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桂馥郁游人醉

文摘   2024-08-25 10:11   江苏  

   

   桂花,别称木樨,是园艺中广泛采用的花木,几乎扬州所有的园林中都大量种植。桂花树的体态端庄圆润,树叶终年苍翠,赏心悦目。中秋前后,绽放出颗粒细小的花朵,黄灿灿的,香味浓郁,沁人心脾。“桂”与“贵” 同音,与富贵相伴为多数人的心愿,或者希冀儿孙们在秋闱中“蟾宫折桂”, 于是,栽几株桂花图个吉利, “套口彩”的金桂、银桂,受到园林主格外的青睐。

   种植桂花分孤植和群植两种,如何舍取,视园林的大小而定。小园占地局促,孤植的桂花修剪成圆球状,便于观赏,富贵玉润,鲜明个性凸显;大园地域开阔,多株桂花排列栽植,可与周围的建筑形成色彩丰富,构图优美的景色。瘦西湖水云胜概堂两侧阶下,密密栽植了成排的桂花树,多年之后,长得枝繁叶茂。常年作可供观赏的绿篱,秋日则暗香浮动,馨香衣襟,熏得游客产生微微醉酒的感觉。

   

   扬州园林中,许多主要建筑的前后都种植桂花,桂花既喜阳又耐阴,成活率高,属于比较容易伺候的花木。按照习惯,这类厅堂常称之为桂花厅。扬州园林中桂花厅有多处,东关街个园,嘉庆年间在旧寿芝园的基础上辟而新之,“绿萝袅烟而依回,嘉树翳晴而蓊匌”。园子的中心位置是一座气宇轩昂的厅堂,四面设窗,人在厅中,窗外美景一览无遗。厅南被住宅楼和花墙遮挡,日照并不充分。于是,在大厅前方的花坛上,不种习性喜阳的牡丹芍药,而是遍栽相对耐阴的桂花。苍翠的绿荫掩映着错落有致造型生动的湖山叠石,像狗像猴还是像牛,众说纷纭,给厅堂带来灵动生机。

   按《园冶》所说:“凡园圃立基,定厅堂为先,先乎取景,妙在朝南。”该厅堂符合造园章法。今取名“宜雨轩”, 不近情理,虽由名人题额,仍不免贻笑大方。轩,乃因势而宜的建筑,“以助胜”也,与厅堂有显著区别,张冠李戴,唐突古人,也贬低了厅堂的显要地位。据建筑面对桂花树丛的特征,结合扬州民间的习惯,或许早年称它为“桂花厅”或“樨香堂”,是很有可能的。

   寄啸山庄的桂花厅偏于西园最西端,大型湖山叠石背后的土坡上,高低错落栽满桂花树,金风送爽,绿荫蓊郁。清秋时节,丹桂飘香,满园氤氲在一片馥郁的桂花香之中。当年戊戌变法的领袖康有为莅临扬州,一定参观过这座有“晚清江南第一名园”美誉的宅园,恰逢“桂子月中落,天香云外飘”的好时光,康南海欣然命笔,题下“桂花飘香”四字匾额,书法飘逸酣畅,保留至今。

   史公祠内也有一座桂花厅,位于享堂东庑廊的东侧。厅前高高木架之上,爬满紫藤、木香的枝叶,遮荫蔽日,给小庭院洒下大片阴凉。厅前厅后,栽植桂花,尤其是厅后的那株古桂,虬枝老迈,看模样树龄当在百年之上。节假日,桂花厅内时常飘出阵阵悠扬的曲笛声,原来是扬州的昆曲爱好者雅聚于此,吟唱拍曲,他们执著的想要留住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我国戏剧舞台上的艳丽奇葩在扬州的流风遗韵。一曲悲壮哀怨的《桃花扇》,史阁部忧国忧民,喟叹“扬州沸喧,生灵尽席卷”,可独木难撑危厦,惟求以身殉国,昭示日月,激昂的声腔唱出了后人对气壮山河的史公伟业的无限崇敬。在桂花厅内,回荡起讴歌民族英雄的中国古典乐曲的旋律,亦属得其所哉。

   

   四桥烟雨,又名黄园,是历史上颇负盛名的扬州赏桂佳处。清乾隆时期,黄园归盐商黄履暹所有,黄履暹是黄家老二,人称二元宝。黄家弟兄几人,均操鹾业,个个都拥有顶级的豪华别业。乾隆曾多次巡访黄园,题诗抒怀,乐而忘返,并题额“趣园”赏赐。趣园中古桂树很多,“黄园古树桂盈盈”,林苏门的竹枝词有这样的描述。

   据李斗《扬州画舫录》十二卷介绍,黄园横跨长春桥两岸,有锦镜阁、丛桂亭、四照轩、金粟庵、水云胜概诸胜,以四照轩附近的丛桂亭和金粟庵处的桂花最盛。多到什么程度?李斗说:“每夜地上落子盈尺”,虽语涉夸张,但此处桂花树很多总是事实。园丁们把它穿成桂球,熬成桂膏、桂油,酿制桂酒,汲取桂水,桂花不仅用以观赏,也佩戴身上作为装饰,还能当作制作食品的辅助材料,供人享用,大快朵颐。

   

   四桥烟雨一景,在新时代得到部分恢复,跨河而建的锦镜阁四周,绿草如茵,花团锦簇,“是地桂花极盛”的旧貌归去来兮!

   欣逢盛世,扬州园林中广植丹桂的做法得以延展。如今,扬州的城市绿地、街心花园,处处有桂花树靓丽的倩影展现。八月桂花遍地开,扬州满城木樨香,淮左名都“园在城中,城在园中”的美誉,名副其实。

        


龚平
传递文字,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