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湿漉漉的,黏腻在皮附着于骨惹人烦闷。家中抽湿机一日24小时不间断发出让人少许安心的嗡鸣,再喝下许多冰镇汽水和酒精,试图驱散潮湿天气带来的涣散失重感。
好在尚未热起来的时候,一拍即合地组织了一次杭州春游(戳这里看杭州攻略)。
杭州于我,是兰轩院内淙淙流水与甜嫩春色,是紫薇厅“唯一一碟”可食用西湖醋鱼,是越稽臭而醇香的青椒肉丝臭豆腐面,是蕙心笋尖烧麦翻飞的褶皱,也是河边随性的漫步和属于夜晚的可爱酒精。时间仿佛被分秒拉长,但又转瞬即逝。
又去了很多次我的快乐老家Bistro Les Lilas,也就是淡水路的丁香花小酒馆…也是我在上海最常去的wine bar。天气一好,窗户一开,摆上漂亮的花花和蜡烛,吹着小风在傍晚喝上一杯,从头到脚都缓缓舒展开来。
吃经典定番“wdd special”炸鸡、饿了啃牛肉三明治,最近还出了先卤后炸、嚼起来香喷喷的猪耳朵,别说多下酒了🥰。喝上一杯Chablis或者Riesling,是最近才可得的快乐。等热了就没办法吹风啦!
五月除却在东京和杭州玩耍的时间,甚少外食。大抵先前旅途舟车劳顿,需要留更多的时间给自己:
拼了两套1000块、一套500块的拼图🧩,听完了80课时的《王东岳的中西哲学启蒙课》(先生讲话非常spicy,放在脑中可以咀嚼很久)以及朱青生先生的《艺术史》(也好玩儿,探寻艺术史发展背后的逻辑),读了三五本书📚,把自己活成了个宅人…所以餐厅不多,却都是可以让我从安稳小窝里爬出来的精品。
今日:新菜单3家,新餐厅1家
这是我的399篇文章
我是典典,喜欢发掘好吃好玩的东西
今日主题 | 上海5月新餐厅+菜单
01.
花溪牛肉粉(新餐厅)
📍地址:峨山路111号
🪅 推荐:原汤牛肉粉、贵州辣子鸡、泡菜
前些时日,后台有人留言问粉,突然想起未曾介绍过我在上海最爱的粉店,遂于此处下笔,其实是一间开了很久的老店啦!
这两年,贵州花溪牛肉粉店如星点的早春花蕊,缓慢但扎实地在上海这片土壤绽开。作为一个从小在奶奶家楼下嗦粉长大的“半个贵州人”,在尝试了至少一半店铺后还是觉得:就是峨山路花溪牛肉粉最像,最香,最好味!
店里几个贵州阿姨讲着乡音,进门就能看到花溪牛肉粉店标志性的自取泡菜坛。一碗鲜味悠长、用草果等香料炖出的牛肉汤底,盖上扑扑满的炖牛肉、卤牛肉、泡莲白、糊辣椒,再来一碟贵州辣子鸡“浇头”,粉质爽滑顺溜带着米香。
正好家住不远处,犯懒点外卖也是常事,除却吃不下热汤粉的大热天,几乎是每周定要点一次的心痒习惯。
汤和粉分开装,一份花溪牛肉粉外还可以再添一碟油香肥而脆的贵州脆哨、一盒粉嘟嘟酸唧唧的爽口泡萝卜。唯一可惜的便是外卖不卖辣子鸡!要知道这座城市能找到和我爸(还有我自己)炒辣子鸡水平差不多的店…几乎绝迹。
备注“汤要少油”时候阿姨总是细心舀出一大碗清汤,减肥人想家时的安心选择😌
另外,之前还写过一篇长沙手工米粉、潮汕粿条、牛杂面什么的粉面小推荐,馋了也可以康康!
02.
Le Comptoir de Pierre Gagnaire(新菜单)
📍地址:天平路街道建国西路480号
💰人均:午市套餐/ ¥ 488
一段时间没去Capella吃饭,被餐厅这几个月新入驻的主厨👨🏻🍳Chef Ramses的新菜和干劲儿惊喜到。怎么说呢,上海的酒店餐饮还是偏向于保守、躺平,而现在Ramses和他的想法或许给我一种…这里真的是一间Pierre Gagnaire餐厅的感觉,仿佛回到了刚开业时分。
一个从来没有亚洲工作经验、到岗只有五个月的法国裔已经用新食材和班子掏出六七十道新菜,并恰到好处地将中国食材和调味塞入料理中…聊天时候想起几年前在法国时我好像也曾很有热情地用小本本到处采访记菜记酒,有种感染人心的少年气。
📸 最后一张:之前在Noma的胡乱涂鸦
现在的午市套餐只要488块就有完整的amuse bouche+3道式+面包篮+小点心们,周末还有freeflow champagne也只加七百多,搭配Capella一向美丽的花艺和柔暖的阳光,简直不要太适合来吃一个周末brunch或是weekday商务午餐。
开头的西蓝花冷汤清雅地裹住酸甜的草莓与柠檬奶酪🧀,清新、酸甜和多汁相融合。而后续被包裹在蓬松海鲜泡泡🫧中的甜脆蓝龙虾沙拉就小香菜,也是同样微风一般的春季珍品。帕玛森芝士酥皮扇贝缀在堆得层层叠叠的柔软豆蔻卷心菜和花菜奶油之上,柔软汁水、浓郁肥满。
还有Pierre Gagnaire的招牌小卫星🛰️们,左边一小碗虾汤consommé,右边一碟像上海糯米饭一样的白米虾姜黄米饭,甚至前菜搭一只strawberry sorbet也不是不可以。
这次意外地吃到了“爱丽舍宫同款菜”,才想起来前些日子在晚宴Pierre Gagnaire被点将去做菜的事情,而上海店也马上购置同款大银盘,作为菜单外的单点出之。
Ramses仔细解释这只经过长时间sous vide并去骨的烤鸡如何烹制,其中一句“烤的时候要带骨烤,因为骨头周围的肉最好吃,也可以如此保证骨边肉的汁水和柔软,而后再去骨”解释了怪不得连鸡胸都能做到滑嫩多汁的原因🤔
午市套餐的三道主菜各个分量惊人,其中最爱这口肥嫩多汁又裹着红薯泥甜香的伊比利亚猪排🐷,一丁点清新芒果🥭和香菜籽做成的酱汁。榛子味黄油慢煮后煎的海鲈鱼,皮子脆出刺啦刺啦的声响。浸泡在鲜浓的海鲜汁,搭一口生菜包裹着的绵密烟熏鳕鱼风味土豆泥小卫星🛰️,两枚菜肴仿佛嗅闻到春日温柔的热带海风。
M5牛腹心肉估计会是我爸的最爱,是嚼在口中肉香十分浓稠厚重的踏实感,一点儿茄子泥、一些红菜头牛肉汁、带着温润的甜气。
甜点一向是Pierre Gagnaire的拿手好戏,从巴黎的三星店到上海的Le Comptoir,总是大盘小蝶叮叮咣咣地铺满一整桌。
喜欢有一圈饼干“花窗”、浸润在mascarpone慕斯中的杏子sorbet和百里香煮杏子,一丁点油醋橄榄油汁给整碟酸甜增以清香而微苦的意味。糖渍佛手柑Rice Pudding和黑糖酥饼巧克力也不错,那一咪咪中国味添加得刚刚刚刚好。前面清口甜点,后面再来petit fours,多巴胺持续加满的快乐肥胖。
好久没有对一间开了这么久、自己也常去的餐厅抱有这么多期待和好奇心了,希望下次见面有更多巧思和快乐💕
03.
头灶(新菜单)
📍地址:南京西路1376号上海商城东峰211室
💰人均:¥ 2200
从最初带着自嘲意味到现在可以随意拿来打趣的“冤种”头衔,头灶从菜品设计到师傅们都显得越发松弛快意。闭店数日装修重开,后厨也增添了不少新武器,原班人马组团来看看热闹。
怕手劲儿唐突到酥皮、内里咸甜热烫的叉烧酥,酿入虾胶、又弹又多汁的脆壳咸蛋黄焗茭白,肉厚而咬出爽利牙感的清炒马贝,头灶从开头的点心开始还是走着和之前相似的流程,但在出品端又显精进。
将和牛先挂酱汁爆香,再搭上清爽荷兰豆丝的荷兰豆炒牛肉是一款十足“西式”思路搭配的炒菜,以和牛的油脂感和春天甜豆荚🫛的清香作为冲突对撞,而后口中融为一体。不留油腻,只余香汁满口。
“老演员”们也是我期待头灶的几味定番,看着小脑袋高昂起来的贵妃脆皮鸡和师傅在板前笃悠悠炒着的鱼翅和蟹肉,忍不住流下一点口水。
脆皮鸡一面皮、一面肉,集油润、酥脆、滑嫩为一体,不知何时才可以混到后厨打包这部分厨余🤤。鱼翅春卷塞上了六月黄蟹肉,外壳蓬松微甜,内里鲜美多汁。
三葱爆龙虾🦞 壳与肉的焦酥感同样精彩,在多次吃得饱到扶墙后,终于吃一百堑长一智地学会了此时不要再举手添葱,但是炸葱圈圈真的好好吃、好佐酒…
此菜一上,和隔壁的潮汕小伙伴小声嘀咕:“真的好久没见到避风塘炒法了…”,大量的炸蒜粒和面包糠烘出焦糖一样甜蜜,这碟避风塘海钓石斑鱼比我想象中更为有趣,甚至吃出一点儿对深夜炸鸡的craving来。
另一味印象深刻(感觉食材多少下了血本)的新菜干炒昆仑鲍甫,将大多数餐厅会料理出挥之不去腥味的龙趸皮做得如花胶、似蹄筋胶质一样的粘糯感。鲍汁于烹煮中渗入丝丝肌理,格外肥浓。
吃到下饭菜的时候,说着克制克制,又是吃了一碗饭、再举手添一碗。鱼香肉丝、家常豆腐、小炒皇,这三道建议直接改为杀饭菜更为适宜。师傅炒春卷馅儿的时候随手发ig story,引来东京几家名店主厨跑来问“这是哪里”,完成一波反向输出🤓
头灶的甜点一向好,是现今上海别处寻不到的水准和花样。酥又烫的老婆饼、浓且细的百合酪、清爽冰凉但调味下了十足重手的凉粉柚子茶,吃得肚子溜圆,于夜风中消食去也…
04.
壹零贰(新菜单)
📍 地址:中山东一路27号罗斯福公馆506
💰 人均:¥ 1760
相较于上海的其他贵价中餐,我说话也比较直,壹零贰整体给我感觉稳定性稍弱。有些季节让人眼前一亮,有些季节却稍显薄弱…而今年的这张春季菜单,是这几次更新中我个人最爱的一套。菜品设计有张驰和高低起伏,出品既有炫技也有烟火气。
哦对了,他们最近还出了¥498/位的午市,有叉烧有斑球有我最爱的黑椒咖喱大肠头,值得一试😍
小菜吃滑溜溜的爆浆卤水鲜膏鱿,食汁水甜浓而添鲜的虾籽拌白芦笋,也舀掺了厚实牛舌碎的香干马兰头,俱是轻柔如微风的、点到为止的恰好春味。
粤菜馆食饭,我向来热爱炒斑球。无论是七福或海上潮总是要叮嘱厨房提前留🐟,半陈皮蒸or焗、半炒球,吃起来比纯粹的蒸鱼更有滋味。
壹零贰的榄豉炒斑球肉片起得又厚又肥,但仍保持着蹦跳而不死亡的弹性。榄豉咸酱香入侵鱼肉,捞捞抓住每一寸味觉。
生蚝自然于日光中滋润、晾晒干燥而成台山名产“金蚝”,其蚝味更为浓缩扎实,与新鲜生蚝一起被猪网油包裹炸透成一魅枚网油金蚝卷,又酥又鲜。还有味型清淡突出本味的蟹肉鲜鲍翅,让本“粉丝”爱好者真的很难拒绝…一点儿干腥味都无,从舌尖温润至胃袋。
当然,壹零贰于我心中最擅长的,一个是咕噜肉,一个是做鸡(bushi 。
招牌咕噜肉此次终于选了菠萝🍍而非草莓🍓,上次的咸草莓吃得我又皱眉又上头,还是菠萝比较适合本老人家。咬开肥七瘦三,像是一口肥嘟嘟的泉眼,酸酸甜甜。樟香炸子鸡实在太爱,鸡味与熏味同样悠长而不互相抢镜,很难选择是盐焗鸡更好还是炸鸡更好一些🤔
本次其实还添了非餐单上的off menu礼云子菜几枚,就是小螃蜞的籽,一种极鲜但又恰到好处不会到“出苦味”的昂贵自然调味料。
礼云子戈渣鲜美流淌如伯爵浓茶,礼云子蒸蛋白鲜滑细嫩似羊脂。最后的礼云子炒饭,焦酥酥的蓬松热气,撑得要死还是努力塞下去了一整晚。实在快意,平时很少写off-menu,特此单独记录一笔📝。
从东京一回来就表示:要吃点辣的,要吃fo锅!
吃火锅这件事情,要吃就吃最好的,那上海就还是要吃邓师傅的今醉。每次都是先起手一锅冷锅鳝鱼,吃好了再加红汤涮锅,这次也不例外。
毛肚毛肚丝鹅肠腰片、黄辣丁土豆丝鸭血老豆腐都不说了,这次新尝试了烧烤简直太太太太香了。牛肉又有外皮的少许焦酥,又有内里肥嘟嘟的奶香和脂香,好快乐🤤
诚邀大家下次去试试我发明的麻辣猪脑青椒肉丝拌饭🍚,大家吃了都说好🤤猪脑本身的一丁丁点腥气被青椒的清香压住,无论是口味或口感都很适配~
ps. 师傅烫的牛肝天下第一,又有肉感又嫩!什么时候可以学来这个技术!!
巴黎攻略loading中…
回INSEAD的五周年Reunion嘻嘻🤭
好久没回去,开心开心❤️
说明:
所有消费均为个人行为,作者与商家无利益关系。
- 推荐阅读:上海攻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