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厌学崩溃时,90%家长踩中这3大雷区!第2条你正在做!

文摘   2025-02-02 06:48   山东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申明:在分享和讨论案例时,娜姐始终遵循隐私保护的原则,对所有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同时对相关背景细节进行了适当修改,确保无法追溯到任何个人身份,以此来保护来访者的隐私。


亲爱滴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又到了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的时间了。


最近做了一个个案咨询,来访者是丁丁的妈妈,丁丁今年14岁。


丁丁从2024年5月份开始不去学校。妈妈想带孩子去医院,孩子也坚决拒绝。


因为看孩子经常是郁郁寡欢的,做什么都提不起精神,妈妈怕孩子是抑郁了,所以教养方式一下子从之前的“严厉”变得很宽松,凡事都顺着孩子,孩子情绪也慢慢好起来了。


但后面孩子越来越任性妄为,妈妈的任何一个要求,孩子都说是妈妈想控制他,不给他自由。


以前上学的时候,孩子回家路都会给妈妈一路打电话,说学校的事情。


但自从不上学之后,孩子基本不找爸爸妈妈聊天了,爸爸妈妈主动找他聊,他也是敷衍,要么看游戏直播,要么忙着打游戏。


而且还有一个情况是,孩子现在对躺平的生活越来越适应,经常会和爸爸妈妈说:我是我,你们是你们,别管我的事。


丁丁妈妈说现在真的不知道这条路该怎么走下去了!


那丁丁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哪里了?


仔细分析了丁丁妈妈写的家庭教育历程回顾,同时和丁丁妈妈深聊之后,孩子问题出现的原因才渐渐清晰起来。


丁丁爸爸妈妈原来管孩子管得很严,那个时候对孩子的批评打骂挺多的。所以丁丁特别害怕犯错,内心安全感和自信也慢慢都没有了,对学习也慢慢产生了抵触情绪。


后来孩子出问题之后,爸爸妈妈意识到自己教育方式有问题,又开始走向了另外一个极端--过度宽松。


在这两种教养方式的摇摆下,丁丁的内心世界变得愈发混乱和迷茫。


原本习惯了被约束的他,面对突如其来的自由,并没有感到快乐,反而陷入了一种不知所措的状态。


而且丁丁一直说父母的改变是假的,迟早要原形毕露的。


为什么呢?


因为丁丁也知道自己的很多行为是越界的,爸爸妈妈之所以一声不吭,只不过是在“忍着”。


同时因为爸爸妈妈不懂的如何和孩子沟通,孩子也感受不到来自父母的理解,所以对父母更加不信任,觉得爸爸妈妈所有的改变都只是为了哄着他回学校暂时妥协的。


那这个情况该怎么办呢?


接下来娜姐把引导丁丁妈妈的思路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正确理解“放手”“接纳”

丁丁妈妈说,孩子出问题之后,他们知道自己之前犯错了,需要学会“放手”和“接纳”孩子才行。


很可惜在具体执行的时候,爸爸妈妈误解了“接纳”“放手”是什么意思。


丁丁的爸爸妈妈一开始以为,“接纳放手”就是不过问丁丁的事情,让他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来。


但其实丁丁虽然内心渴望独立,渴望自主,但是她也需要父母


她需要父母给予他们支持,告诉她遇到的困难该如何跨过去,她需要父母陪着她,一起去面对问题,因为父母是他们最大的安全和依靠。


如果彻底的不管孩子,孩子会有被“抛弃感”,她会觉得连爸爸妈妈都不管自己了,那自己真是没有希望了,只能破罐破摔了。


那什么是真正的接纳呢?


真正的接纳,是要理解孩子的情绪和想法,接受他的不完美,知道孩子真的是心理生病了,没有力量了,她此刻真正需要的是来自父母的理解和帮助。


娜姐建议爸爸妈妈一定要去系统学习家庭教育的知识,学着和孩子沟通,学着去透过孩子的行为和语言去看到孩子的心理需求,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学会接纳孩子,给到孩子理解和支持。




二. 学会“和善而坚定”

这一点是丁丁爸爸妈妈一定要努力实践的第一点。


为什么呢?


因为丁丁爸爸妈妈现在过于“和善”,丁丁都怀疑爸爸妈妈的这种改变持续不了多久,爸爸妈妈是一直忍着的。


这样的状态其实会更加让丁丁没有安全感,总担心哪一天爸爸妈妈就又把“爱”收回去了。


那“和善而坚定”是什么意思了?


“和善”的意思是我们理解孩子当下的状态,要尊重孩子,当孩子出现不良行为的时候,妈妈不给孩子贴标签,不说孩子“没礼貌”“不守规则”等等。


“坚定”则是指在尊重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要尊重自己,如实向孩子表达自己的情绪,提出自己的期望。


比如,丁丁每个月都有固定的零用钱,但是有时候因为买游戏装备钱不够了,这个时候丁丁就会冲妈妈发脾气,有一次还威胁妈妈如果不给钱,他再也不上学了!


因为害怕孩子生气,也真的怕孩子再也没有上学的想法了,所以丁丁爸爸妈妈就又妥协了,转给了孩子1000元。虽然和孩子说是最后一次,但每次丁丁想要钱的时候,都会故技重施。


这个情况如何用“和善而坚定”来处理呢?


妈妈可以这样表达:丁丁,妈妈知道你遇到喜欢的装备确实挺着急的,真的一刻都不想等了,想立马就入手,害怕装备又抢不到了。


妈妈先表达“和善”,表达对孩子情绪的理解,而且没有给孩子贴标签,说孩子“不守规则”“没有金钱观念”。


接下来妈妈就要表达“坚定”的部分了。


妈妈可以这样说:丁丁,我们花钱买自己喜欢的东西没有错,但一定要有计划的,你想买装备的话,需要等下个月零用钱了,妈妈暂时没有更多的预算了。


妈妈说,那如果孩子说:不给钱再也上学了!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呢?


妈妈可以这样回应:妈妈听到你这样说很难过,不过学习是你的事儿,即便你不学习了,零花钱规则妈妈也要遵守的!


如果妈妈能这样“和善而坚定”的面对孩子,那孩子就没有什么可以拿捏妈妈的了。


他既看到了父母的爱,也清楚的知道了自己的边界在哪里。那孩子反倒会去思考,自己到底该如何做了。




三. 错误是最好的学习机会

丁丁妈妈说,她之前对孩子确实很严重,每次孩子成就退步或者犯错,妈妈都会严厉批评,有时候还会拿戒尺来教育孩子。


丁丁上了初中后,妈妈考虑到孩子大了,也尽量减少批评的次数了,但不知道为什么丁丁还是这么玻璃心。


其实尽管妈妈在表面上没有直接表达,但她内心对孩子的错误确实感到紧张。每次看到丁丁的错误,妈妈就会升腾起各种情绪,整个人也变得非常焦躁。


丁丁虽然没有听到妈妈的批评,但妈妈发出的这些信号她都接收到了。这种感知让她在面对自己的不足时,内心充满了复杂的情感。


为了让丁丁摆脱当前的心理状态,妈妈需要先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将错误视为成长和学习的机会。


丁丁妈妈说,孩子现在已经不学习了,而且孩子也很少倾诉,能引导孩子的机会太少了。


那这种情况怎么办呢?


娜姐建议妈妈可以和丁丁分享一些自己犯错的经历,用一种真实且亲近的方式,让孩子明白错误是人生常态,每个人都会犯错,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比如,妈妈在做饭时不小心把盐放多了,烧的菜齁咸齁咸咸的。这时,妈妈可以说:丁丁,你看妈妈今天做饭犯了个小错误,盐放太多啦,这菜都没法吃了。不过咱们正好有个合理的理由点外卖了哈哈。


又或者,妈妈把工作上犯的小错误分享给孩子。


妈妈或许可以这样说:丁丁,妈妈今天在工作上犯了个错误,上去讲PPT的时候,发现字体都没统一,之前修改的部分都没有保存!刚开始有些慌,后面稳下来之后,发现也还好,同事都没说什么,以为是这个特意设置的。


通过这些日常的点滴,丁丁会逐渐意识到,错误并不可耻,也不是衡量一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当他看到妈妈能够坦然面对错误,他也会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积极的心态去思考和解决问题,将错误转化为成长的动力。




通过这次咨询,丁丁妈妈说终于知道孩子的问题从何而来,也知道了之间教育方式错啊在哪里了,经过娜姐指导之后,也慢慢明晰了自己之后的改善方向在哪里了。


丁丁妈妈说最近在一篇篇学习娜姐公众号的内容,感觉很有收获,也做了很多笔记,同时也在努力在尝试把方法用起来。她相信孩子一定能慢慢引导出来。


另外大家可以点击下面这个链接来获取更多的育儿干货。这些干货涵盖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


育儿干货系列文章集锦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助各位父母调整自己的心态,根据里面的方法论,可以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同时也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大家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如果你遇到了育儿挑战,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孩子的行为让你开始担忧和焦虑,那么娜姐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可以帮你找到你的教育方式错在哪里、你的孩子应该如何教养的问题。知道了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那么育儿中的挑战就迎刃而解了。


娜姐家庭教育【一对一咨询】服务介绍!


如果孩子的问题对您来说有些复杂,问题一直无法彻底根治,自己调整的话又总是容易情绪上头走老路,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一直消耗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那你可以考虑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


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携手共筑孩子幸福又成功的成长之路!


在训练营中娜姐可以和你一起找到问题,和你沟通问题解决办法 ,帮你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帮你学会处理亲子矛盾。用3个月的时间,娜姐陪伴你成长为智慧自信的父母,养育幸福成功的孩子!


如果您家也有休学躺平孩子,欢迎添加微信,娜姐为你提供【免费】【育儿干货资料】


扫一扫二维码,加娜姐微信

你的育儿路上,让我们相遇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



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给娜姐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娜姐前行的动力!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娜姐

娜姐笔记

微 信 号:nj_jiaoyu



娜姐笔记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深耕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8年家庭教育指导经验,正面管教讲师、鼓励咨询师。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 深度解读孩子沉迷手机、叛逆、学习没有动力、厌学休学等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