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系列】流浪肿瘤细胞的“自白”

学术   2024-03-07 15:07   上海  
2020年全国检验青年医生健康科普演讲大赛一等奖


流浪肿瘤细胞的“自白”


您的身边是否充斥着各种有关癌症的恐怖传说?


有人说,熬夜会致癌,有人说,吃剩菜会致癌更有人说吸烟喝酒会致癌,甚至连吃炸鸡也被冠上了致癌风险……


哈哈哈,看到如此谈癌色变的人类,我们肿瘤家族可以说是十分欣慰了。

多年来,人类与我们的战争从未停止,但人类始终无法将我们彻底歼灭。这还要仰仗于我们肿瘤细胞具有强大的增殖能力、“隐身”能力转移能力。为了扩张肿瘤领土,在我们肿瘤细胞中有一部分先驱率先涌入血液,开启“流浪计划”,寻找适于定居的新家园。而人类把进入血液循环系统的肿瘤细胞称为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 cells, CTCs)。


但我们的“流浪计划”可不是一帆风顺的,尤其是会遇到各路强悍的免疫军队。在与免疫军队的战斗中存活下来的循环肿瘤细胞都是部落中的精英,具有最强大的侵袭力存活力。这些精英部队能够通过各种方式,躲避免疫系统的追杀、消耗免疫细胞的体能、甚至俘获免疫细胞,使其为我们而战。一旦这些“精英部队”到达目的地,只要新的环境适合,就会落地生根,繁衍后代,建成新的根据地。


SPRING FESTIVAL


其实啊,我们肿瘤细胞的“流浪计划”早在1896年就被人们发现了,但由于当时的技术所限,人类始终没有更进一步地深入了解过我们。



直到近年来,各种新技术的涌现使人类只需抽取少量的血液就能抓捕到我们,这使我们的危机感与日俱增。流浪中的肿瘤细胞具有特殊的表面标记和形态特征。人类正是抓住了我们的这些特征开发检测技术,从而对我们进行抓捕,甚至定罪量刑,也就是人类口中的“CTC分子分型”。

CTCs检测的临床意义之——癌症的早期筛查


曾经,人类一度认为,只有肿瘤晚期时才会出现循环肿瘤细胞。但其实在肿瘤形成的早期,我们就开始隐秘地实行“流浪计划”了。人类很难通过他们惯用的手法来发现我们。如今,人类开发的新技术能够灵敏地发现循环肿瘤细胞,帮助他们更早地发现肿瘤,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把我们的“流浪计划”扼杀在摇篮中。


CTCs检测的临床意义之——预测转移复发


您可能要问了,接受了手术切除治疗的肿瘤患者,为什么还是会复发呢?那是因为循环肿瘤细胞早早地就在血液中潜伏,暗暗地在新的部位增殖,最终会形成转移复发的新病灶。这个规律已经被人类所发现,开始对手术后的患者定期检测循环肿瘤细胞。一旦发现循环肿瘤细胞的存在,就提示转移复发的高风险,需要对肿瘤患者进行更加积极的治疗。

不得不说,人类真是越来越了解我们家族了,尤其警惕被他们称为“间质型CTCs”的伙伴们,说是肿瘤转移复发的嫌疑大。这是要把我们往绝路上逼啊!


CTCs检测的临床意义之——监测疗效


不过,被逼上绝路的我们也会不断挣扎,努力地绝处逢生。人类得了肿瘤以后,会接受各种各样的治疗,有化疗、放疗、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等。有些治疗会让我们元气大伤、数量锐减;但有些治疗也并不能奈我们何,部落的数量更是不减反增。因此,人们通过抽取血液,调查我们的数量和罪行,能够判断治疗效果的好坏,不断调整针对我们的治疗措施。

听说人类在未来还要将我们从人体中取出进行培养、审讯,把我们泡在各种药池里,试图更彻底地了解我们,找到可以快速消灭我们、又对人体温和的抗癌药物。人类把这叫做“个体化医疗”。而我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还能生存多久呢……



今天在这里为大家简单介绍了循环肿瘤细胞的概念。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小科普能够让民众进一步地认识癌症,了解CTCs检测价值,有助于肿瘤疾病的早期诊断和精准治疗。

复旦中山检验 科普实践


复旦中山检验坚持践行“大卫生,大健康”理念,致力于宣传疾病健康知识、推广检验创新技术。科室多项原创科普作品在上海地区乃至全国性科普大赛中斩获佳绩,深受业内认可和大众喜爱。














未来,科室将一如既往地积极推进健康科普新实践,厚植健康科普新沃土,为普及医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倡导健康理念贡献力量。


来源 | 中国医师协会检验医师分会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检验科
关注临床检验新技术新项目,传播专家观点、业界动态,讨论学科建设、专业发展;项目临床意义深入介绍,分享案例分析、结果解释,沟通临床医护、服务患者。搭建集知识更新、同行交流及科普大众、临床服务于一体的检验医学信息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