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金融圈小美女自爆私生活混乱这个事,早该在前两天抽空说一说,不过被我排到了某航硬核等待外国友人之后。一来是那事也挺离谱,而且回应更离谱。一来这种事如今并不新鲜。
我经常看到有人拿身份证对着镜头曝光某某和某某某,但热度不够,除非是媒体有意扩散,否则引发不了太多关注。
涉及到男女关系方面的事情也一样,要么就是男方位高权重,要么就是女方颜值爆表。那些天里某地书记被拉下马就是一个好例子——
大伙儿怕位高权重的人胡作非为,更怕自己的女眷在某一天成了献祭的供品。更怕“按流程”可能这事就没动静了,于是索性在网络上把事情捅出来。只有在网上让前因后果曝光一下,人们关注了,议论了。这事还跟“权力”沾边,就一定要有下文。
因此那些天里媒体也集中一拨报道了某某学校领导的问题,某某老师骚扰的事情。
但要注意的是,以上都是男方胁迫女方的侵扰行为。有些年头日久,碍于舆情有关单位不得不站出来表态处理,跟公道其实并没有太大关系。
不过一旦涉及到“你情我愿”可放到台面上说又不太合适的事情,这个舆论就不好控制了。
1
“金融小美女手持身份证自爆式行业整风”是个想当然的话题,行业从来不会因为一个小姑娘树立新风尚,任何行业都一样。
这跟社会环境,民众思想,法律法规有很大关系。
就拿金融小美女自证的“出轨”来说,我有两三年没碰过这个话题了。因为这很敏感,甚至比时政、宗教、种族等问题还敏感。它涉及到的社会各层面的人太多,影响太大。如今的社会环境和男女关系也不允许有太尖锐的声音出现,所以我们往往只能看到一些热搜提问:
“为什么现在的人不愿意结婚了?”“为什么结了婚也不要孩子了?”
原因有很多,“私生活”是回避不了但无法直言的因素之一。
还是拿这位自爆的美女王某某来说,在一个“周期”内先后和七名男性有不同的“交集”,还发生过“边缘性行为”,至于“KFC”这些事更不新鲜,网传四月份被其中一人拍了小视频发到了网上,所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小美女玩脱了,看似自爆,字里行间更像被事先写好被迫发声。
目前该女性的社交平台所有内容被清空,事情按热度看基本也算就此打住。
她声明里牵扯的人和事太多,都有名有姓,有些还都是高管,都在一个圈子里混。反倒是未婚夫在“七人组”里更像是纯爱战神,妥妥冤大头一个。
按理说出现这么大一个瓜都该好好说说,可惜只能“按理说”,毕竟以“男未婚女未嫁大家都自由”的理由看待如今的社会人文,真扒开了细说很多人都会躺枪。
不夸张地说,这是一种普遍性的社会现象,无论权色、钱色还是寂寞空虚冷,在一个女孩身上都体现出来了。
假设万一真的追究一番,细查一番,认真讨论一番,最后只会形成一个更加尖锐的话题:
在现在这个社会,男女之间缺乏信任度和忠诚度,所谓婚姻、家庭、爱情等等只是暂时的权衡利弊,和道德、责任、教育不相干。而一旦所有问题都暴露出来放在明面上,“秩序”就乱了。
这就是屡次发生类似事件不久都不了了之的原因。我说过“不了了之”的事情太多,男女关系也是其中之一,它对应的就是“性别对立”的隐忧,至少在网络上,“性别对立”已经是公开的矛盾。
2
在美国有些州“通奸罪”依然成立,它旨在保护一个家庭在社会道德层面的基本利益。简单说就是“碍于法律威慑,你必须管好下半身”。在世界上还有一些国家如今依然保留了“通奸罪”这项罪名。至于我国,按网上搜到的资料,不成立的理由是“一来行不通,二来会引发其他社会问题”,所以并没有立法。
这两个理由,无论哪一个好像都没说得通。不过貌似韩国也早已废止了这条法律。我想对于“自由”的定义总还是各有各的看法。
只是涉及到现实生活会比较尴尬,比如一些讲述影视作品的文章里,会规避掉比较敏感的内容,理由也是“怕引起性别对立”。这一点真不好,我认为做都做了,不妨都拿出来让社会讨论,观点可以偏激,讨论热度越高,越能够引起重视,进而推动社会发展。
你不说,我不说,大家都知道“KFC”是社会现象,就当作不知道。所以我有时觉得我们在涉及到具体的人和事的时候,表达起来很“保守”,哪怕身体放得开也会表现出“很保守”的样子。说的和做的不一样,这就麻烦了。
前些年俞敏洪说了一些不该放在台面上的话,结果被喷得体无完肤。我想中国人大概最适合“岁月静好”这四个字,只有标榜“岁月静好”,哪怕自己实际上“负重前行”也能当作是一段太平盛世。
私生活混乱、对伴侣缺乏忠诚,导致出轨率和离婚率高,人们有样学样对家庭财产、家庭责任都在采取敏感又回避的态度,再加上目前国内对类似事情的冷处理,反而加重了男女之间互相质疑的色彩,让男人看女人、女人看男人都显得又激情又胆怯。
恋爱、婚姻,甚至生子都要留个心眼,生怕哪天自己成了“坚强侠”。
这个问题,终究有一天要面对。
不是简单的“已报警”能解决的。
结 语
说一句不冒犯任何人的话:
如今社会上这类人和这类事一点都不新鲜,只是大家心照不宣。涉事的几位当事人有名有姓有职务,高学历、高颜值的女孩在那么两三天里引起了不少人的兴趣。那为什么现在好像从来没发生过这回事呢?
就是怕“性别对立”,就是怕这件事大而化之,还怕彼此“不安定”——
只要不掀开地毯,就没有蟑螂。
我们害怕“对立”,害怕讨论,就不害怕有一天矛盾集中爆发。
这种“岁月静好”,想一想就觉得可怕。
(免责声明:本文所用图片均系转载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立即删除。)
往期回顾:
谭胖:粗暴干涉“阴间经济”会导致什么后果? 谭胖:除了知道她没穿衣服外,我们还应该知道什么? 谭胖:关于燕郊,我希望再多几次冒犯“央视”的事发生 谭胖:在没有惩治恶人之前,我拒绝扶老人 谭胖:教授和那些女性的“隐私视频”到底有几个G? 谭胖:25岁的规培生一死了之及,没有人会记住她,和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