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会、写材料、填表格、留痕迹",这是当下央国企基层员工的真实写照。
有人说,这是"勤勉尽责"。
我说,这是"为了免责而忙碌"。
一位国企老兄的吐槽让人触目惊心:"我现在干的90%的工作,都是为了免责。"
这话乍一听,让人哭笑不得。
细想之下,却又不得不承认其中的无奈。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
那个曾经激情四射、斗志昂扬的你,去哪儿了?
那个想要干一番事业、为国家做贡献的初心,还在吗?
今天,让我们揭开这层"免责"的面纱,看看央国企基层员工的真实生存状态。
"开会成瘾"综合征
会议室俨然成了第二个家。大事小情,事前有会议,事中有会议,事后还有会议。
有个段子说得好:"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我们开个会讨论讨论。"
"材料至上"主义
工作没做好不要紧,材料一定要写好。
PPT做得漂亮,报告写得华丽,比实际工作成效更重要。
有人戏称:"我们是国企,不是PPT公司。可现在看来,我们就是个PPT公司。"
"留痕强迫症"
但凡干点事,都要留下证据。
拍照、录像、签字、盖章,一样都不能少。
仿佛在说:"我不是怕你们不信,我是怕将来追责时没证据。"
"甩锅技能"满级
遇到棘手的事,第一反应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如何推诿。
"这不是我的责任""我们部门没这个权限",张口就来。
久而久之,"太极推手"成了最炙手可热的技能。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感同身受?
是不是也在这个"为了免责而工作"的怪圈里挣扎?
别急,让我们继续往下看,看看这种状况是怎么形成的,又该如何破局。
这种状况是怎么形成的?
说到底,还是因为过度追责。
在央国企里,"一失足成千古恨"可不是说说而已。
稍有不慎,就可能面临严厉处罚,甚至断送前程。
于是乎,人人自危,个个如履薄冰。
"宁可不干,不可干错"成了生存法则。
这种氛围下,基层员工的心态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创新?风险太大。尝试?还是算了吧。
能用老办法解决的,绝不用新方法。
"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立功受奖?想都别想。保住饭碗才是正经事。
做到不出错,就是最大的功劳。
"宁可做10个无用功,不做1个致命错"
开再多无意义的会,也比漏掉一个重要会议强。
写再多冗长的报告,也比少写一份材料安全。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明哲保身成了最高境界。
以上种种心态,再加上层层加码的形式主义,
就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怪象:
人人都很忙,可看不到实际成效。
文件越来越多,可问题依旧如故。
会议开个不停,可决策依然低效。
更可怕的是,这种状况正在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越是追责,大家越是求稳;
越是求稳,创新就越少;
创新越少,企业竞争力就越弱;
竞争力越弱,上面就越急;
上面越急,追责就越严。
...
如此循环往复,央国企何时才能真正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那么,如何才能打破这个死循环?
让我们来听听基层员工的呼声。
基层员工的呼声是什么?他们渴望的是一个能够激发活力、鼓励创新、宽容失误的工作环境。
具体来说,他们希望:
"干得好"比"不出错"更重要
不能只看谁没出过错,更要看谁做出了成绩。
"不干不错"绝不该成为最安全的选择。
建立科学的容错机制
给那些敢想敢干的人一些喘息的空间。
失败不可怕,可怕的是因为害怕失败而不敢尝试。
简化工作流程,减少形式主义
开会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为了应付检查。
写材料是为了总结经验,不是为了博得领导欢心。
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
不能"干多干少一个样"。
要让真正做事的人得到应有的回报。
培养"有责任心"的文化,而非"怕担责"的文化
鼓励员工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当问题出现时,第一反应应该是"如何解决",而不是"如何推卸"。
...
然而,这些呼声能否被听到?即便被听到,又能否得到落实?
说实话,路漫漫其修远兮。
改变一个根深蒂固的体制,谈何容易?
但是,不以山海为远,跬步亦可至。
从现在开始,也许我们可以各自反省:
今天,我为央国企的发展做了什么?
领导们多关注下属的实际贡献,而不仅仅是他们的"免责"能力。
在下一次会议上,勇敢地提出自己的想法,哪怕它可能不够成熟。
当遇到问题时,先思考如何解决,而不是如何推卸。
给予尝试新方法的同事更多的理解和支持。
改变,任重而道远。
但总得有人先迈出第一步,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