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后台收到不少私信(因为留言功能还没开通,只能私信我了),都在问这个"涨工资"的事:
"听说我们要涨工资了,是真的吗?"
"基准线6%、上线9%,这次能轮到我们吗?"
本来这事我提都不想提,毕竟我又不是领导。
但既然这么多人问起,那就说道说道吧。
(图来源于智谷趋势,侵删)
首先,这个"工资指导线"并不新鲜。
它通常每年或每两年就会调整一次。
按规定,基本工资标准也是"一年一定"或"两年一定"。
就连最低工资标准,也是"两年至少调一次"。
目的无非是让工资"紧跟物价",好让老百姓的钱包"不贬值"。
但说到底,"指导线"画得再漂亮,关键还得看"谁的盆景谁来修"。
1. 先看看这个"涨"是啥意思
现在公示出来各省的工资指导线大致是这个范围:
基准线:6%-6.5%
上线:8%-9%
下线:2.5%-3.5%
听起来不错?简直是"天上掉馅饼"?
且慢,这里有几个"坑"你得知道:
首先这是"建议性"的,而不是"强制性"的。
就像领导在会上说"大家有什么意见尽管提",
懂的都懂,这个"建议"的分量有多重。
其次这只是工资总额的增长指导线。
至于人力预算怎么分配?
这些钱长在谁身上?
那可就有说道了。
2. 涨工资的"潜规则"
央国企涨工资,永远都有几个"老规矩":
先给你们说个笑话,公司通知涨工资了,员工工资条到手一看不对劲阿,最后一问才知道:
"领导薪资涨了15%,占了大头"
"中层涨了5%,保住了面子"
"基层涨了1%,够交个水电费"
还有更绝的:
基本工资涨一点,KPI指标涨十点,
绩效考核更严了,述职评议更多了。
这叫"以涨促干",懂的都懂。
3. "玄机"都在细节里
仔细读读文件就会发现:
经营业绩考核达标的按高线涨,
人均产值达标的按基准线涨,
剩下的?能保住基础工资就不错了。
问题来了:
谁来判断效益好坏?
怎么界定效益标准?
考核指标怎么定?
这些"解释权"在谁手里,大家心知肚明。
4. 真要涨了,钱从哪来?
要涨工资,得先有钱。
现在的情况是:
经济形势不乐观
企业效益普遍下滑
成本管控越来越严
在这种情况下涨工资,钱从哪来?
无非两个选择:
要么"做大蛋糕",但现在是"蛋糕都快没了"
要么"少分几个人",这叫"优化人员结构"
5. 那我们能指望什么?
与其空等"大饼"落地,不如把这几点记住:
看清自己的位置
是"关键岗位"还是"可替代岗位"
是"创收岗位"还是"成本岗位"
是"领导心尖尖"还是"可有可无"
算好自己的帐
基本工资能保住就偷着乐
绩效工资才是重头戏
找准增收门路最靠谱
留好退路
学点真本事,比啥都强
存点"救命钱",以防万一
最后送给所有央国企基层员工:
"工资涨不涨看企业效益,饭碗保不保看自己。
与其指望天上掉馅饼,不如想想怎么多赚钱。"
这年头,能混口饭吃的,是运气;能涨工资的,是命好;能保住饭碗的,是本事。
最后的最后,我当然希望涨工资是真的。
点亮【赞和在看】,祝您顺风顺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