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一下,在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海鲜自助餐之后,突然遭遇了肠胃的“叛变”。原本期待中的美食盛宴,却意外地成为了一场“肠胃风云”。从腹泻到腹痛,再到结肠炎和胃肠炎的诊断,这一连串的病症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病原体?让我们一起走进李先生的病例,探寻疾病背后的真相。
案例回顾
患者基本信息
李先生,67岁,2024年1月29日入院,因“3天前腹泻8次,腹痛1天”入院。
患者病史及症状演变
2024年1月12日:大量食用海鲜后出现腹泻,黄色稀便。自行服用杨梅酒和藿香正气水后,症状有所好转。
2024年1月26日:再次出现两次黄色稀便。
2024年1月27日:腹泻症状进一步加重,排便8次,均为黄色水样便。无腹痛、无呕吐,仅有恶心感,也未出现发热。
外院检查及处理:
白细胞计数8.54×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79.9%。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电解质、肝功能均正常。淀粉酶为366U/L,脂肪酶81.3IU/L。腹部CT提示双肾可能存在囊肿。禁食两天,并给予兰索拉唑、左氧氟沙星、氨基酸等补液治疗,腹泻症状停止,复查淀粉酶降至321U/L。
2024年1月28日:患者自行进食稀粥后,出现左上腹痛。再次复查腹部CT显示胰腺形态稍饱满,胰头部位可疑占位。血液检测结果显示,血红蛋白150g/L,血小板247×109/L,白细胞计数6.52×109/L,中性粒细胞比例(N)72.1%,淀粉酶升高至414U/L,C反应蛋白低于5.0mg/L。急诊处理包括禁食、抑酸抑酶、解痉等治疗。为求进一步治疗,患者至我院就诊。
我院初次就诊
2024年1月29日入院,腹部CT检查显示胰头饱满,有可疑略低密度灶,形态稍饱满,密度略高,周围脂肪间隙清晰;肝脏、脾脏未见明显异常;双侧肾脏见囊性低密度灶;腹膜后未见肿大淋巴结;腹腔内无积液。同时,盆腔CT未见明显异常。结合外院检查结果,入院诊断为急性胰腺炎和腹泻。临床给予头孢呋辛抗感染治疗。
我院进一步检查
感染科会诊发现患者诺如病毒RNA定性检测为阳性,同时艰难梭菌鉴定及毒素基因检测结果显示产毒素艰难梭菌阳性,进一步确认了李先生的感染情况。
我院确诊与治疗
结合上述检查结果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最终确诊李先生患有急性胰腺炎、艰难梭菌小肠结肠炎和诺如病毒性急性胃肠炎。临床迅速调整策略,加入万古霉素抗感染治疗,进行补液、抑酸、抑酶、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密切关注患者的病情变化,定期进行粪培养等相关检验和检查。
病情好转与出院
2024年2月15日万古霉素治疗满14天后停用。继续其他对症治疗。经过一系列的治疗,李先生的病情开始好转。2月17日,复测艰难梭菌和诺如病毒结果均为阴性。2月22日,患者病情进一步好转,予以出院。嘱李先生继续清淡无油流质饮食,避免辛辣、刺激、油腻的食物,并注意休息和避免感染。定期随访。
知识拓展
艰难梭菌与诺如病毒的识别与防控
艰难梭菌(Clostridium difficile,CD)是一种革兰阳性、专性厌氧芽孢杆菌,具有强抵抗力的芽孢。艰难梭菌感染(Clostridium difficile infection,CDI)是由产毒素CD过度增殖并释放毒素引发的肠道感染性疾病,主要表现为发热、腹痛和水样便腹泻。长期使用抗菌药物、高龄、具有严重基础疾病等因素都是CDI的危险因素。CDI的诊断标准包括患者出现中至重度腹泻或肠梗阻,且粪便检测CD毒素或产毒素CD结果阳性,或内镜下/组织病理检查显示伪膜性肠炎。核酸扩增检测因其高敏感度和特异性,被推荐为快速、准确检测产毒素CD的独立测试技术。
诺如病毒是引发急性非细菌性胃肠炎的主要病原体,人群普遍易感,极易在集体单位中传播,同时容易在家庭成员之间引起感染。该病毒主要通过粪-口途径传播,也可经水、食品(尤其是海水贝类)、物品接触及气溶胶等途径传播。诺如病毒潜伏期短,通常为12~48小时,粪便核酸扩增法是其检测的金标准。感染时,病毒在小肠上皮细胞内复制,损害上皮细胞分泌功能,导致消化不良和腹泻。病程一般较短,症状持续2~3天,主要表现为腹泻、呕吐,伴恶心、腹痛、头痛、低热等。感染诺如病毒后,应采取居家隔离措施,并尽量减少与其他健康家人的近距离接触。隔离期应从急性期开始,持续至症状完全消失后的72小时。在此期间,务必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饭前便后务必使用肥皂和流动水彻底洗手。需要注意的是,诺如、艰难梭菌这些病原体对酒精并不敏感,所以通常使用的酒精消毒湿巾和含酒精的免冲洗的手消毒液并不能替代传统的洗手方式。同时,还应做好个人防护,对家庭感染成员所使用的生活用品等进行全面的消毒处理,建议使用含氯消毒剂进行消毒。
其他导致腹泻的原因
夏季腹泻的常见原因多样,包括轮状病毒感染、大肠埃希菌和沙门菌等细菌感染,以及饮食不当等因素。特别是食用本身携带病菌或者处理不当的海鲜也会引发多种食品安全问题,如变形杆菌等。而在这些病原菌之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的感染尤为突出,是夏季食品安全问题中最为常见的病原菌之一。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近海海水、海底沉积物及鱼、虾、蟹、贝类等海产品中的革兰阴性杆菌。最适生长温度为30℃-37℃,因此温暖的海水是其主要栖息地。人类感染副溶血性弧菌的主要途径是生食或食用了未充分加热煮熟的海产品,尤其是当海鲜产品受到污染或保存不当(如温度控制不佳)时,风险显著增加。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后,患者通常在24小时内发病,主要症状包括急性起病、腹痛、腹泻(多为水样便)、呕吐、发热等,严重者可出现脱水、休克甚至危及生命。
结语
李先生的病例提醒我们,及时、准确的检验,可以早期识别肠道病原体的存在,从而迅速启动治疗措施,有效防止病情恶化,降低并发症的风险。实际上,这一病例也凸显了当前面临的另一重要挑战:越来越多的腹泻病原体,尤其是那些传统培养技术难以检测的病原体,正对临床诊断和患者健康构成威胁。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复旦中山检验科不断提升实验室检测能力,并积极开展各类病原体检测新项目,旨在为临床提供更全面、更准确的诊断支持,助力患者精准诊疗。在本案例中,实验室通过病毒核酸检测项目进一步确认了艰难梭菌及诺如病毒感染,为临床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国庆*美食*肠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