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在分享和讨论案例时,娜姐始终遵循隐私保护的原则,对所有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同时对相关背景细节进行了适当修改,确保无法追溯到任何个人身份,以此来保护来访者的隐私。
亲爱滴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又到了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的时间了。
前段做了一个个案咨询,来访者是小夏的妈妈,小夏今年14岁。
从2024年11月初,小夏开始不上学了!
妈妈说她性格急躁,容易发脾气,因为小夏爸爸性格温和,一直惯着她,所以这个性格一直没改。
养育孩子的时候,妈妈也是经常吼孩子,虽然学习过不少课程,还参加过几次戒吼训练营,但是课程结束后就打回原形了,有时候因为压抑久了,还会爆发的更严重。
小夏小时候很听话,尤其妈妈吼的时候,不愿意做的事情,一般都乖乖去做了了。
周围的同事邻居都羡慕小夏妈妈,觉得她教子有方,孩子听话懂事,成绩还好。
初一的时候,小夏整体还是听话的,但有一些叛逆的苗头出来了。妈妈想的是,必须把孩子压住,不然后面就更不好管了。
所以每次小夏顶嘴的时候,妈妈就会噼里啪啦一同输出。慢慢小夏就又不说话了。
妈妈说小夏不上学的事情发生的特别突然,她到现在还没有回过神来,不知道为什么原来那么听话的孩子,突然就这样了。
2024年10月底的时候,小夏学校月考,小夏成绩退步了不少,妈妈到家把小夏骂了一通,小夏哭了一场,但也没爆发,妈妈觉得小夏应该是认识到错误,听到心里去了。
但是第二天早上傻眼了,小夏不起床了,和妈妈说不上学了,学不进去了。
妈妈连拖带拽把孩子拖到了客厅,但是孩子就是不去学校了。
爸爸也劝了小夏一会儿,小夏倒是愿意和爸爸说话,和爸爸说在家休息一天,第二天再去。
但后面一天拖一天,再也没去了。
那小夏问题出现的原因在哪里了?
妈妈一直以为是孩子不去学校,是因为成绩退步了,没有信心了,孩子是抗挫力太差了。
这件事其实只是导火索。
其实问题的根源是长期积累的情绪问题。
小夏妈妈一直习惯用吼的方式和孩子沟通。小夏小时候虽然表面上听话,但内心的压抑情绪却在不断累积。
这种长期的压抑就像一座休眠的火山,看似平静,实则在内部积蓄着巨大的能量。
妈妈虽然参加了戒吼训练营,但是没能从根本上打通育儿逻辑,只是压抑着自己不发脾气,后面也没能真正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甚至因压抑后的爆发更加严重。
这让小夏长期处于一种不稳定的情绪环境中,内心安全感缺失,对妈妈的教育方式逐渐产生抵触。
初一时候,妈妈面对小夏出现的叛逆苗头,采取的是打压式的教育方法。
每次小夏顶嘴,妈妈就一顿数落,强行让小夏闭嘴。这种方式看似暂时压制了小夏的反抗,实际上却切断了亲子之间正常沟通的渠道。
小夏的想法和感受得不到理解与尊重,只能选择沉默,但内心的叛逆情绪却在暗暗生长。
妈妈总想让孩子事事听命于自己。这种方式在孩子小的时候,确实效果立竿见影,但是随着孩子慢慢长大,孩子对于自主的需求越来越大时,她就不会选择轻易妥协了。
但在生活,学习上的很多事情,小夏拧不过妈妈,因为妈妈的力量实在太强了。
时间长了,小夏自我生长的力量越来越弱,不知道自己的方向在哪里,不知道如何活出自己的人生,觉得上学这件事都没有意义了。
所以作为父母,一定要明白,尊重孩子,孩子虽然依附于我们生活,但她不是提线木偶,她有权力表达想法和意愿,决定自己的行为。
这种情况的唯一办法就是:妈妈必须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努力修复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孩子才有可能重返学校。
那具体该怎么办呢?接下来娜姐把引导小夏妈妈的思路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亲子关系是一切教育的基础,所以,妈妈要做的第一点就是努力去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
妈妈说确实是不知道怎么和孩子连接,因为平时和孩子说的,好像除了学习就是作业,很少有别的话题可聊了。
现在孩子不上学之后,更是没话说了,因为孩子每天捧着手机,饭也不和他们一起吃。
这种情况如何改善呢?
娜姐给小夏妈妈的建议是:用写爱心便条的方式鼓励孩子。
比如,小夏虽然不去学校了,也不愿意和妈妈一起吃饭,但是每次自己吃过饭之后,小夏都会把盘子洗好,控水。
那这件事情妈妈一定要鼓励孩子。
妈妈或许可以这样发微信给孩子:小夏,谢谢你每次都把碗筷洗得干干净净,还把已经干的盘子从沥水架上收拾到柜子里了,每次看到整洁的厨房,妈妈做饭心情都很好,谢谢你那么贴心!
小夏妈妈一定要试着多去发现孩子的优点,因为这一件件小事,不仅仅是他和儿子关系转变的契机,也能慢慢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认知,积累越来越多的勇气和力量。
除了多鼓励孩子,妈妈也可以尝试多给孩子发微信。
比如,小夏喜欢看宠物视频,那妈妈也可以多去关注一个宠物博主,每天翻翻他们的视频,把看到的好玩的发给小夏。
当然,即便发给小夏,小夏大概率也是不回复的。但看到感兴趣的视频,小夏一定会点进去看的。
这个看的过程就是和妈妈无形中发生连接的过程。
而且更重要的一点是,小夏会知道,妈妈是接纳她目前的状态的,即便她不回应,妈妈也是愿意不断尝试和她建立连接的。
通过这样的方式,小夏的心慢慢就打开了!
娜姐给小夏妈妈的第二个建议是:学会帮孩子疏导情绪。
小夏爸爸妈妈之前一直给孩子讲道理,让孩子尽快回学校。后面老师也上门劝,年级主任也来做过工作,每次小夏都一句话不说。
其实小夏从理智上知道该去上学,但是情感上又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小夏爸爸妈妈的反应和大部分家长面对厌学是的本能反应一样,一直想着怎么让孩子重新回学校上学,但却忽略了孩子心中的纠结和痛苦。
要想帮助小夏,爸爸妈妈一定要了解孩子的痛苦,帮他把情绪问题处理好。
小夏妈妈说,小夏从来就没有和她表达过情绪。让孩子主动说情绪,几乎不可能。
其实是之前妈妈从来没有给过孩子机会来表达自己,要想让孩子张口,妈妈一定要主动去问孩子,慢慢引导孩子把情绪都说出来。
妈妈说现在孩子完全不和她说话,倒是愿意和爸爸说几句。那这个工作目前就可以先由爸爸来做。
但妈妈也记得,这部分技能要不断练习,等后期妈妈和孩子连接又建立起来之后,妈妈一有机会也要多和孩子聊,通过聊天,帮助孩子把情绪都疏导出去。
那爸爸可以怎么和孩子沟通了?
爸爸可以这样说:小夏,爸爸知道最近你心里不好受,不想上学肯定是遇到了难题,爸爸妈特别心疼你。之前我们光想着劝你回学校,一直没想着去理解你,是爸爸妈妈做得不对。你要是愿意,就跟爸爸说说,看看爸爸能不能帮到你。
如果小夏一直不说话,爸爸可以继续这样表达:小夏,其实爸爸小时候有段时间也觉得学习压力山大,被你爷爷奶奶骂的时候,心里更是特别难受,有时候都觉得喘不上来气!上次的月考是不是对你打击挺大的,本来心里就挺灰心了,妈妈又把你骂了一通,更难受了吧!
如果爸爸能展现出这样的态度,那小夏会觉得爸爸懂她,接纳她的感受,她才能敞开心扉向爸爸诉说。
那小夏诉说的时候,爸爸又该如何回应呢?
比如,当小夏说:上学真的是太累了!
这个时候,爸爸别着急劝孩子,说大家都这么苦,现在的苦才能换来将来的幸福生活等等。
爸爸或许可以这样说:确实是真的累,每天都是超负荷的,爸爸有时候看着你出门的时候都是特别累的状态,拖着书包都感觉走不动了!
再比如,当小夏说:我真的是不想上学了!
这个时候,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回应:闺女,爸爸知道你其实很上进,不是到特别累的时候,你不会这么说的。爸爸知道你理智上是想上学的,只是现在这些情绪困住了你。咱们先把情绪理顺了,再想上学的事儿,不管遇到什么事情,爸爸妈妈都在你身边陪着你。
通过这样一步一步引导,让小夏把内心的情绪都释放出来,感受到爸爸的理解和支持,慢慢缓解恐惧和不安的情绪。
当爸爸展现出这样的态度时,孩子会觉得爸爸懂自己,愿意给予她最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她去放松,去调整,去充电。
娜姐给小夏妈妈的第三个建议是:一定要更新沟通方式。
小夏妈妈之前对孩子的批评指责太多了。不指责的时候,说出来的也经常是反问句。
比如,小夏如果作业完成的晚了,妈妈生气的时候会骂一通,心情好的时候会说:你就不能提前规划好一点,老这么着着急急的,也不知道随谁!
小夏不上学之后,一直不按时吃饭。妈妈经常会说:饿坏了胃可就晚了,到时候后悔药买不来的!
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因为小夏听到被指责,或者被否定的时候,本能就想反抗,同时和妈妈之间的距离也会越来越远。
因此,我建议小夏妈妈尝试运用非暴力沟通的技巧来与孩子进行交流。
非暴力沟通的方式不需要指责孩子,妈妈只需要从自己的感受出发,去明确表达期望和要求。
比如,小夏休息在家,每天只吃一顿饭,妈妈说了很多次也不管用。
那这种情况下,妈妈可以这样沟通:小夏,看到你每天只吃一顿饭,妈妈真的很担心的,你的胃长期这样受不了的。妈妈希望你能恢复规律饮食,你想吃什么也随时告诉妈妈,妈妈会尽可能满足你的。
再比如,小夏在爸爸妈妈出门的时候,会在客厅待一会儿,但每次吃完东西的垃圾袋之类的都没有收。
这种情况下,妈妈还是可以从自己的感受出发,不带指责地把令自己担忧的情形描述出来。
比如,小夏妈妈可以这样说:小夏,妈妈看到客厅乱乱的各种包装袋子真的心烦的,妈妈知道你收纳能力强的,希望你下次能把垃圾都扔了,把东西都归位,妈妈也会在客厅里加一个垃圾桶,方便你收拾。
这样的方式没有指责孩子,只是在谈论妈妈的感受,所以不会激起孩子本能的抗拒,孩子也更容易听的进去妈妈说的话,从行动上更愿意配合妈妈。
通过这次咨询,小夏妈妈说终于知道自己之前在养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哪里了,经过娜姐指导后,也慢慢明晰了自己之后的改善方向在哪里了。
咨询过去一个月之后,小夏妈妈给娜姐反馈,她说她现在在努力地学着鼓励孩子,虽然做得还不够好,但和小夏的关系有改善,小夏慢慢愿意出屋了,也愿意和她说话了。
小夏的变化给了妈妈很大信心,她说最近的学习动力很大,娜姐公众号的干货内容她一直在认真学习,她相信自己和孩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
亲爱滴父母们,孩子的行为问题只是表象,真正的根源在于未被满足的心理需求。
孩子出问题的时候,父母记得要努力成长,让我们的孩子每次想到父母时内心都是温暖和心安,那么孩子才能有勇气和力量放心的去探索世界。
带着这份力量,孩子会释放所有的恐惧,积攒所有的力量,面对人生的风雨而无所畏惧。
另外大家可以点击下面这个链接来获取更多的育儿干货。这些干货涵盖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助各位父母调整自己的心态,根据里面的方法论,可以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同时也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大家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如果你遇到了育儿挑战,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孩子的行为让你开始担忧和焦虑,那么娜姐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可以帮你找到你的教育方式错在哪里、你的孩子应该如何教养的问题。知道了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那么育儿中的挑战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孩子的问题对您来说有些复杂,问题一直无法彻底根治,自己调整的话又总是容易情绪上头走老路,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一直消耗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那你可以考虑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
在训练营中娜姐可以和你一起找到问题,和你沟通问题解决办法 ,帮你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帮你学会处理亲子矛盾。用3个月的时间,娜姐陪伴你成长为智慧自信的父母,养育幸福成功的孩子!
扫一扫二维码,加娜姐微信
你的育儿路上,让我们相遇
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给娜姐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娜姐前行的动力!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娜姐
微 信 号:nj_jiaoy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