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胖:该不该原谅讨薪杀人的19岁打工人?
文摘
社会
2024-10-31 16:43
河北
往最好的方向想,也许青年的举动会让某些事情发生改变,但我们要记住的不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对自己有益的道理。
如果还有人觉得他是个“大无畏的勇士”,那么请记住一句话:
捏造“英雄”的背后,是事不关己的兴奋和爽感。
我不愿见到这种事情继续发生。
可能我比较注重“延迟满足”,对一些厚积薄发的东西颇有些兴趣,比如读书、学习。“爽感”也追求,不过不像以前,对游戏电竞这些基本已经无感了。有的人倒是愿意整理大块的碎片时间,刷剧不是必然选项,游戏肯定是。不打游戏的人远远围观,见他杀了人还要自杀,忙喊着不要这样。所以我对打游戏的人心生敬佩,这类人已经到了人机合体的地步。倘若贸然提醒他们一句“有人在杀人”,估计他们也无动于衷——我认为人性中有一个很重要的组成部分,就是“触感”,这个“触感”包括对自己和社会的认知、对现实和幻想的认知,以及对矛盾和选择的认知。包括挥刀杀人的青年,我觉得一定要客观看待,不能只是表达“好!痛快!”也不能片面地认定“我要出气,那么我做什么都是对的。”和青年之前所在工厂无关,工厂已发正常工资,但很多工厂的临时散工会有一个达到一定时间的奖励,这是工厂给中介的,中介为了快速招工,承诺给工人,说明做满一定时间就会把“返费”给到对方。有些工厂规定,散工做满几个月,会直接奖励XX元,正常工资由工厂发,奖励由中介发。青年可能工作时间不长,在“返费”应该是多少的问题上与中介发生了矛盾,他不认可中介的计算方式,双方反复拉扯无果后,青年选择了用极端方式报复泄愤,由此酿成惨剧。那么为什么他不选择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呢?为什么他一定要图一时之快呢?现实中一般这种情况下,有些人会选择自认倒霉,再找一份事情做。少数人会选择硬刚到底,更有一些人,如这位青年一样,选择杀人。中介那边对“返费”的计算依据是否合理,目前不得而知。后续中介公司怎么处理死者善后事宜,对于他们来说也是一件头疼的事情。假设他们对“返费”计算有依据,那么这场不幸就是无妄之灾。假设他们对“返费”存在克扣,那么对青年乃至其他人更是不幸。毕竟如果不发生这种惨剧,可能没有人会意识到打工的日子挺难熬。也有可能无人关注、关心“返费”为什么不由工厂发,而是交给中介发。包括我,发生这件事之后,我才了解“返费”的产生原因和发放规则。但我无能为力,因为我没有这个本事去梳理、督导、规划劳务市场可能存在的矛盾隐患。影视剧中对“讨薪”的描述十分温柔,它也是带有“爽感”的——某某公司欠薪,老板是个神憎鬼厌的反派角色,依靠男女主过人的智慧,最终不负观众期待,既帮大伙儿讨回了钱,还让对方受到了惩罚。现实中发生过几次因为讨薪杀人的社会事件,我都有过关注,它们都有一些共同点,即在事情没得商量的情况下,当事人都选择采取极端方式解决问题。“讨薪”已经不是目的,“出气”才是,或者说“绝望”才是他们最后的选择。如果做最坏的打算,即便是“讨薪”无果,或是没有任何有关部门出面协调,这件事到此为止,肯定是吃亏了,也窝囊了,但至少人还活着,也不用接受法律审判。我看网上很多人都在围观叫好,说“痛快”“出了口气”,我也知道“痛快”“出了口气”,但青年自杀了。有人说如果青年能抢救过来希望能从轻处罚,问题是法律如何处理劳资纠纷所造成的恶性案件?你可以说现在有些现象缺乏监管力度,也可以说壮士一怒,血溅十步。大而化之地说,厌世的人造成的伤害已经无所谓正义与否,对社会也起不到正向作用。我知道大多数人对这位青年多有维护,也知道现实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一时难以解决,但即便不考虑法律法规,为了几千块钱杀人然后自杀,这种心态除了偏执之外,真的想不到任何理由为他开脱。我希望他有无限可能,也希望他在未来的某一天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而不是直到倒下,身边的人还在打着游戏,只有网上一群人在拍手称快。假使把所有的矛盾推倒重来,即便没有“返费”,谁能保证其他矛盾不会发生?谁又能说青年不会按照他的思维继续做一些极端的事情?往最好的方向想,也许青年的举动会让某些事情发生改变,但我们要记住的不是处理问题的方式,是对自己有益的道理。如果还有人觉得他是个“大无畏的勇士”,那么请记住一句话:(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粗暴干涉“阴间经济”会导致什么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