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国企的领导,是“官”还是“商”?

文摘   2024-11-21 08:03   福建  

这些年,央国企出了不少事,从银行副行长到电网高管,一个个都栽了。

有的被举报后内部纪检查办,有的被中纪委带走调查。不同的查处方式,其实也暴露出一个有趣的现象。

——就是央国企的领导,有"真官"也有"假官"。

要说这个"官商"之分,还真不是简简单单看职位高低。

就说咱们这46万家央国企(网上搜的,数据说是截至到2022年,你要问我具体有哪些,我也不清楚),从管国计民生的大型央企,到地方的小平台公司,差别大了去了。

那怎么判断一个央国企领导到底是"官"还是"商"?

先说真正的"官":

顶层那批"大佬",职级够,有实权。

组织部直接任命、中纪委直接监督、级别可以互换、随时可以转任政府职务。

跨企业调动?一纸调令的事。转任政府部门?一个会议就定了。

这就是真正的"官"。

再说不清不楚的"官":

任命权在企业内部,监督权在企业纪检,职级限于企业系统,调动限于本企业内。

看着像"官",其实算不得"官;出了企业的大门,“官帽子”就掉了。    

判断标准很简单,看四个关键点就明白了。

看任命权:

是组织部点的将,还是企业内部提的人? 

一个能平调政府部门,一个顶多算企业高管。

看级别高低:

能不能在"官""商"之间自由转换? 

一个能进能出,一个原地打转。

比如最近就有多位央国企高管调任地方政府领导,有的去当市委书记,有的去当副市长。

而普通的领导干部,即便挂着"处长"的头衔,也只是企业内部职务。

看监督主体:

一种出事要中纪委查办, 一种由企业内部纪检处理。

如果是纪委介入调查,说明是真正的"官";如果只是企业内部查处,那就是"商"。

看退出机制:

命运由谁说了算? 

组织部定去留的是"官", 企业自主安排的是"商"。

最关键的区别在哪?

说白了,就是能不能走出去。

有的一把手能与部级领导平起平坐,有的见个区长都要绕道走。


然而有趣的是

很多"假官"不认命,非要学"真官"端架子、摆谱子。

明明就是企业主管,偏要学"官"做派;明明权力有限,偏要端起"官"架子;明明是企业职员,偏要摆出"官"威风。

结果呢?

在单位耍威风容易,出了门没人买账;在内部称王称霸,到外面认不到门。

台上当"官"当得欢,台下当"商"当不明白,最后既没当好"官",也没当好"商"。

说到底,忘了自己的本质其实还是个打工人”,也忘了央国企是市场经济的参与者,不是行政机关。

所谓"官商"之分,既不是自己认为,也不是别人封的,而是实打实的制度规定。

就这么简单。


点亮赞和在看,祝您顺风顺水。

职海集
职海集,专注央国企解读,也关注社会经济、时事民生。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