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了青少年心理,才知道为什么,有些孩子复学能成功,有些孩子离学校越来越远!

文摘   2024-12-16 06:45   江苏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申明:在分享和讨论案例时,娜姐始终遵循隐私保护的原则,对所有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同时对相关背景细节进行了适当修改,确保无法追溯到任何个人身份,以此来保护来访者的隐私。


亲爱滴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又到了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的时间了。


最近做了一个个案咨询,来访者是妍妍的妈妈,妍妍今年13岁。


妍妍从2023年9月份开始出现比较强烈的情绪问题。那个时候妍妍刚上初中,课业负担一下子变得很重。


周五妍妍通常会放松一下,不写作业,周六做一部分作业,通常周天才能全部完成。


因为这个事情,妈妈总批评妍妍,觉得妍妍时间规划做得不好。后面妈妈给妍妍规定,必须周六完成全部作业。


妍妍其实周六还有三个培训班要上,时间非常紧。晚上12点的时候,还有一半作业没完成。


妈妈为了让孩子长记性,禁止孩子去睡觉,要求妍妍必须做完才能睡。


半夜四点多,妈妈起夜的时候,发现孩子房间灯还亮着,孩子趴在书桌睡着了。


妈妈把孩子叫醒的时候,孩子嚎啕大哭,说因为太困,很多数学题做不出来了。


妈妈那一刻也开始后悔了,觉得逼孩子太紧了。


周一早上,妍妍要出门的那一刻,突然把书包放下,说她不去上学了。


爸爸妈妈劝了几句,妍妍坚决不去,后面只能给妍妍请假了。


在家休息了两天,妍妍还是不想去,但在爸爸的威逼下还是去了。


但那以后,孩子就经常说上学太难受了,还会一直默默重复“放过我吧”。


再后来,妍妍情绪越来越激烈。


几乎每天都要大哭大闹一场,持续1-2个小时。很多时候没有任何预兆,比如正在看电视的时候,妍妍突然就情绪崩溃了!


后面慢慢就没再去学校了。


休学后妍妍开始黑白颠倒、沉迷手机、不出房间、不拉窗帘、不搞个人卫生、只吃外卖喝奶茶、满嘴脏话。


从妍妍休学后,爸爸妈妈开始接触家庭教育的知识,知道是之前家庭对孩子的高要求,高管控让孩子出问题了。


于是开始做迅速调整,让孩子自主安排生活,每天坚持给孩子写鼓励贴,给孩子养了一只狗,两只猫,孩子的消费需求也尽量满足。


到了2024年6月份的时候,亲子关系明显改善了,而且孩子的状态也慢慢好起来了。


妍妍作息慢慢正常了,情绪平稳了,晚饭有时会和家人一起吃,也会搞个人卫生,热衷护肤,并且恢复了乒乓球课。


7月份时还主动要求恢复了英语课,虽然一开始经常请假,不写课后作业,到了9月份了的时候上课逐渐规律,能够完成一部分作业了。


10月份开始,妍妍自己还安排了数学对一对补课,声乐和体育的培训班。


妍妍妈妈说,现在终于看到孩子复学的希望了!


但妍妍妈妈还是有些困惑的地方。比如,孩子还是经常会有情绪出来,但因为妈妈接不住,所以孩子总说妈妈不懂她;


再比如,妍妍现在对妈妈过于依赖,要求妈妈时时刻刻陪着她,妈妈基本没有自己的时间,经常感觉喘不过气;


还有一点妍妍现在依然对自己抱有很高期待,总说复学后要让大家惊艳一把,妈妈特别怕后面孩子被打击到,又退回家庭了。


接下来娜姐把引导妍妍妈妈的思路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一. 学会帮孩子疏导情绪

妍妍妈妈说,虽然学过家庭教育的知识,知道要积极倾听,要给孩子机会把情绪说出来,但是感觉一直没法落地,所以孩子经常抱怨妈妈不理解她。


同时妍妍妈妈也知道孩子复学初期肯定也会有各种情绪问题,所以这个技能无论如何必须要掌握。


那究竟该怎么帮孩子疏导情绪了?


娜姐建议妍妍妈妈一定要学会“反射情绪”,也就是说要像一面镜子一样,把孩子说的话重新映射一遍,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孩子知道,妈妈确实是懂她的。


具体怎么做呢?我们来看几个例子。


妍妍最近一段时间,经常会提起来之前因为考试退步,被爸爸妈妈罚跪4个小时的事情。


爸爸妈妈因为这个事情,道歉过很多次了,但妍妍还是念念不忘,隔几天就会絮絮叨叨再说一遍。


妍妍之所以会不断提起,就是因为情绪一直都在,一直在影响着她。


爸爸妈妈虽然道歉了,但是单单道歉,并不能让孩子觉得自己被理解。


按照 “反射情绪” 的方法,爸爸妈妈可以这样说:妍妍,想起来被罚跪4个小时的事情,还是很伤心是不是?本来没考好你已经很难受了,但爸爸妈妈还是不依不饶,批评了你好一会儿,还让你跪了4个小时,那个时候是不是觉得爸爸妈妈特别可恨,也怀疑我们是不是真的爱你?


这样的回应就像一面镜子,把孩子的话和情绪反射了回去,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在认真倾听和理解自己。


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后,她会更愿意敞开心扉,和爸爸妈妈妈妈倾诉更多,而她的情绪正是在倾诉的过程中慢慢流走的!


再比如,为了鼓励妍妍,爸爸妈妈想设立积分制度,积分达到了,就让妍妍自己选礼物。


结果妍妍想了好一会儿,然后说:我想要的都有了,实在不知道还能要什么!


爸爸忍不住抱怨了一句:我们之前就是太溺爱你了,要什么给你什么!


妍妍立马就崩了!说爸爸怎么好意思觉得之前是“溺爱”,还说爸爸就是控制欲太强等等。


妈妈赶紧把爸爸支开了,但也不知道该怎么回应妍妍。


这个事情,妈妈可以这样说:妍妍,你本来是不想乱花钱,替爸爸妈妈考虑,结果爸爸还说是溺爱你,别说是你,妈妈听了都觉得这话过分,也真的生气的!


通过这样的回应,把妍妍的情绪反射回去,让妍妍知道妈妈真的理解她,懂她,她经历的情绪,妈妈都感受到了。


接下来妈妈可以听听妍妍的吐槽,然后过程中不断回应妍妍。


比如,妍妍说:爸爸竟然说他之前溺爱我,随便体罚是溺爱吗?没有比他更搞笑的人了!


那妈妈可以这样回应:想起来爸爸之前体罚的事情就愤怒,一股无名火是不是,确实是过分,也和溺爱半点不沾边!


把孩子语言背后的情绪翻译出来,这样妍妍会更愿意继续和妈妈交流,妈妈也才能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内心世界。




二. 学会“非暴力沟通”

娜姐给妍妍妈妈的第二个建议是学会非暴力沟通。


妈妈说现在她几乎没有自己喘息的时间,在家的时候,几乎每时每刻都需要陪着孩子。


她其实也真真累,但也不敢表达,怕孩子情绪不好,影响了孩子的状态,也怕破坏了亲子关系,所以一直就选择用“忍”的方式来处理了。


但这样的方式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而妍妍的行为在没有得到明确指导和纠正的情况下,也会变得越来越没有界限。


妈妈的个人空间被无限挤压,内心的疲惫与压抑也在与日俱增。长此以往,亲子间看似风平浪静的表面下实则暗潮涌动。


所以妈妈一定要学着坦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将情绪深埋心底。


妈妈可以这样说:妍妍,妈妈真想一直陪着你,但是妈妈也会累,需要一点自己的时间来休息和放松,这样妈妈才能更好地陪伴你。


同时,在面对妍妍的一些不当行为时,妈妈也能够用非暴力沟通的方式去指出问题。


简单说来就是:描述行为+表达感受+说出需求。


比如,妍妍经常到了晚上倾诉欲就很强,有时候会半夜把妈妈叫起来,想和妈妈聊天。


这样情况妈妈可以这样表达:妍妍,妈妈最近睡眠都不太好,睡到半夜被叫起来,再入睡总是很困难,所以妈妈想和你商量一下,如果你想和妈妈聊天,那咱们早一点进入睡觉流程,半夜的时候,尽量不吵醒妈妈,妈妈需要睡个整觉。


这样的方式没有指责孩子,只是在谈论妈妈的感受,所以不会激起孩子本能的抗拒,孩子也更容易听的进去妈妈说的话,愿意和妈妈一起探讨问题解决方案。


通过这样的沟通方式,既尊重了彼此的情感与需求,又能逐步为双方建立起健康合理的相处边界。




三. 帮孩子打开认知

娜姐给妍妍妈妈的第三个建议是:帮孩子打开认知。


妍妍多次和妈妈提到过,回学校后,成绩要快速提上去,要让老师和同学都惊艳一把。


之前妍妍妈妈和孩子说:咱们慢慢来,回去有一个适应的过程,不能对自己要求太高。


结果妍妍听了非常生气,说妈妈看不起她,对她没信心,质疑她的学习能力。


妈妈说真的怕孩子这么一根筋,后面又被打击到了。


那这个问题怎么解决呢?妈妈可以从认知层面慢慢去引导孩子。


在妍妍的认知里“成绩好才是好的”。


那妈妈就可以尝试帮助孩子把“好”的认知扩展一下。


比如,妈妈可以常常在孩子面前分享一下自己犯的错误,让孩子知道,犯错是常态,而每一个错误背后,都蕴藏着正面意义。


妈妈可以这样说:妍妍,你看妈妈做的宫保鸡丁,是不是刚开始真的味道不咋地,最近慢慢是不是赶上饭点的水准了?其实就是一次次找问题,慢慢改进才实现的!


这样的分享,没有直接给妍妍讲道理,但是会让妍妍知道,原来生活中的“不完美”还可以从更积极的角度去理解。


再比如,妍妍特别喜欢《哈利波特》,对罗琳的故事也如数家珍,那妈妈也可以从这个角度来和妍妍聊。


妈妈或许可以这样说:妍妍,罗琳的作品之前被拒绝过很多次,当时的她肯定也很沮丧,但她没有放弃,不断地修改完善,还在这个过程中丰富了魔法世界的设定,正是这些拒绝和挫折,才成就了后来震撼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成功不只是一开始就顺顺利利取得好成绩,在困境中坚持、从失败里汲取经验也是非常了不起的 “好”。


再或者,妈妈也可以这样表达:你看,哈利波特在面对伏地魔时,也不是每一次都能轻松获胜,他经历了无数次的艰难险阻,可他每次都能在战斗中成长,他的勇敢、他对正义的坚持,这些都是让他成为英雄的 “好” 品质,而不是仅仅因为他在魔法学校的考试成绩有多高。


不断去扩展孩子对于 “好” 的理解,慢慢妍妍对于“好”的理解就会越来越多元了,而不仅仅是成绩那单一的评价标准。


通过这次咨询,妍妍妈妈知道后面她引导孩子的重点在哪里了,妍妍妈妈说她会努力尝试,把娜姐教的方法慢慢落地的。


另外,大家可以点击下面这个链接来获取更多的育儿干货。这些干货涵盖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


育儿干货系列文章集锦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助各位父母调整自己的心态,根据里面的方法论,可以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同时也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大家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如果你遇到了育儿挑战,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孩子的行为让你开始担忧和焦虑,那么娜姐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可以帮你找到你的教育方式错在哪里、你的孩子应该如何教养的问题。知道了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那么育儿中的挑战就迎刃而解了。


娜姐家庭教育【一对一咨询】服务介绍!


如果孩子的问题对您来说有些复杂,问题一直无法彻底根治,自己调整的话又总是容易情绪上头走老路,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一直消耗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那你可以考虑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


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携手共筑孩子幸福又成功的成长之路!


在训练营中娜姐可以和你一起找到问题,和你沟通问题解决办法 ,帮你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帮你学会处理亲子矛盾。用3个月的时间,娜姐陪伴你成长为智慧自信的父母,养育幸福成功的孩子!




扫一扫二维码,加娜姐微信

你的育儿路上,让我们相遇


扫码关注
更多精彩



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给娜姐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娜姐前行的动力!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娜姐

娜姐笔记

微 信 号:nj_jiaoyu



娜姐笔记
德国维尔茨堡大学教育学硕士毕业,深耕儿童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8年家庭教育指导经验,正面管教讲师、鼓励咨询师。提供专业的家庭教育咨询服务, 深度解读孩子沉迷手机、叛逆、学习没有动力、厌学休学等问题。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