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公众号回复1
获取一线、总监、高管《管理秘籍》
导读:前几天做了一次关于成长的直播,下来后有所思考,周末将一些想法与信息整理在了一起,形成了一篇相对全面的成长思维类文章。
篇幅较长,读完需要20分钟,大家可以细细品尝,接下来正文开始。
扩展阅读:CEO成长模型;
多数人随波逐流
今年创业的主方向是面向企业的,但因为粉丝特别活跃,不可避免的也做了少量面向粉丝咨询的单子。
而就数据反馈来说却让我有些吃惊:
10个咨询有8个是职业生涯困惑,也就是成长的困惑相关问题。只有两个是解决实际问题; 8个里面有6个之前人生多是在浪费时间,最近市场不好,他们开始慌了; 剩下2个是做了职业生涯规划,但有些拿不准,咨询进一步建议的人;
而10个粉丝里面愿意付费的最多1人,所以粗暴的反推下,这个数据就吓人了:
100人有10个人愿意付费; 10人付费有8人有成长困惑; 8人有6人属于被环境倒闭,感到焦虑才有成长困惑或焦虑;
所以,这里的结论可能是:100个人里面,有90个人不太学习,6个人被动学习...
也就是:96%的人,对于成长是得过且过的状态,这很吓人!
96%这个数字自然十分疯狂、大胆,并且缺少大样本数据支撑,但他背后带来的启示却难以被忽视:
一、浅尝辄止
很多在线课程平台,用户注册量巨大,但公开数据显示,课程完成率仅在5%-15%之间。
这意味着尽管很多人对学习“感兴趣”,会去注册,但持续投入、真正完成课程的只是一小部分。
当然,也有人只是想听几节感兴趣的内容就够了,但整体完成率极低依然常被视为「大众对深度学习的坚持度不足」的一个佐证。
二、浅层忙碌
在《深度工作》中提到:现代社会中,大多数知识工作者被各种社交媒体、即时通信、碎片任务牵制,难以抽出集中且高质量的时间来真正钻研、思考、学习。
这导致了很多人在工作中更多是“浅层忙碌”,而不是“深度成长”。
世界上有两种人,一种人写,一种人读,其余的人只看图画、小视频或什么也不做。
比较可怕的是:很多人会认为刷抖音也是一种学习...
三、浅层次生活
《思考致富》多次提到「大多数人缺乏主动学习和思考的习惯」。
管理大师查尔斯·汉迪在《空雨衣》提到:随着时代变化,很多人只是随时应付工作,没有充分利用学习机会去更新自我。
综上,多数人的世界可能只有两件事:
想办法填饱肚子; 杀死剩下的时间;
成长是一种筛选
再透露一组最近的数据,上周末一共14个咨询,其中:
1个部门经理、3个总监、9个一线Leader、1个一线员工(大概率最近升经理):
总监以上会面临实际的问题和烦恼; 一线Leader普遍在舒适区左右横跳,不知道如何进一步成长,会有焦虑感;
结论依然很粗暴:只有Leader才会关注成长!
从管理的角度,Leader是筛选后的结果,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而,这里回归成长主题,我们至少有两个问题:
为什么这么多人不成长? 对于这些想要成长的人,他们的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又该为他们提供什么帮助?
想要回答问题,需要先回到成长本身:什么是成长?
什么是成长?
关于什么是成长,能有很多的说法,我觉得比较好的定义来源于联合国:成长即是生存权与发展权!
对比到实际工作场景,可以认为只要我们的职场生存能力或者职场发展能力有所提升,那么就是成长。
进一步,什么是职场生存能力:
第一是我们在职场中最基本、最核心的技能是没问题的,比如代码能力之于程序员、需求梳理能力之于产品经理、账务能力之于财务; 第二是我们最核心能力是具备可迁移性的,也就是今天可以在A公司,明天可以在B公司,我们在不同的公司都具备一定适应性;
总结下来:生存能力的核心在于保持职业的可持续性,通过掌握基本的专业技能和应对变化的适应性,确保在职场中的稳定。
然后,什么是职场发展能力:
第一是职业可被发展规划,他具备可成长性; 第二是我们可以通过持续学习去主动探索新计划,具备创新的可能;
生存是发展的基础,发展能力决定职业生涯的高度,他们互为补充关系。
其实,眼尖的同学会发现,这里对成长的定义是包含我喜欢、我擅长、能赚钱框架的:
比如:一个程序员喜欢玩溜溜球,他投入大量时间去学习,最后玩得非常棒。
如果站在生存和发展的角度去看的话,这不属于成长,这属于一种穷开心。
再比如:在电动汽车疯狂内卷的今天,我非要发力去做燃气车相关的创业,这无论从生存还是发展的角度,都不是一个很好的决定。
大学时期的错误成长
这给我们的启示是:不要在错误的方向上瞎努力,自我感动没意义。方向错了,做的越多,错的越多。
大学时期,在技术基本入门的时候,我认为自己要专精底层技术,于是不知道在图书馆哪里摸出来一本《数据库底层结构原理》的书读了一学期,结果是一无所获!!!
现在回想,这就是一次错误的努力,我一个工程应用人才模型的跑去啃底层原理,这是一种方向错误!
类似的错误还有,这里来一个高管时期的经典案例:
工作时期的错误成长
一次高管聚餐,开始看到我在名单中,后来我的名字又从名单里面出去了!
我那个自尊心被打击的很惨啊!整个人都很失落,失魂落魄好几天,
后面深刻思考得失因果,想通后很快做了心态调整,慢慢恢复了状态。
这是很多聪明的同学容易犯的一个错误:将关注点放在Leader身上,其结果是他们很容易患得患失,自我质疑,最后停滞不前。
这里需要回答两个问题:
在老板不叫我吃饭案例中,你认为这种想要靠近老板,是一种错误成长吗? 第二个问题很关键,为什么我会失落?
理解我失落的点,也许各位离成长的真相会更进一步!
成长的四个卡点
回答上述问题,我失落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当时的我不在老板的第一梯队里面。
这直接会导致三方面的问题:
我拿不到公司最核心的信息,特别是战略项目的第一手信息,只要拿不到第一手信息,那么就可能被人信息差赚差价; 因为拿不到第一手信息,我做什么都会慢人一步,这会导致我进一步资源效率大大降低,产出低的话,后续可以继续使用的资源就会减少; 无论是信息差还是资源差,最终的叠加导致的结果是公司分蛋糕时候,我拿不到大的,这会进一步限制我未来的成长;
从这一顿饭的角度,我们再来看一看成长这个事情,可能应该有了初步印象,接下来我们继续分解。
成长的四个维度
什么是成长,最简单的描述就是:
之前我不知道的事,现在我知道了; 之前我不能做一件事,现在我能做了; 之前我做不好的事情,现在能做更好了;
这就是成长,他可以被切割成四个维度:
第一,学会
做自己不会的事情是学会:这是一种学会,从不会到会。
第二,改变
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改变:这是一种自我突破,换个角度、以升维的角度看问题就不是问题了。
第三,突破
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是突破:这是一种决心,他是对不愿意做的事情进一步的突破,因为可能需要付出不小的真实代价。
第四,借势
做自己做不了的事是一种借势:这可能是一种沉淀、一种“借贷”、一种“交易”,他能让你掌握不属于你的资源,从而做之前不敢想的决策。
学会更多是环境的事情,需要打破的是信息差;
改变更多是心法的事情,需要打破的是认知差;
突破更多是取舍的事情,需要打破的是执行差;
借势更多是交易的事情,需要打破的是资源差;
以上四种成长,彼此之间并不是绝对独立的,我们来一一拆解。
学会:打破信息差
多数人成长的瓶颈在于信息茧房,他直接导致了信息差。这里做个科普,什么是信息:
数据是未经过处理的原始事实,他通常是孤立的、无意义的。其本身是没有任何解释和上下文的。
数据属于信息的原始材料,必须经过加工才能转换成有价值的信息,例如:销售数量、员工年龄、天气温度等。
而我们之前文章说过,所有的信息都是有目的的,如果数据被人掌控吸收,赋予价值,便会变成有价值、有目的的信息;
所以信息都是有背景的、能够解答某些问题的或者能为某些决策提供指导的事实的,比如:
销售量相比去年提升了10%,销售团队干得不错; 员工年龄超过35会比较固执; 最近温度过低,可能羽绒服销量要上升了;
认知的话,是对信息的进一步解读,因为个体的经历、知识是不一致的,所以面对同一信息可能会产生相反的理解。
认知的好坏会直接依赖于信息的数量和质量,除此之外,他跟个人的背景、经验、能力等因素密切相关,所以路径依赖才会存在,举个例子:
A:销售团队的激励措施起到了显著的效果; B:市场整体需求增加,我们还应该加大产品的推广力度,以保持增长; A:我们需要为年龄超过35岁的员工提供更多的培训和发展机会,以保持他们的创新能力; B:我们可能需要雇佣更多年轻的员工,以保持团队的活力和适应变化的能力;
综上,信息与认知是有直接关系的:
人们做决策是依赖自己的认知; 信息是认知的输入,组成这次认知的核心是已知信息和过往经验判断;
假设你在分析一家公司的销售数据:
数据:是原始的销售数字,例如“1月销量500件”,“2月销量700件”; 信息:通过分析数据,你可能得出结论,“2月销量比1月增长了40%”; 认知:根据信息,你可能会思考“这个增长是因为新产品上市,还是由于季节性波动?”或“这个增长是否符合我们的预期?”;
这里补一句汇报技巧:在汇报的时候很多人喜欢提供数据,这是没意义的;至少需要提供信息;更好的做法是提供认知。
信息 = 数据 + 背景解释 + 上下文
认知 = 信息 + 个人背景 + 经验 + 能力
一个人决策的依据来源于认知高低,所以信息差能影响一个人的成长:充分决策的底色是足够的信息量。
多数人在职场中,除了工作以外难以学到更多的东西,多半就是受困于信息茧房,信息差是学会最大的敌人!
如老板不请我吃饭案例,成年人没道理因为一顿饭而愤愤不平,但那顿饭背后涵盖的信息差才是我为之疯狂的原因。
然而,信息差只是成长的第一个门槛,真正限制我们进一步成长的,是我们对既有认知的执念。这就是成长的第二步——改变。
改变:认知瓶颈
认知是决策的基础,他总是能帮我们做出正确决策,注意:这里我说的是总是!
根据我收到的信息以及我过往的经验、目前的能力,那么我一定能够做出局部最优的决策。
只不过,这个局部最优是我已经能够达到的极限,他受困于我的信息茧房与认知瓶颈;
并且认知一定会衍生防御机制如:路径依赖,所以我们总是会选取最有把握的做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在舒适区游荡的原因,大脑会防止你去冒险。
比较恐怖的是:有些人在年级很小的时候就形成了闭环的认知体系,那就麻烦大了,举个真实例子:
小黄是个非常上进的人,初期成长速度很快,但这两年明显开始吃力,这是为什么呢?首先,小黄很早就形成了一套正循环框架:
遇到问题->我担当,我努力->然后依靠个人努力,问题解决了->最后他成长了
初期他在一个小公司,业务简单,环境单纯,这套框架非常好用,他也确实成长得很快,并且身边还出现了很多反面案例:
遇到问题,不担当,不努力,于是问题没解决,人也废了
这些事情从正反两面加重了他关于努力的认知体系。
但后面换到更大的环境,面对更复杂的场景,靠一己之力难以应付的问题,他那套体系不好使了,这个时候他是怎么做的呢?
自己努力不能解决就抱怨其他不配合的人是傻逼,因为他们是没有担当的人,所以导致他的失败了,因为他失败了,所以他没有成长,长此以往,小黄自然原地踏步。
小黄确实足够上进,但小黄不够自省,他十分固执,他打不破认知屏障,所以他成长放缓了。
所以,如果要对认知进行拆分,可以分为两个方向:
第一是我之前不知道的信息,现在我知道了; 第二是我之前不能接受的信息/认知,现在我能接受了;
信息量很多时候与职位正相关,一些同学不齿于揣摩上意以及溜须拍马,但当你真实认识到什么是服从性测试以及表忠心,基本认知才会发生改变,从而愿意去做这件事。
做自己不愿意做的事情是一种改变,这里的改变就是一种认知的提升。
突破:打破现状
一个人/组织执行力的三要素是很清晰的:
执行力三要素是能力、信息、意愿:
能力就是专业能力,比如代码能力、财务能力、法务能力,是我们安身立命之基; 信息很简单,就是信息差,你知不知道这个信息; 意愿,即决策依据,也就是我们前面所述的认知;
所谓意愿其实就是我们知不知道这个事情,进而愿不愿意做这个事情,最后这个事情值不值得做的综合判断;
反向解释,我们不愿意做一件事,有几个原因:
第一是我们完全不知道、不理解,这种情况自然没有办法做; 第二个原因是我们知道但是我们不愿意,比如加班就能升职,运动就能减肥,但很多人是不愿意的; 第三个原因是我们理解也愿意但觉得事情不值得做,比如我也愿意加班,我也希望升职,但如果加班只能带来短期效益,那么我就认为不值得;
第一点是信息差的结果;第二、三点是认知差判断导致的结果。
所以,执行力最大的绊脚石其实是意愿问题,意愿问题的底层其实我们的认知体系:他是你如何看这个世界的,或者这个世界在你心中的投影,是我们决策的基础。
而,我们是否会去深度做某件事,就算对现有资产有巨大伤害也要做,理性的人会算一本大账,看长期!
长期能否有收获、赢的概率有多大、会输得多难看、我们能够输血到什么程度,这是我们能否自我突破,去做那些想做而不敢做事情的根本!
这里再回到最初话题:
无论学会、还是改变,其实都是自己主动一些就好了,无非是多接触点人、暂时放下一些自尊。
但是,想要突破自身可不容易:那是真的需要真金白银啊!
学会、改变、突破是一种向内求,向内求可以成长,但他有一定极限与速度限制,如果想更进一步更快、更高的发展,就需要向外求!
借势就是一种向外求,最常见的借势是使用公司平台:
连续几次项目中你表现抢眼,然后又多次在饭桌上给老板表忠心,接下来老板要对你委以重任,这是你梦寐以求的结果,但我这里有个问题:
这个梦寐以求的结果有没有代价,有的话是什么?
借势:馈赠的代价
打工人最常见的借势方式是依靠一个公司、一个平台,在做公司项目过程中去积累自己的认知、自己的资源。
很多人选择创业也很难避免需要融资、借款,这些行为都属于一种借势、或者说透支自身未来的投入去获取一些资源。
所有的借势都是有代价的:
公司投入巨大资源培养了你,那么对你的忠诚度就有一定要求,就算你非要离职,也会有类似竞业或者保密的条款; 拿了投资人的前,就要被投资人裹挟,这可能会导致你的节奏紊乱;
借势可带来跨越式发展,但“若以此兴,必受其重”,这很合理!
具体到资源,他包括:资金、人脉、影响力等元素,他是认知体系的进一步升级,是杠杆的作用。
以下是我之前与小黄的一次对话,可以帮助大家理解什么是资源差:
小黄:你看X总能力技术好强啊,我现在加班加点的努力,能赶上他吗?
我看了他炙热而又傻乎乎的眼神,思索了一下,答道:红利期已经过了,如果你的基础环境没有变化,永远不可能达到他现有的水平。
小黄微微一笑,显然觉得我在放屁!
假设一下,小黄足够努力,又足够自省,那他就一定能超越X总吗,那显然也是不可能的,因为经历是不可复制的。
一个问题处理结束,高端的人会留下一套方法论,方法论也是认知体系的精华。以小黄为例:遇到难题-思考解法-个人努力-问题解决,一个简单的方法论就形成了。
很显然:小黄的方法论,更多的适应于个人,属于简单的方法论。
在这里已经是信息差、认知差、执行差的最优表现了,但如果没有资源的加持,小黄永远成不了X总。
因为简单方法论解决简单问题,面对超级难题的时候,往往就不是一个小黄能解决的了,要先提出解法,其次要想办法获取大量资源、组成团队,再一起验证这个解法。
只要验证成功,小黄便已经小有所成了,如果他进一步形成方法论,并且在其他场景验证成功,那就超神了!
X总的成功其实是团队的成功,这个成功是建立在之前业务一天一宕机到一月一宕机到一年一宕机的厚重历史,这段历史里包含了大量技术选型、管理拉扯、资源申请、项目管理等等。
所有这一切造就了那个团队,而团队的精华造就了那个X总,所以小黄想成为X总,不过痴人说梦罢了。
低端的成长上进自省就够了,高端的成长是要花钱养的,同学们,那需要资源!
举个例子,如果小黄有钱再造个公司,重复之前的过程,他当然能碾压X总...
综上,认知到位,资源在哪里,哪里就会有竞争差!
所以资源在哪里呢?自然在老板那里,所以大家都挤破头想去蹭、想升职,为了成长,这不可耻!
竞争差
最终,四个维度差距会体现在总体竞争力之上,竞争力的核心公式为:
竞争力 = (信息 + 认知 + 执行) × 资源(杠杆)
信息:基础决策的输入,质量和速度决定认知水平。 认知:信息加工后的理解力,由背景、经验和能力塑造。 执行:认知的转化,受能力、信息和意愿驱动。 资源:放大执行规模和速度的杠杆,包括资金、人脉和影响力。
成长的三种结果
成长的四个维度层层递进,了解他,你可以清晰的了解自己当前核心是卡在哪个环节,以便针对性突破。
而所有的突破都会造成三个成长的结果:
一、更多的认知:跨领域入门
比如我是一个老师,今年我教数学,明年我教语文,因为语文数学相关性不大,所以我其实现在是有了两个认知;逻辑上认知变多会增加生存方面的适应性,但这里有两个前提:
第一,这是一个多数人认可的认知,比如你会玩溜溜球,这个可不算; 第二,这个认知要达到最基本要求,还是以溜溜球为例,你得真的玩得好才行;
在信息爆发的今天,我们可以清晰的获得很多信息,所以这里的难点从获取变成了吸收,我们到底要获取什么信息,我们到底要深入分析什么信息,这是一个问题!
另一方面,身处高位后,虽然可以接触第一手消息,但问题也接踵而至:很多老板都是智多星,他今天一个想法,明天一个想法,每个月重点都在变,你又该怎么办?
有些同学可能搞不清这里的差异,如果你关注的是老板,那么会变相去关注老板关注的点,但如果你是从老板的10个点中挑选出你擅长且喜欢的去执行,这在心态上会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不同会体现在个人的成长速度以及事情的成功概率两个方面!
二、更大的认知:同领域精深
或者也可以说更深的认知,比如我今年管50人,明年管500人,我对管理的认知肯定是比之前更大了更深了;
多数时候,我们都在追求更大的认知,比如:
我们在管好一个10人团队之时就会思考应该如何去治理一个100人的公司; 我在写下第一行代码的时候,就会思考如何去组织一个庞大的系统;
更大的认知是一种工程能力的体现,他预示着在这个领域,只要有问题出现,我们总是游刃有余的。
换个方式来说,更大的认知类似于方法论的进一步迭代、微创新。
更深的认知是发展向上的必要元素,但他可能产生一个伴随的问题:如果这个认知并非是通用能力,不具备可迁移性,那他可能会造成你一些风险。
所有依赖于行业的认知,都可能随着行业的衰退而变得没有价值。
三、融合的认知:交叉创新
比如有个同学去年是个肌肉男,今年去了泰国几个月,回来后他的性别发生了改变,同时认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其结果是他对男女的了解变得极为深刻!
这种1+1的效果,就是我们所谓融合的认知,交叉学科创新,很高级的。
融合认知的可贵性在于1+1>2的效果,比如一个同时教语文、政治、历史、地理的老师,其知识的关联性会让其在讲述知识时更为深刻、有条理。
这是系统性的结果,系统本身就代表着真实,真实的背后是真理。
融合的认知是一种创新能力的体现,他是在足够的阅读与理解后,重新的排列组合。
相关领域的认知理解越多、越深入,越有可能提出真正的最优解。而每个最优解的验证都预示着效率的进一步提升。
比如:
技术懂财务,那他多半比传统财务团队效率更高; 产品转行做销售,那他在挖掘用户需求一块一定更为擅长;
融合的认知是跨越式竞争的关键,但如果融合的不好,很可能造成的结果是,挖了坑不埋,甚至还拉了个屎,会非常遭人嫌弃。
系统性扩展
好了,这里车速要稍微加速了,大家精力集中一些。
先对前面的内容做下总结:
首先,我们将一个人常见的卡点分拆成了四个维度,依次是:信息差、认知差、执行差、资源差。
这四个维度卡点在一定程度呈现出递进和向下兼容的特点,举个例子:
认知差的问题不在于信息不足,他们信息已经足够,所以问题在于信息筛选; 执行差的问题不在于认知不足,他们什么道理都懂,所以问题在于有没有决心跳出局部最优; 资源差的问题不在于执行不足,他们已经开始执行,所以问题在于有没有足够资源支撑他们快速验证、持续验证;
其次,我们总结了一个人成长的三个结果,依次是更多的认知、更大的认知、融合的认知。
并且,这三者之间其实也有一个小小的递进关系,比如:
更多的认知的初衷就是为了追求更大的认知; 更大的认知是为了融合的认知做前置准备; 系统化的认知才是我们追求的最终目的,也是很多创新的开始;
然后,四个维度和三个结果其实有一定映射关系:
更多的认知主要解决的是信息差问题; 更大的认知需要解决的是小范围实践的问题,所以其与认知与执行相关; 融合的认知涉及到创新和提出新方法,如果要大成就需要大范围验证、甚至跨领域验证,其核心要解决的是资源问题;
至此,理论已经很清楚,突破点也很清晰,会产生什么结果也大体明白了。
但学了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到底如何去筛选信息、如何下决心,又要积累什么资源,我们依旧一头雾水。
回归成长模型
扩展阅读:CEO成长模型;
一、为什么要谈“成长模型”?
在职场中,我们常常感受到一种无力感:
好像懂一些道理,却依旧走不出“瓶颈”; 想要变得更好,却不清楚究竟该补什么短板; 明明看别人做得游刃有余,自己却在关键时刻力不从心;
成长这件事看似简单,实则复杂,既需要深度自省,也需要外在资源。
若要高效突破,必须对常见的“卡点”有准确认识,还要拿到一套系统的方法论来应对。
于是我们提出一个覆盖四个成长维度、对应三种成长结果,并用 “CEO 成长模型”(源动力+内化能力+外化能力)来做全局链接的思考框架。
这里重点强调下梦想与长期规划的重要性!
所有的成长都必须被梦想牵引,否则就是无根之水!
二、四个成长维度:从“学会”到“借势”的递进
1.信息差:学会
很多人卡在第一步:缺乏有效信息或无法得到背景解释和案例参考。
这是什么意思呢?也就是给你一个和理论十分贴合的案例,你也不能感同身受,相当于早期给郭靖一本九阴真经,他也看不懂啊。
因为信息不对称,连“学会”都困难,经常是“想学不会学”“找不到好资料”。
2.认知差:改变
即便掌握了信息,却因为固化思维、路径依赖而止步不前。
典型表现是“道理都懂,却懒得改变”,或“懂一些理论却难以实践”。
3.执行差:突破
当你意识到需要改变,却迟迟下不了决心付诸行动。
真正的原因往往有两个:
第一,短期收益太低,长期收益又不够明确
你可能知道“做这件事是对的”,但短期见不到效果,未来的不确定让你陷入观望。
第二,需要立即承担损失或风险
可能会损失金钱,或者受到伤害,甚至还要面对“万一失败怎么办”的焦虑。
因此,要跨越执行差,就需要更强的意愿与决心,在眼前和长远之间做更有魄力的权衡,这意味着你可能要付出不小代价。
4.资源差:借势
哪怕你信息到位、认知也升级、下定决心想去做,但若缺乏必要的资源(资金、人脉、平台、市场),依旧会被天花板束缚。
这时就需要“借势”,借外部合伙人、导师、投资或更大平台之力,让自己的思路或决策获得放大效应。
最好的借势方式,就是在一个公司做到高管。
这四个维度往往呈现递进关系:
只有先解决“学会”的门槛,才有资格谈“改变”; 再把改变“落地”到执行(突破)上; 最后还要跨过资源的限制,用杠杆(借势)达成更大成就;
三、CEO成长模型:三大支柱如何破解四个维度
在CEO或资深管理者身上,往往能看到一个“通用成长模型”,可以拆解为 源动力、内化能力、外化能力三大支柱。
它们既能帮助我们识别问题,也能给出行动方案。
1. 源动力(心力+精力)
心力:野心、抱负、使命感,决定你愿不愿意坚持去“学会、改变、突破、借势”。
精力:日常可调配的生理、心理能量,再远大的目标也需要实际行动燃料来支撑。
2. 内化能力(专业技能+行业认知+通用软实力)
专业/行业:在某个领域真正的硬功夫,比如技术开发、市场营销、财务运算等。
软实力:沟通、领导力、学习能力、情绪管理等跨领域的底层能力。
3. 外化能力(人脉圈、导师贵人、个人品牌、投资平台等)
外化能力是你如何把“内在价值”转化为外部资源的关键杠杆。
借助高价值圈子、公众影响力、合伙人和导师协同等方式,实现乘数效应。
小结:用理想串联成长
如图所示,所有人的升级都是个打怪升级的过程,除了自己思考,更多的是需要实践,而实践的最好方式就是:定目标,做项目,在事上练!
能力与目标之间一定要能够匹配:
目标太难、能力太弱,只会让人时刻处于崩溃边缘,不断的透支自身; 目标太简单、能力太强,又会让人觉得没劲,陷入一种无趣的状态;
在目标与能力不匹配的情况下,就算成长四维卡点很清晰,也是难以突破的。
比如刚工作小年轻去参加公司战略研讨会,因为行业认知以及沉淀不足,他是根本听不懂的;
这种入宝山而空手而回的感受,很可能会导致其心态发生剧烈变化,知道得太多,能做得太少,其结果就是内耗加焦虑。
目标与能力差距过大,会因缺乏对信息最基本的判断,让人陷入“学不会”的困局,这不仅缺乏成就感,还可能打击信心,甚至对自身成长陷入绝望。
另一方面,就算目标与基本能力是匹配的,但可能依旧难以成功,比如:有明确的创新方案,但无法获得投资支持,难以进一步验证。
这就没办法了,只能学会整合资源,通过借势放大能力,比如寻找合伙人、导师支持,或加入能提供资源的平台,只不过其中肯定会有一些代价。
清晰自己的内心,找到自己的理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设定年度目标!
这个目标就像一条线,将成长四个维度的卡点变成todolist串到一起,目标会引导我们长期、有条不紊的进行成长。
如果没有理想与目标的牵引,信息量就会胡乱涌入,成长就会陷入混乱。
四、三种成长结果:从多元到深度,再到融合
当你持续突破这四大维度,并用好“源动力+内化能力+外化能力”三大支柱,就会在认知层面呈现三个递进的结果:
1. 更多的认知
你开始在不同领域或知识面上都有所涉猎,成为更通透的“多面手”。
这是打破信息差、初步升级认知的必然产物。
2. 更大的认知
对某一领域深入钻研、拥有系统化的方法论与专业度。
这是从“初步会做”到“远超一般水平”的专业深化过程。
3. 融合的认知
多学科、多技能之间交叉创新,产生1+1>2的效果。
这往往需要更高层次的外化能力和资源整合,也意味着真正从“个人/小团队熟练运用”上升到“大团队融合创新”,这个过程需要大量实践、维护,是一个验证+推广的过程。
五、如何系统应用这套模型?
先识别卡点
自省:是因为信息不足、认知固化、执行乏力、还是缺乏资源? 如果是“执行差”,再深入看看是因为“短期收益低/长期不确定”,还是“需要承担当下的显性损失”?
是源动力不够吗?目标模糊或意志力不足? 还是内化能力缺失,专业和软实力都有待提升? 抑或外化能力不够,没有足够靠谱的导师、合伙人或平台?
对于执行差尤其要考虑:如何让长期收益更具说服力、让短期成本能承受? 勇于承担短期痛苦,才能换取长期更大回报。
先扩充知识面和多元认知; 再在某一领域深挖,形成“更大”的专业洞察; 最后尝试多领域融合,迸发真正的创新火花。
随着环境、阶段和目标的变化,你可能会在不同时间重新卡在四大维度之一。 不断回到“三大支柱”去调校:是否要强化源动力?是否需要再提升内化能力?是不是要找新的外部合作?
六、结语
成长从来就不是单一维度的,它既要打破信息、认知、执行、资源的层层关卡,也要借助源动力、内化能力、外化能力进行全面提升:
信息差让我们意识到“学会”永无止境; 认知差提醒我们必须跳出固化思维,敢于“改变”; 执行差则需要更大的决心来做“突破”,尤其在短期收益与即时风险之间的抉择考验; 资源差最后逼迫我们学会“借势”,聚合外部力量换取更大舞台。
而当你不断跨过这四重门槛,借助三大支柱的引导,不仅能获得“更多的认知”和“更大的认知”,还可能迈向“融合的认知”,在更大格局里实现创新与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