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团锦簇洛春堂

文摘   2024-08-11 10:14   江苏  


   早春的天气,惠风和畅,春意初绽,兴冲冲前往瘦西湖赏梅。

   漫步跨进瘦西湖西门,过二十四桥,来到万花园。绕过静香书屋,向北不远处,成片的梅林已映入眼帘,花朵灼灼,暗香扑鼻。

   

   是处名曰洛春堂,堂前,林间泽畔,梅花争相开放,宫粉、绿萼、玉蝶、朱砂……品种繁多,红色、粉色、白色,姹紫嫣红。赏梅人摩肩接踵,红男绿女,老幼齐全。众多“花粉”,摆好优美POSE,争相摄影留念。洛春堂前,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洛春堂,是个货真价实的老景点。原先在平山堂上,堂址因故屡次迁徙。后因建造鉴真纪念堂被拆除,没再易地重建。新世纪初扩建瘦西湖万花园,主事者将新建一组建筑“新瓶装陈酒”,冠名为洛春堂。

   瘦西湖万花园西南隅,离静香书屋不远处,一组建于低矮山坞中的独立庭院,环境幽静,建筑风格素雅恬淡。在修篁茂竹的掩映中,门厅西向,主厅与厢房、折廊组成自成一格的庭院。

   院内正中凿池,架平桥,碧波清澈,游鱼可数。庭院内外,广植牡丹、芍药、梅花、翠竹等花木;池畔廊边,有透漏空灵的湖石两峰,苍古的叠石映衬出花卉的艳丽,颇具情味。堂前廊下抱柱上,悬挂赞美牡丹的楹联:“风前月下妖娆态;天上人间富贵花”,作者是元代学者吴澄。这是一幅赞美牡丹的楹联,与历史上的洛春堂并无关联。

   洛春堂始建于清代,耸立在扬州蜀冈之颠。《扬州画舫录》叙述:“(康熙)十四年过郡,(汪)蛟门(懋麟)拓堂后地建真赏楼,楼下为晴空阁,楼上祀宋诸贤;堂下为讲堂,额其门曰‘欧阳文忠公书院’。乾隆元年汪应庚重建,增置洛春堂……”“洛春堂在真赏楼后,多石壁,上植绣球,下栽牡丹”。楼阁伴以花木,风光该是不错的。可惜,咸丰兵燹的滚滚浓烟,把平山堂的成片建筑包括真赏楼和洛春堂在内,全都化为乌有。

   

   同治九年(1870),两淮盐运使方濬颐主持重建平山堂,以纪念文章太守的丰功伟绩。平山堂后,在真赏楼遗址上新建谷林堂,缅怀苏东坡。光绪五年(1879),欧阳修的后裔、两淮盐运使欧阳正墉捐银五千两,建欧阳修祠。南北中轴线上,最前是平山堂,中间是谷林堂,最后是欧阳修祠的系列建筑群。

   此时的洛春堂,移建到欧公祠以东、平远楼以北。堂内悬挂的对联,方濬颐撰写:“品题金带银盘,毕竟扬花难比洛;消受淡云微雨,果然秋禊不如春。

   按李斗的说法,“洛春之名,盖以欧公《花品叙》有‘洛阳牡丹天下第一’之语,因有今名。”

   有学者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李斗的解释值得商榷。理由是,欧阳修的《花品叙》不是为扬州写的,在讲述牡丹时褒扬洛阳,没有提及扬州,文中也找不到与“洛春”两字相吻合的句意。再说,扬州人给自己的厅堂起名,怎么可能“扬人抑己”呢?“洛春”的名称,应是来自苏东坡的诗句。

   北宋的文坛巨擘苏东坡与扬州很有缘分,“默数淮中十往来”。宋哲宗元祐七年(1092),再来次“亲密接触”,出任扬州知州,当上扬州地方的父母官,留下不少轶闻佳话。苏东坡有废万花会的爱民之举,但这不妨碍他兴致高的时候,吟月赏花,陶醉于扬州的花前月下、良辰美景。文人墨客嘛,有超群的浪漫雅兴并不为过。

   在一次与好友一起赏花宴会上,面对满园盛开的芍药樱桃,苏东坡兴致勃发,赋词《浣溪沙·扬州赏芍药樱桃》:“芍药樱桃两斗新,名园高会送芳辰。洛阳初夏广陵春。红玉半开菩萨面,丹砂浓点柳枝唇。尊前还有个中人。”苏东坡赞美扬州春景媲美洛阳:初夏洛阳花事已近尾声,而广陵的春色却依然独占风流,芍药开得姹紫嫣红,大有留住春光不松手的劲头。

   甭管洛春堂之名源于何处,苏东坡跟扬州关系密切,毋庸置疑。把它悬挂在今天的洛春堂内,替换掉与扬州毫无干系的匾额和楹联 ,更贴合实际,更让人容易接受。

   无论是初春的梅花,还是仲春的牡丹,抑或有“殿春”美誉的芍药……四季花卉,花团锦簇,紧紧围绕在洛春堂身旁,把这座历史名堂打扮得美轮美奂,焕发出新时代的娇艳姿容。倘若欧阳修、苏东坡、方濬颐等文章太守知道,一定会含笑于九泉!

 

               

                                                                                                                                                                                                                                                                                                                                                                                                                                                                                                                                                                                                                                                                                                                                                                


龚平
传递文字,广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