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产品发布了:CEO数字分身,让CEO分身有术,有意者联系。
关注公众号回复1,获取高清管理路线图
前几天有同学让我推荐几本书给他,想到看书这件事,我一时有些恍惚,竟在群里打了几个字:你看书干嘛,又没撒用...
因为有点过于反常识,群里一下热闹起来了,而我的思绪却被拉回到了2018年。
那段日子,我刚从技术转型到管理不久,虽然一直工作上做得还行,但还是野路子、骚操作较多,给人的感觉就是匪气很重、很草莽的感觉。
于是在那2年我看了很多书籍,包括《经济学原理·微观经济学》、《瞬变》、《精要主义》、《自控力》、《金字塔模型》、《这就是OKR》、《10人以内管理手册》、《系统性思考》、《系统之美》、《奈非文化手册》、《穷查理宝典》...
简单来说,这些书籍可以分为2个大类,4个小类:
第一类属于传记类,故事为主,穿插思维方式和经验,个人感觉不好读,如《穷查理宝典》; 第二类属于思维框架类工具书,就是将一个方法论细化成了一本书,如《精要主义》、《瞬变》、《OKR》等; 第三类也是思维框架类书籍,但会更宏大更系统,他们会教你换个角度去看待这个世界,属于学说解释类书籍(或者说他们提供了一套解释性框架),他们会提供很多思维框架以及案例,帮你重构对世界的认知,比如《经济学原理》、《系统性思考》; 第四类也属于思维框架类的延伸,是对世界的认知的操作指导类书,是最良莠不齐的,包括《奈非文化》、《10人以内管理手册》。与第二类不同的是,前者更关注方法论或者说理论的论证,后者是直接分享方法,没有想去论证什么;
所以,在那段时间我读了那么多书,很多同学肯定就很好奇了:兄弟,你读那么多书,有用吗?
答案可能有点神奇:他好像有用,他好像又没有用。或者换个方式说,他短期没撒用,但将时间周期拉长,用处就大了。
读书无用
这又是什么奇怪现象呢?
简单来说,你的认知就是这个真实的世界在你大脑的投影,因为防御机制的存在,这类思维框架类书籍极可能变成让你觉得很有道理但到实际遇到事件时并没有什么用的情况。
换句话说就是:道理我都懂,但并没有什么卵用,这是因为所有的思维框架都需要融入你的认知体系,不然并不会产生什么价值,最后变成读了一篇爽文。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前几天我们在群里整理出来一些经理会用的一些损招:
挖坑埋你:故意布置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看你出错再踩你一脚,让你越努力死得越快。 掐断前途:生怕你爬得高,堵你晋升之路,让你努力半天只能在原地打转。 克扣血汗:加班累死拿不到钱,各种理由扣工资,努力白费还欠账。 挑拨是非:离间同事关系,制造内斗,看大家互相伤害,他坐收渔翁之利。 抢功卸责:你的成果变他的功劳,他的锅全甩你头上,领导还夸他带队有方。
这些招数其实挺遭人恨的,但作为管理者,首先是有些手段你可以不用,但你一定要懂;
其次没有什么手段是绝对不能用的,端看是不是对长期有益,每个阶段需要考虑的点是不一样的。
但你如果要问这些损招有没有用,答案是有用;至于你会不会用,很多人直接会说不会用;
其实,抛开你会不会用,如果之前没看到这句话或者没学过,很大概率遇到问题时候也不懂,根本想不到这一块;
遇到问题却想不到解法,这是不看书的结果;书里有解法,但你用不好,这就是思维框架没有融入认知体系的结果。
所以这里的结论就很奇葩:
读书这个事情,你信他的内容就有用,不信读了也没用。
但至于你是否相信,又取决你实际的经历,有相关经历就感同身受;
没有相关经历就置若罔闻,这也是为什么会有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的道理。
古人早就知道人的劣根性,不会从案例中学到什么道理。
于是最终的结论似乎有些扎心了:既然你又不信书,那还花时间读他干什么,甚至最终的结论是不是读书无用咯?
读书明志
读书当然有用,但除非是工具类书籍,他很难用来解决你当前的问题。
会因人天赋不同,书籍、名人的经历会带给你完全不一样的收获,举个例子:
我看书的目的是为了与自己对话,或者佐证自己的一些想法,或者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或者寻找一些信心(养气); 我老板看书就不一样,他会透过书籍与历史名人对话,但其本质还是一种与自己对话的方式;
可以认为,读书识人是一种悠长的训练自己的过程,或者说修习心法。
可以认为,如果你读某本书有那种很爽的感觉,那你可能正在与自己内心进行一场深刻而彻底的复盘。这次复盘可以有效的提升你对世界的认识,也就是心法升级了
心法区别于招式,他没那么多套路,就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我到底要不要做这件事,和应该将这件事做到什么程度的一种决心。
所以,说读书识人有用,是因为他是我们认知的重要底色,是我们做决策的依据所在,我们会因他的存在更为坚定;说他没用,是因为一时之间他确实不能带给你更为有用的信息。
但,如果某天你突然经历某个场景,那些曾经读过的内容就会突然闪现出来被激活,成为你做决策的基础。所谓知行合一,就是如此:
首先读书不能替代实践,但实践得是不是坚定,离不开系统的知识。,
所以,今天我们先来随便读两本书。
精要主义
首先说说《精要主义》,我们来看看他的提纲:
《精要主义》适合有一定工作阅历的同学观看,建议在工作三年以上甚至五年以上为佳。
其核心观点是:更少但更好!整本书其实都是在表达一个核心观点:学会选择,并且你不选择环境会帮你选,那样只会导致更糟糕的结果。
甚至于整本书看完,我唯一就记住了“你不选择,环境会帮你选择”这句话。
如果这本书就是想要达到这个结果,让我们记住其中精要,那我就认为他很屌,否则我只能说他的内容确实不太精要主义。
从内容来说,书的第一部分最重要,他描述了这个思维框架:
选择——战无不胜的力量
非精要主义者往往选择“我必须做”、“我没办法不做”、“我没有选择”的思维而最终丧失选择权;
精要主义者更多的会选择“我选择做”、“我拒绝做”、“我有选择”的思维而最终获得了选择的权利;
这本书的描述其实很好,其中也有很多案例,但是这些案例里面却有一些惊人的共性,他们不是普通人:
案例里面很多是工作10年以上的人事物; 案例更多的以高管甚至总裁为材料;
这里想要表达的是:
选择的确是这个世界上最宝贵的事物!他是自由意志的展现,他是很多伟大事业的开端。
但真不是所有人拥有选择的权利,事实上是多数人以为自己拥有选择的权利,但他并没有那个能力
我猜测,这也是为什么作者会将选择放在第一章并浓墨重彩的介绍,真实的世界单单是选择这个词,就会实际劝退多数的人,这是为什么呢?
选择意味着取舍
选择是个很美好的词,但损失却不是大家想看到的,每个选择都有大量的机会成本浪费。
选择赵敏确实是个令人满意的决定,但周芷若一句“若我问心有愧”呢,却让我久久不能入眠。
倘若我同时选择了小昭、周姑娘和赵敏似乎是妻妾成群,皆大欢喜,但我是不是也会少了那种“一心一意”的情感机会呢?
所以,选择意味着舍弃,我们选择学习、写文章、独立思考的时候,就会失去撩妹、打游戏的快乐,这真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情。
你没有选择的能力
更多时候,我们其实并不具备选择的能力,这里有很多因素:
我们没有足够的阅历,我们不知道自己该选什么,这种盲目的选择其实不是选择; 我们没有足够的能力,父辈或者环境的能力太过强大,我们只能做到很小的局部选择,而并不能做真正的选择,这个时候我们所谓的选择可能只是选择抵抗、选择对抗,这种选择也不是选择;
举个例子:你刚高中毕业,你知道该选什么专业吗,你凭什么知道?
你国内大学无望,父母决定你该出国学习的时候,你可以选择不出国吗,你能承受选择的代价吗?
你不选,其他人会帮你选!
既然如此,我们可以不选吗?那当然是可以的啊!
但我们放弃自己的选择能力,别的力量或者别的人就会插手替我们作出选择,但那可能不会是你想要的生活。
小结
综上,选择是一个珍贵的权利,也是一个稀缺的能力,书中案例多是在生活中摸爬打滚多年的人,他们有那个能力(认知+信息量+势能+少量生活必须的财富)。
但你应该拥有什么“级别”的选择,应该做什么样的选择,是要好好思考的,因为选择是需要买单的!
我身边有一些美丽的女同事,一生就没怎么错过,唯一的错误就是老公选择错了,于是生活万般不如意,所以选择是一种能力也是一种责任!
这里举个例子。
案例:工作中的左右横跳
我记得是18年还是19年,也就是我看这些书的时候,当时我有一段左右横跳的经历!
当时是因为资源受限加之目标实现受挫,导致的个人影响力降低,属于一个比较被动的局面,算是一个低谷期。而当时的表现是:
想做的事情做不了; 能做的事情没必要做;
我当时也比较疑惑,总觉得该做点撒,但又一直不知道该做撒...
我的好兄弟也急呀,于是用他的切身经历为我讲经说道,大概意思是你不如下场去带项目吧!这个兄弟一定是真的在帮我思考,我也非常感谢,也偶尔确实在想,尼玛要不就去带带项目吧?
但后面一直就走不出这一步,后面也与Leader交流了这个问题,大概的结论是:
我们两个的定位不一样,他可以兜底做项目,我未必能这么做; 我们性格与能力模型差距太大,他的办法未必适用于我;
这真是当局者迷旁观者却未必清的典型案例啊,相当于考试50分的同学再教考试51分的同学怎么学英语!
《精要主义》小结
现在回想起来这就是《精要主义》里面的一个点:更少但是更好,在没有想好要做什么的时候,那就选择不做什么!
在决策做一件事之前,大家要思考以下三点:
这个事情应该你做吗? 你有能力做好这个事情吗? 就算你能做好设计,你有这个权限推动吗,他符合权责利模型吗?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于是可以先放弃了手里的事情,并且心安理得...
如果确实想做,就去沉淀必备的资源。
而《精要主义》里面也给出了一个标准:只接受评分在90分以上的人事物!
这个标准很严苛,举个例子,你要选择未来的妻子,会为每个交往的女性打分,只有90分以上才考虑,如果你不够优秀,大概要孤独一生了...
他还给出了一个不错的模型,让我们可以更好的做判断:
你所面临的机会是什么? 你考虑这个机会,那么他要满足的最低三个标准是什么; 你最终接受这个机会,他需要满足理想的标准是什么;
这里比如你获得了一个工作机会,那么他需要满足最低的标准可能是:
有时间陪家人; 保证基本生活所需; 我能胜任;
他的极端标准可能是:
有大量空闲时间; 钱很多,比如一年10W! 离家近,10分钟路程;
只要不满足标准超过2条,就可以不予考虑了。
这个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模型,他的真实价值是可以引导你思考这个事情的上限和下限是什么。
比如之前那个兄弟建议我去带带项目这个事情:他的下限可能是能处理杂事的项目经理,而他的上限可能也只是优秀的项目经理。
这里就涉及到管理以及人生里面的重要哲学了,这里有两个点各位要特别注意:
第一是,你的人生能够成功,取决于你做了什么; 第二是,在你认识漫无目的的岁月,重要的不是做了什么,而是不去做什么,选错了比不选更糟糕;
举个例子,大学期间,我去学数据库底层原理,看了半年一无所获...
好了,精要主义的介绍就到这,书籍方面大家可以自己去看看,群里有材料,接下来我们介绍下《瞬变》这本书。
《瞬变》
《精要主义》与《瞬变》两本书都属于思维框架类书籍。
从受众来说,《瞬变》适合所有人,但对工作5年以下的人帮助更大一些;《精要主义》适合有一定社会阅历的人阅读;
从作用来说,我认为《精要主义》的核心思维对实际的帮助更大,《瞬变》反而可以作为《精要主义》的体系补足而存在,总体来说,两本书的实用性都很高;
从阅读体验来说,《精要主义》的案例稍显臃肿,篇幅过大反而不太“精要主义”,《瞬变》的行文组织明显比《精要主义》好得多;
所以从受众到书籍组织来说《瞬变》一书的评价可以比《精要主义》高点。
前面有介绍过:类似于《精要主义》、《瞬变》这种书籍都是“提升认知”类书籍,它提供一套【思维框架】,旨在改变人们的思维方式,以帮助大家更容易达到目标。
这里书籍的组织方式一般是:
首先提出一套底层逻辑;《精要主义》的底层逻辑是更少但是更好,你不选环境就会帮你选,后续所有的内容都是围绕这个观点展开; 《瞬变》的底层逻辑是从容易的小事着手,再以小驱大改变习惯,进而改变人生。 有底层逻辑后,这类书籍还会提供自己的最佳实践,也就是我们所谓的方法论或实现路径,帮大家更好的掌握这个理论。
所以阅读这类书籍也应该掌握两个重点:
第一是这个底层逻辑对你是否适用,他是否能融入你的认知体系; 第二是如果你的过往经历,命中了这类思维框架,那么阅读过程中你可能产生很爽的感觉,这是因为这是用书籍相对成熟框架帮你做复盘,你切实的感受到了提升;
深入《瞬变》拆解
瞬变提供了一个比较不错的思维框架,也可以称为方法论,帮我们从三个层面解决不想变化的惰性:
1)所有冥顽不明,不接受改变的人,其实是因为缺乏清晰的目标,所以第一步是提供清晰的目标;
2)表面上懒散的人,实际上是激情耗尽的表现,不能强迫这种人去完成清晰的目标,而是要把感性的部分引入进来,自驱前进;
3)目标明确+思想深层次想改变的同时需要控制外部环境(控制路径),当路径形成后,改变会更容易产生;
书籍主旨是我们感性与理性的拉扯,给了一个路径让理性可以以一种“讨巧”的方式打败感性的大象。对于实际工作来说,我们可以这样做战略:改变的目标是什么,是什么拖慢了我们的后腿,比如我们希望员工之间合作能更加默契,消除工种歧视,消除业务壁垒,将团队效率提高并且为团队下一步成长打牢基础,提供好的文化底蕴。所以,我们这边有几件事需要做:一、指引方向
① 勾勒出关键性的步骤,如何实现这种目标,实现了后是什么样的;
② 指出最终目的地,什么是好的合作方式,什么是不好的合作方式;
二、激发情绪
团队合作能带来哪些好的事情,尽量以好的愿景去激发大家;
三、塑造道路
① 群体压力;
② 培养习惯(行动触发器);
亮点——案例小而美
我认为《瞬变》阅读体验好的核心是:里面的很多案例都会令人惊喜,要么是小而美的事物,要么是不可能的创举,多少有点超出认知,而每个案例都能与书籍主旨和实现路径很好的挂钩,比如:
案例一
心理学家经过大量测试,试图搞清楚电影院里不同的人在不同的状况之下,何时会吃掉更多的爆米花。
结果令所有受试者大吃一惊,原来拿到的桶越大,吃的就会越多!这个实验告诉我们:令改变很困难的,看似是人的问题,实则是情境问题。
案例二
一家大型制造企业的高管乔恩.斯特格纳为了说服董事会成员公司存在着严重的浪费,特意收集了424种不同的工作手套,并且逐一标上采购价格。
然后把这些手套堆在高管会议的办公桌上。高管们看到公司竟然会购买如此众多类型甚至同一类型不同价格的工作手套,立刻感到了浪费的严重性。
于是决心开展节约行动,之前提过很多次都没用。这个事实告诉我们:看似懒于改变,实则缺乏动力。
案例三
美国政府号召大家吃健康食品,甚至专门印发了饮食金字塔。但收效甚微。两位研究人员发现,只要让美国人喝脱脂牛奶,饱和脂肪摄入量就立刻能降到建议数值。
于是他们使用大量沟通方法向人们宣传了脱脂牛奶的好处,并展示了一大根盛满脂肪的管子,相当于半加仑全脂牛奶所含的脂肪量。
社区居民的脱脂牛奶购买率得到大幅持续的提高。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看似心生抗拒,实则方向不明。
书中很多这种小而美的案例,案例与理论直接完美贴合,让人不得不认可他想要表达的理论,《精要主义》来说的话这方面就弱一些。
亮点——金句频出
书中产出了很多很妙的句子,如:
1)理性的分析可能会帮助我们取得更好的未来规划,但是分析同时会带来很多问题,因为我们分析的往往是问题而不是亮点,在一些需要改变的环境中,太多的分析反而会毁掉改革进行的努力,所以尽快的创造成功案例比分析问题更加重要,因为他会指明清晰的目标;
2)我们对已有的成功案例不要做太多吹毛求疵的怀疑,下意识的怀疑主义也许会让这件事变味,我们解决一件事情,有时候并非追根溯源挖掘本质原因,因为本质原因很多时候是需要大量精力解决的,这些是“正确但是无用的”,我们如果想快速解决一个问题,就只需要关注问题本身,比如每天一杯牛奶,早上9点起床,按时吃饭,看似小小的操作,其实可能解决大大的问题;
3)问题很大,解决方案很小,这种非对称性时长在生活中发生,所以为了取得成功,在我们遇到棘手的情况或者现象或者问题的时候,我们未必需要去追根溯源,我们可能只需要简单的问一句,当下有什么成功的例子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种成功的例子变得多些;
4)坏比好更加强大,因为我们记住的关注的总是些“坏的事情”,比如你的女儿语文100分,数学98,英语60,你的关注点会在哪里呢,但也许扬长避短是很多小伙伴取得成功的法宝;
5)当失败的“选项”比较多的时候,这个时候我们决策的压力会变大,反而会引发决策瘫痪效应,这个时候不一样的是更多的选项反而会更加可能引导我们去选择哪个“弃权”的选项,弃权意味着选择痛苦,甚至选择失败,这虽然不是一个合理的行为却是人类的行为;
6)含混不清是进行改变的大敌,因此我们需要脚踏实地,不再纠结于所谓的抱负而是开始行动,简而言之,想要进行改变,你所需要的是勾勒出那些具备关键性的步骤;
7)理性的人喜欢数据,观察数据分析数据并且希望从中找到突破点,不仅如此,他还倾向于跟你已得到的结论进行争辩,对于这些人来说,不断的“分析问题”会比真正去“解决”问题带给他更多的满足感,而这对希望寻求改变的你是危险的;
8)很多成功的解决方案不是观察如何失败,而是观察如何成功,失败的经验令人唏嘘,而成功的路径却更有意义;
9)问题的核心,总是与改变人们的行为有关,而行为的改变最为成功的案例,都是围绕着与人们的情感进行交流来进行的,变革不止需要影响他人的思维,更要影响他人的情绪。换个方式说,改变之所以真正能出现,是因为发生了心的交流;
10)有些时候改变与一个人的理解无关,而是与他的情感有关,这是一种认知,即我能够做到,我是负责人,我正在赢回自己失去的东西,这个时候改变(学习)可能会变得更容易;
结语
这里用《瞬变》的核心思想做结:问题很大,解决方案很小,这种非对称性时长在生活中发生。
所以为了取得成功,在我们遇到棘手的情况或者现象或者问题的时候,我们未必需要去追根溯源,我们可能只需要简单的问一句,当下有什么成功的例子吗,而我们要做的就是让这种成功的例子变得多些。
以阅读为例,很多成功人士就有阅读的习惯,所以我们也许可以先试着接受他,先养成阅读的习惯。
因为阅读也是一种非对称性的存在,读书如同在心灵的土地上播种,或许一时看不到收成,但当时光流转,那些曾经的阅读会在不经意间萌芽,影响我们的思维和决策,最终造成决定性的差异。
但阅读时又需要回到《精要主义》,重要的不是我们去读什么书,而是先选择不读什么书,有时候读错了,比不读造成的影响更大!
跟高人聊聊天,避开那些糟糠类书籍,这会让我们的阅读更聚焦、更有效。
回顾自己的经历,我发现那些看似“无用”的读书时光,其实早已在潜移默化中塑造了我的认知框架。
当面对复杂的抉择或困境时,曾经读过的思想和理念会突然浮现,给予我方向和力量,这种内化的过程,正是读书的真正价值所在。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更是与自己对话,挑战固有的思维模式,拓展认知的边界。它让我们有机会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看得更远,想得更深。虽然读书不能直接替代实践,但它为我们的行动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广阔的视野。
综上,读书当然是有用的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