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发现最近对于“劳动者”的冒犯都会引发关注。今天几家媒体报道上海某大学说唱歌手因为一句歌词道歉,“争先恐后像农民工讨要工资”让这名Rapper被网民一顿好骂。
人家该不该骂?暂不评价。
因为这比我认知到的很多事情都敏感,尤其在这个时候,我说要客观看待,也许在某些人看来我就是“帮凶”。那我尊不尊重农民工呢?我只能说我尊重所有人。
但我先说明:
理论和现实多少有些差距。
现在尽管已经入秋,很多地方依然是高温天气。不少人都在每天辛苦地四处奔波讨生活,有时遇到不开心的事,要么选择忍让,要么选择爆发。
往往别人爆发的时候,大多数人在现实中选择的姿态不是义愤填膺,而是观望看热闹。
所以真实的愤怒大多因为同病相怜,就像杭州的小区和某团的焦虑。
他们的惶恐也源于被一种愤怒包围。
1
拿捏
说主题之前先扯一些闲事:
有些地方,包括杭州在内,骑手在租赁电瓶车时偶尔会遇到一些陷阱,部分租车公司会故意把一些有问题的电瓶车租给骑手,等租期到了后找理由说“你这个在租期被损坏了,你要赔偿”,骑手不干,他要争执,这个时间里租车公司就自动延续租期,然后无论矛盾是否解决还可以多收一个月的租金。
有骑手在网上反映这种陷阱,部分骑手选择认栽,还有部分骑手选择硬刚。硬刚的情况伴随吵架斗殴,然后就是报警处理。有些能协调,有些无法协调,矛盾越积越多,最后爆发更大的矛盾。
缺德的租车公司凭什么吃定骑手呢?
一、你都当骑手了,说明你真的无依无靠,也无权无势。那我肯定要坑你。
二、坑得不多,你咬咬牙能接受,不伤筋动骨一般没谁为这事玩命。
三、这个坑隐蔽性强,也很难追查定责。
四、我说是你损坏的,你可以反驳,但照样计时,最后还是你吃亏。
不难看出这些人对骑手心态拿捏得是真好,身世背景、时间成本、生存诉求,既有社会学分析,又有心理学把脉。
很多对骑手,乃至其他服务行业从业者的有针对性的算计都是这种逻辑。
当个别骑手与之冲突后,这种情况才会被注意,被放大,被重视。
反之,没有人会注意骑手是不是被算计了?
同理上述第一条:
你都当骑手了,说明你无依无靠,无权无势。
直到骑手们联合起来,大家才发现“哦,没人送餐了。”
这时也许会认真打量这些即便面对面递外卖,都不见得多看一眼的人。
2
冲突
不信谣,不传谣,不制造矛盾。
理论上我相信所有的辟谣,同时也相信事实。
骑手和保安的冲突,不是双方天生就有敌对属性。归根结底是社会整体意识强加在两者之间的对立:
经常上网刷视频的人一定能看到某某小区或某某商场,保安不让骑手进入,骑手问凭啥?保安说是规定,骑手说你不是歧视吗?保安说那没办法,就不让你进。骑手怒了,两边打起来了,警察来了,调解了,这事就过去了。
旁边录视频的人看到了,拍手叫好,视频录完发网上,大家看一乐。
这是多数人的心态。没人觉得不妥——
录视频和看视频找乐的人都不是骑手,也不是保安。
有人骂保安,说保安刻薄。保安委屈,他们头上有物业,物业说小区栏杆损坏了,业主投诉道路被骑手的电瓶车挤占了,你们要负责,不然扣钱。保安一个月才发几个钱?经得住这么扣?保安每天也可能被投诉,邻里装修动静大、遛狗人随意让狗排泄,你去处理,处理不好我投诉你不作为。都是业主,谁能被保安拿捏?唯一能拿捏的只有骑手。
有人说骑手闹事,骑手也委屈。大多数小区都不让骑手骑车进去,有些送餐地点离大门近倒还好,遇到那种大型社区,光走路就要走半天,他不骑车、不翻墙就要超时,超时就扣钱。有些商场更扯,不让骑手从正门进,给不出正当理由,说“你穿这衣服就不行”。我看到某人穿了一套和骑手相似的外套还被保安拦下来的乌龙,乍一看很搞笑,仔细想挺无语。
因此骑手和保安都被一种优越感胁迫,这让两者在竞速和守护之间形成必然的冲突。
前天某团终于宣布将采取三大举措保障骑手权益,其中一项就是与各地物业、社区进行沟通,争取尽量让骑手送餐不受限制。
可这也要看物业和社区的真实顾虑,对方要慎重的地方很多:
骑手骑电瓶车进了小区,造成道路挤占怎么办?撞到人怎么办?骑手进商场被顾客投诉影响购物心情怎么办?
谁负责,谁顾虑。
不要以为我胡说,这都有真实案例。
人和人之间一些莫名的优越感太多了,前些日子我说某地咖啡店冲突不就是一个典型吗?辱骂、殴打别人的未必见得平时也作威作福,但你就被我在某时某刻某种身份上拿捏了,做不做人全看心情。
这就是人性。
现实中什么样的人和事都会出现,所以三大举措客观上对骑手是一种单方面的重视,最主要的还是社会各界对基层劳动者的体恤。
备注:
要真心实意的体恤。
无论对方是保安还是骑手。
3
未来
之前我刷到过一个视频:
某小区内一个保安抓住骑手的电瓶车不放,就不让他进小区。骑手喊“底层互害”,说得头头是道,想必这小哥当骑手前也是个有故事的人。
还看到过一个视频:
商场外一位骑手面对三四个保安,一个劲地问“凭什么不让我从正门进?”保安懒得废话,围起来阻挡他。
后来有一天,大家都爆发了,这个事闹了两三天,终于平息了,至少暂时平息了。
我还是不信谣、不传谣、不制造矛盾。连谣言里的截图都不放进来。
只是在想,有一天我肚子饿了想点外卖的时候,会不会发现APP里显示“无法送餐”?
然后我才细细琢磨,懊悔地发现:
我好像从来没正眼看过人家。
这篇文字琢磨了两天,纠结该不该说。
总之反反复复,最终把可以讨论的都写明。
其实一句话就能总结今天的中心思想:
把人当人看,人也能把你当人看。
这才是未来。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往期回顾:
谭胖:粗暴干涉“阴间经济”会导致什么后果? 谭胖:除了知道她没穿衣服外,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 谭胖:关于燕郊,我希望再多几次冒犯“央视”的事发生 谭胖:在没有惩治恶人之前,我拒绝扶老人 谭胖:教授和那些女性的“隐私视频”到底有几个G? 谭胖:25岁的规培生一死了之及,没有人会记住她,和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