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窗道牖

文摘   2024-08-20 07:26   江苏  

   

   普通人,更不用说搞房地产的专业人士,都知道盖房子必须设窗户,没有窗户的房子,黑咕隆咚,又不透气,没法住人。

   早年盖的商品住宅,户型较小,但保证卧室内有外窗。个别户型设计,委屈了厕所,不设外窗,只有一扇高高在上通往楼道的小窗,这种户型遭群众嫌弃,不久便随着户型面积的宽松而销声匿迹。

   早期的商品房,窗户多数为木制,两扇或三扇,平开式,通风和采光效果好。后来有了铝合金和塑钢,开启改成推拉式,上半截做成固定的,档次上去了,但功能稍欠缺,不过它很快被普及的空调掩盖。

   我们的祖先,开化早,两千多年前老子就在《道德经》中说:“凿户牖以为室”,这里的户指的是门,供人出入;牖指的是窗,作采光和通风用。古代房屋窗样式不少,有直棂窗、横披窗、支摘窗,因为它们都安装在墙槛上,又统称槛窗。

 

   打开窗户,外面的美景扑面而来,赏心悦目。因此,人在室内,往往喜欢站在窗口,远眺窗外。房屋朝南向开窗,最为多见,效果也最佳,夏天,微风吹拂,驱赶溽暑;冬日,阳光普照,其乐融融。

   最著名的是陶渊明“倚南窗以寄傲”,身靠南窗,傲气凛然。东阁赏梅的何逊说:“竹叶响南窗,月光照东壁”,一派诗情画意。也有西窗,李商隐的诗句“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为人熟知。西窗下,挚友促膝长谈,情谊绵绵。杜甫的“窗含西岭千秋雪”,开的也该是西窗吧,不然哪来眼中的西岭。北窗也行,贾岛写诗《题韦云叟草堂》:“新起此堂开北窗,当窗山隔一重江。白茅草苫重重密,爱此秋天夜雨淙”,看到的是一片萧疏的秋光。只有东窗的声名糟糕,南宋奸相秦桧和他老婆王氏,风波亭陷害岳飞,坏事做绝,结果“东窗事发”,遭万代唾弃。后代的诗人,写诗填词就忌讳用“东窗”了。

   

   还有一种窗户的“另类”,不东不西,不南不北,仰面朝天,开在屋顶上,称为天窗。掀开几块瓦片,覆盖一块玻璃,改善室内采光,这是天窗最简单的形式。在玻璃发明之前,先人用磨薄的贝壳当瓦,叫明瓦。一般说,天窗是固定的,不可随意开启,“打开天窗说亮话”,那只是说说而已。“老虎天窗”属天窗的变异,开在憋屈的阁楼坡屋顶上,借以通风采光。究其样式,仍以平开窗居多。

   有人问,“牖”是什么?与“窗”的区别在哪里?牖和窗,确实不同,“交窗者,以木横直为之,即今之窗也。在墙曰牖,在屋曰窗。”简单的说,开在房屋上的叫窗,开在单墙上的叫牖。只是“牖”字太生僻,不常见,不如“窗”字通俗,为人熟知。窗字处在强势地位,约定俗成,逐渐取代了牖,一度混称窗牖,后来干脆全用窗字来表达了。

   牖,又称墙窗,常出现在园林中,廊上开窗,两面借光,风光相互渗透,步移景异,美不胜收。通常由磨细砖和小瓦拼成,花样繁多,富有韵律美,即是所谓的漏窗。漏窗又称花窗,这里说的“花”,指的是漂亮、灵巧,种类多的意思。

   花窗布置自由度大,高度与视线持平,利于借景。个园春景的花窗,堪称典范,构成春竹石笋图的恬静背景。在和煦阳光的照射下,疏影斑斓,春光灿烂,桂花厅的倩影依稀可见,引人入胜。

   汪氏小苑东院“小苑春深”,南墙上的花窗尤为精致,砖雕小件,玲珑剔透,寓意美好。个园“美颂堂”,明三暗五,高大恢弘,气象森严。堂前天井特别宽敞,两侧墙壁贴近内院,一组漏窗,宽大明亮,窗外封闭内院中,东院竹影婆娑,西院暗香浮动,给庭院增添优雅活泼的情致。

   寄啸山庄的花窗,“漏”得更彻底,纯粹是一个个窗洞,这类漏窗,别称洞窗、空窗。外形多变,正圆、椭圆、梅花、海棠……秀美典雅,左顾右盼,泄出满园春色。个园“冬山”背后的风洞,属洞窗变异,齐整排列,笑迎凛冽寒风,走近跟前仿佛感觉到隆冬的肃杀。西墙上的洞窗弥补不足,窗外嫩笋破土,修竹摇曳,春光乍现。

   窗户与人类生活关系密切,在宅院中,低头不见抬头见。没窗的房子很可怕,不但憋气,呆久了让人心惊肉跳。清代皇室处罚犯错的子弟,有一种方式叫幽禁,就是将囚徒困在四面是墙,没有窗户的昏暗斗室中。任谁都待不了多久,便精神崩溃。现代摩天大楼,外观看,玻璃幕墙包裹得严严实实,但幕墙背后仍有一道道与外界沟通的窗户,否则,待在玻璃屋内办公,还不把白领们折磨死了。

   窗户在现实世界中广泛存在,又延伸到虚拟世界。我们天天面对的电脑,操作系统不是叫“温吐死”吗?那就是我们通往虚拟世界的一扇扇窗户呀!


              


龚平
传递文字,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