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的领导,为什么频频落马?

文摘   2024-11-02 08:02   福建  

这个话题,确实很受关注。几乎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位央国企领导被查。

看看这几年的"成绩单":一把手们扎堆落马,分管领导批量被查,中层干部接连出事。

为什么会这样?

说白了,是权力与监督的问题。

先说为什么会去贪?

因为在央国企,一个职位就是一座金矿。

项目上:一句话可能决定投资项目一个签字可能敲定采购金额一次决策可能影响几个亿甚至几十亿的资金走向。    

人事上:一次提拔可能改变一个人的仕途一次调动可能重塑一个部门的格局一次安排可能决定一大批人的命运。

资源上:招投标可以设定门槛,采购合同可以指定供应商,施工项目可以内定承包方。

在这样的环境里,围猎者众多,诱惑无处不在

项目想承接的,天天上门拜访;物资要供应的,年年送礼问候;职位想调动的,处处打点关系。都在等一个机会,都在找一个突破口。

更要命的是,权力太集中,监督太松散。

表面上看,有"三重一大"的制度,有纪检监察的部门,有内控审计的流程。

可实际呢?制度成了橡皮图章,监督成了走过场子,流程成了空壳子。

因为在央国企里:

决策权在"一把手",话语权在"领导圈",实权都在"少数人"手中。

分管的领导说话不管用,监督的部门动手不方便,基层的员工反映不上去。

久而久之,一些人就会觉得:"反正我说了算,不如给自己算算。"

慢慢地,先是不拒绝,一次两次的"小意思";后是不抵抗,三番五次的"随手办";最后是主动寻求,明码标价的"生意经"。

直到东窗事发的那一天。

但为什么现在频频落马?

因为监督的笼子越扎越紧。

从上面来说:巡视组入驻常态化,查得更深了;审计监督全覆盖,查得更细了;执纪问责零容忍,查得更狠了。

从下面来说:举报渠道更通畅,不再是无处诉说;监督方式更多样,不再是单打独斗;信息获取更便利,不再是藏着掖着。

从外部来说:社会关注度更高,瞒不住了;舆论监督更有力,遮不住了;公众意识更强烈,躲不过了。

所以你看,以前干的那些事,现在都成了把柄;以前建的那些关系,现在都成了线索;以前收的那些好处,现在都成了夺命符。

这就是为什么,央国企领导频频落马。

但说到底,根子还是在权力的监督上:没有制约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没有监督的权力必然滋生贪婪。

要治本,就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让决策过程更加透明,建立有效的制衡机制。

要治标,就要让贪腐寸步难行,让监督无处不在,让违规成本高到承担不起

只有这样,央国企的权力才能在阳光下运行,央国企的发展才能走上健康轨道。

到那时,也许我们就不会再看到领导频频落马的新闻了。


点亮赞和在看,祝您顺风顺水。

职海集
职海集,专注央国企解读,也关注社会经济、时事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