路240号张园w14栋
💰人均:¥2280/套餐
十分之一百心动这个花艺…想买🤯
在崇尚减法艺术与极简美学的今日,我一直都是一个鲜明的极繁爱好者。从枫丹白露的皇宫夜宴,到上海小小的家中日常,随处可见纯色爱好者“过于花哨”的装饰与雕琢。而刚刚由巴黎老区落雁于张园的这家日法料理Ortensia,从装修、花艺到器具、菜品,无不能看出致繁致简的融合与对撞。在这石木而立的张园老宅,开满来自素雅日本与美艳巴黎悉心供养出的绣球花。
Ortensia在巴黎位于(一家个人不是很爱的三星😂)L'Astrance的原址,开业一年即斩获一星,在近期竞争尤为血腥野蛮的法国米其林确有些少见。
7款Amuse Bouche从柔而雅的蔬菜与海味,到曲奏上升的鹅肝与酥皮,最后落于浓墨重彩的备长炭烤鲍鱼鸡翅,挽手带味蕾缓步入席。
有一间成熟餐厅和团队的优势于Ortensia是非常明显的,更不要提为了上海店的开幕巴黎店直接休业两月,倒是很有日本chef做事情的传统味。
本店招牌和牛塔塔再次点题绣球花的灵动与精妙,以日式高汤温柔的鲜味托举住牛肉的奶香和17年雅安鱼子酱的咸鲜。烟熏土豆慕斯的绵、花瓣cracker的干脆、盐麯腌渍牛肉的细嫩,将牛肉塔塔这道“寻常菜”点亮。
看到只有一丝外皮熟而变色的炙烤黄鰤鱼,有种“果然是日本主厨啊”的感觉,常写日法的妙处在于日本人比法国人更会拿捏鱼肉的火候,说的就是这样的啊哈时刻。以酸衬甜是老手艺,而这里的酢橘(日本柚子近亲)汁所提供的也不仅仅是生津的酸度,更赢在其缥缈的香气。
日本人酷爱大闸蟹,一点一个都知道“上海カニ”的好。这一味大闸蟹三吃是极为用心的本土创造,以鲜厚浓郁的大闸蟹汤煮蛙田稻米成葡式risotto,再将蟹肉裹上紫苏炸成烫手的春卷。马蹄粒和糙米于烩饭🥘,紫苏清香于春卷,都让鲜度显得没那么平铺直叙。
和牛或是老家特产布列塔尼蓝龙虾在高级餐厅亦是常客,也是餐厅第一套菜单想要打响、卖得出价格的安稳之选。
比起大闸蟹三吃浓烈热情的鲜,缀着虾籽般龙虾酱脆米的炭火龙虾,半生不熟、稚嫩乖觉、甜美可爱。和牛外层涂盐麯缓慢渗入肌理,再将外层削去只留朦胧咸度。和牛与牛舌,备长炭候之,还是更爱牛舌的脆而多汁。
现在想想横滨INACASA能把和牛和烧热的炭一起慢烤一小时烤出备长炭烤牛舌的口感,后知后觉地感叹一句神奇🤩
Ortensia的中国主理人是学甜点出身,而这两道甜点都信守了“最高级的甜点就是不太甜”的铁律,希望他们的甜点店速速推出单品大豆千层🤤
清甜的茉莉与秋月梨,用跳跳糖吓一吓你的味蕾。从甜咸杂糅的焦糖酱油汁到豆腐与豆皮做出来的100%黄豆调味的温润豆子小千层,在“日式调味的法甜”届都是少有的创新之作。
mignardise的小甜点车推上,酒足饭饱的几人开始夸起餐厅所用器具。如没看错,玻璃制品应该是我一直在追的荒川上也(不确定)的全套私人订制,而仅仅是装小点心的琉璃盘也是景德镇的昂贵私作。
从菜品、服务到配酒、氛围,上海也算有了一间可以和巴黎接壤的米一水准餐厅,令人期待更加本土化后的菜单与表达。准备好下下个月来过生日啦~
九月还尝试了一下中餐与whisky的搭配。
鹿园秋季菜与布赫拉迪碰撞,将东海与渤海之鲜味与whisky中的蜜糖与泥煤相互交融。化繁为简的三套鸭清汤、溏心凝脂样的扇贝、用豆浆冲出鲜美椒麻的黄鱼嫩肉。最后一碗冰凉酸甜的大凉山石榴布丁,引出鹿园一直在暗暗做的食材公益,才得知原来餐厅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做过如此多社会回馈贡献,当浮一大白🥃🥃🥃。
正好赶上东京的烧鸟铜牌店「とり喜」在上海的分店鸟喜的周年庆典,本店大将/owner坂井康人带着招牌菜们到上海店板前摇着巨大蒲扇亲自烤串串。就做了一两天,lucky🤩
出手便是日本一梯队名店该有的出品,莫名想到神户鶏一途的风格🐔。创新菜如生鸡肉火腿蜜瓜🍈或白葡萄酒鸡白肝酱可颂🥐美味,但最扎实的还是烧鸟本身的多汁和饱满。去东京的朋友,可以吃吃看!
以后每月餐厅推荐也会有视频啦!
简单剪着玩儿~
视频号见!
所有消费均为个人行为,作者与商家无利益关系。
- 推荐阅读:上海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