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明:在分享和讨论案例时,娜姐始终遵循隐私保护的原则,对所有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同时对相关背景细节进行了适当修改,确保无法追溯到任何个人身份,以此来保护来访者的隐私。
亲爱滴各位小伙伴,大家好,又到了我们一起学习家庭教育的时间了。
之前给大家分享过训练营中晨晨的案例,今天娜姐想把这个案例给大家更新一下。
晨晨是从2023年11月开始不去学校的,那个时候,晨晨生活作息完全颠倒,白天睡觉,夜晚活动。
每天只吃两顿饭。除了吃饭,所有的时间都沉浸在B站的视频和“我的世界”游戏里了。
晨晨几乎不与外界接触,妈妈多次催促,想各种办法让孩子出去,但晨晨说自己自闭了,没劲儿,根本不能出门。
更让妈妈无法接受的是,晨晨卫生习惯也成了问题。现在孩子不刷牙,不洗澡,头发油得根根分明。
一对一咨询的时候,娜姐详细给晨晨妈妈分析了孩子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引导思路,感兴趣的朋友可以点击下面的链接了解更多的信息。
孩子抑郁休学,每天在家玩游戏,我想断网帮孩子戒游戏瘾,可以吗?
咨询结束后两周左右,晨晨妈妈决定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学习,她说日常互动的时候,还是有很多点把握不好,不知道具体怎么把理论落地,想在娜姐的指导下,把这条路走得更稳。
晨晨妈妈是从2024年2月份开始学习的,到了2024年5月份的时候,晨晨妈妈顺利结营了,整个学习期间,晨晨妈妈的进步很大,晨晨的状态也调整了很多。
愿意和妈妈沟通了,平时和妈妈的连接也很多,每天还会和妈妈出门去散步了。虽然迟迟没有提学习,但看着孩子状态的改变,妈妈也信心越来越多了。
到了2024年8月的时候,晨晨妈妈问娜姐,是不是可以和孩子提一下提交复学申请的事情,怕不怕孩子状态倒退?
娜姐建议晨晨妈妈主动问一下孩子。
因为一般来讲,复学确实是孩子主动提出来成功的概率更高一些。但是在开学这个节点,这个话题妈妈是可以主动提的,当然提的目的不是大力推动孩子去学校。
和孩子聊复学的目的有两个:一是让孩子知道父母的态度;二是引导孩子说出困扰他的地方,更多的了解孩子。
比如,妈妈可以选一个轻松的氛围下问问孩子:晨晨,马上就要到新的学期了,按照政策咱咱们是下个学期复学,妈妈最近就在想,你之前为了调整状态付出了很多努力,现在感觉你状态也越来越好啦,所以想问问你,考虑提交复学申请吗,当然如果还想休息一阵也可以的,可以再延长半年的!
妈妈说那天晨晨说,要回学校的,在家休息了这么久了。
妈妈和晨晨提去医院开康复证明,晨晨也痛快答应了。
2024年9月份晨晨复学了。
妈妈说看着晨晨信心满满的,她也觉得复学问题不大,但是随着孩子复学,她还是越来越焦虑了。
晨晨妈妈说晨晨上学之后坚持的还不错,虽然每周都请假,但是总体上一周能去3天左右。
可是只要回家晨晨就是捧着手机,有时候会看到挺晚的,妈妈常常都担心孩子第二天起不来。
晨晨也确实有好几次,看手机到了半夜,第二天早上起不来了,就又没法去学校了!
妈妈说其实特别不明白,明明晨晨是有焦虑在的,经常说觉得学习吃力,为什么不能休息在家的时候,看看课本,学学网课?
还有一点,晨晨妈妈想问问娜姐,可不可以管控孩子的手机?如果不管控,孩子功课跟不上,会不会又不去学校了?
这个问题,相信孩子父母在陪伴孩子复学的过程中会遇到,那究竟该怎么办呢?接下来娜姐把引导晨晨妈妈的思路给大家分享一下,希望能给大家一些启发。
不过娜姐要强调一下,每个案例都是不同的,娜姐在这里分享的案例处理方法只能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在具体引导孩子的过程中,大家切不可生搬硬套,一定要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和个性化的指导。
具体到晨晨这个案例中,娜姐建议晨晨妈妈这个时候可以和孩子设立一下手机规则了!
为什么呢?
因为晨晨妈妈经过系统的家庭教育学习后,和孩子的亲子关系基础已经非常好了。而且孩子复学后,妈妈整个状态也是相对稳定的,虽然有时候心里烦躁,但是都自己处理好了。
有了良好的亲子关系这个基础,同时辅以健康的沟通方式,良好的情绪疏导能力这些条件,晨晨妈妈就具备了和孩子定规则的基础。
而且晨晨妈妈给娜姐说过一个细节,好几次晨晨信誓旦旦和妈妈说,今天一定晚上11点准时睡觉,但是实际到执行的时候,晨晨就又做不到了。
刷手机刷到很晚的时候,晨晨也是明显非常烦躁的,早上妈妈叫起床的时候,唉声叹气地让妈妈给他请假。
从这些细节来看,其实晨晨也是想做好手机管理的,但是小视频一个个刷下去,游戏一个个打下去的时候,就慢慢忘了时间了。
这个时候,晨晨内心也非常懊悔的,甚至对自己是否定的,觉得自己太差劲了。
所以娜姐建议晨晨妈妈可以定一个规则,当然这个规则不能过于严苛和繁琐。妈妈可以定一下,晨晨每天晚上最晚玩到几点,先把睡眠这一项保证了。
晨晨妈妈挺害怕的,不敢执行。她怕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亲子关系,因为这个事情,又一下子降到冰点,也怕孩子因为这件事情不去上学了。
娜姐鼓励晨晨妈妈尝试一下,先把这个规则和孩子反复强调最少一周,给孩子一个接受规则,内化规则的时间。
妈妈可以这样和晨晨说:晨晨,看着你熬夜,妈妈真的挺担心你的身体的,每天睡觉时间太短了,你心慌,总是累,头疼其实也和这个有关系的。
其实妈妈想让你自己管理的,但是手机这个事情确实难,妈妈自己刷手机有时候也会忘了时间的。所以妈妈想着从下周开始,每天晚上11点,咱们全家都统一把手机放到客厅桌子上,妈妈也会把网络关了,第二天早上开启。
后面晨晨妈妈怀着忐忑,编辑了微信发给了孩子。
孩子那天晚上没回复,第二天妈妈又和孩子确认了下,是否收到短信。晨晨没理妈妈,明显看出来晨晨是有怨气的。
妈妈也在晨晨爸爸面前提了好几次,和爸爸说,11点前处理好各项工作,11点之后不管什么事情,都要把手机放客厅了,爸爸笑着说妈妈法西斯,但也答应了。
其实爸爸和妈妈是在打配合战,把规则多强调几次,给孩子一个接受内化的时间。
一周之后,晨晨妈妈开始了这个计划。到了11点的时候,准时把路由器拿走了。
妈妈做好了晨晨闹的准备。但还好,关了网之后,晨晨进进出出卫生间和卧室好几次,每次都把门摔得很大力,妈妈也没着急反应,想着给孩子一个发泄时间。
后面等着孩子更大爆发的时候,晨晨却去洗澡了,那天12点之前睡了。
后面这个规则就确立下来了,晨晨也没闹过,有时候会和妈妈商量,再给他5分钟时间,收个尾之类的,妈妈也会放放水。
现在大部分时间晨晨都是11点30睡觉了。因为不会睡太晚了,所以起床容易了,上学反倒没那么难了,现在一周能达到4-4.5天了。
晨晨妈妈问娜姐,为什么这次手机规则能成功?为什么一开始孩子出问题的时候,就不能定这个规则?
就如同前面娜姐所说的那样,妈妈经过学习后,育儿模式彻底更行了,和孩子的关系很好了,而且晨晨也有了主动管理的意识,所以这个时候推进这件事就水到渠成了。
亲爱滴父母们,规则和爱是平行的,界限和自由是共存的。有规则的爱,有界限的自由才是我们应该给予孩子一生的财富。
而我们的孩子也会慢慢明白,遵守规则,其实是对自己最大的保护。
更多关于家庭教育的知识,大家可以点击下面这个链接来获取更多的育儿干货。这些干货涵盖了儿童发展心理学,脑科学,认知科学和教育学相关知识。
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助各位父母调整自己的心态,根据里面的方法论,可以知道自己应该如何去做,同时也希望这些干货能帮大家找到最适合孩子的教育方式,更好地支持孩子的成长。
如果你遇到了育儿挑战,不知道如何解决,或者孩子的行为让你开始担忧和焦虑,那么娜姐的[一对一咨询服务]可以帮你找到你的教育方式错在哪里、你的孩子应该如何教养的问题。知道了问题和怎么解决问题,那么育儿中的挑战就迎刃而解了。
如果孩子的问题对您来说有些复杂,问题一直无法彻底根治,自己调整的话又总是容易情绪上头走老路,反反复复一直不见好,一直消耗你和孩子之间的亲子感情,那你可以考虑加入【娜姐家庭教育训练营】。
在训练营中娜姐可以和你一起找到问题,和你沟通问题解决办法 ,帮你改善和孩子的关系,帮你学会处理亲子矛盾。用3个月的时间,娜姐陪伴你成长为智慧自信的父母,养育幸福成功的孩子!
扫一扫二维码,加娜姐微信
你的育儿路上,让我们相遇
PS. 碎片化时代,更文不易,欢迎给娜姐点一个【赞】+【在看】,你的支持就是娜姐前行的动力!
看更多走心好文
请长按下方图片
识别二维码 关注娜姐
微 信 号:nj_jiaoyu